作者党生 1968年12月摄于福州西湖
时隔半个世纪,打开尘封的旧“相册”,回眸“知青岁月”学习“改天换地”本领的热血尝试历历在目,让人思绪万千心潮久久不能平静。 我是1969年2月响应号召,集结了一批热血同学从福州到闽北山区插队的,历时十年。在这十年间,我和大家都经历了“知青岁月”的生存极限的挑战和“凤凰涅槃”考试;经历了“灵魂”深处刻骨铭心的碰撞与洗涤;经历了“一穷二白”条件下尝试“改天换地”经济建设本领的淬炼;经历了理想、信念、人生价值、人生使命的深刻反思与抉择。 一、“北上宣言”的出台 当知青时,我们曾庄严地发布了一个宣言,叫做“北上宣言”。发布“北上宣言”后才踏上“知青岁月”征程的。 “北上宣言”是怎么出台的呢? 1968年12月,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引起了同学们的强烈反响。和许多同学一样,我的脑海也十分地不平静。在组织同学们到福州西湖活动时,我一个人在湖滨漫步,于博物馆的桥旁沉思着自己对上山下乡的选择和对人生理想的思考,直到同学们招呼照相,我才从沉思中醒来。这张照片就是当年桥边决断上山下乡时的留影。 从这以后的一段日子里,在学校的学生宿舍、寝室和“26教室”底层活动室里我分别与一些同学反复探讨着“上山下乡”“再教育”的话题;探讨着毛主席的“大风大浪”、“风口浪尖” “造就年轻新一代人”的深义。 记得母校26教室“地下室”一溜建筑很像“延安”窑洞。我所住的“窑洞”宿舍里面的墙上有一段鞭策年轻人的励志语录:“今后的几十年,对祖国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是多么宝贵而重要的时间呀,现在二十来岁的青年人,再过二三十年就是四五十岁的人,我们青年人将亲手把我们一穷二白的祖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将亲身参加埋葬帝国主义的战斗,任重而道远。……我们这一代,一定要下决心一辈子艰苦奋斗。”当年,像我一样的热血青年都有自己的座右铭,“窑洞”墙上的这些信条对我们很有号召力和感染力。 记得在“窑洞”谈天说地议论中,同学们的那种很“使命”感又很有战斗气概的气息,一种无与伦比的思想境界和一股“热血”神情,那种“高屋建瓴”的见解,那种似“临战”前“军情判断会”姿势,深深地打动了我和更多的同学。在那段日子里,大家总是群情激昂、摩拳擦掌的,许多同学情不自禁地哼着“革命人永远年轻”和“勘探队之歌”沉浸在美好憧憬中。在热血沸腾的歌声中我们一致认定“毛主席挥手我前进,上山下乡干革命”。 经过十来天的酝酿,由“钦栋”同学起草,以当年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北上抗日”的气派,我们挥笔写下“北上宣言”,很郑重地贴在靠近学校大门口的“二十六教室”东面红墙上,记得那天好像还放了一束鞭炮。在“北上宣言”旗帜下,开头二十多位同学当即签字报名,后来有七十二位同学陆续参与并推动了全校二、三百个学生在1969年2月9日一起离开了福州。
“天当房,地做床”知青住草棚(作者第二排右3)
二、挑战生存“极限” 2月9日火车载着热血的同学一路呼啸向北挺进。虽然在车站分别时,还有一些与家人告别的恋情,但多数同学茫然中还怀揣着一种“由衷”的使命感和豪情壮志,俨然像工农红军离乡背井长征一样。 10日清晨四、五点钟,当时天还没有亮,我们到达了闽北的建西县火车站。上午九点多我们72人陆续被分到了3个公社,包括我在内的12个同学,被分派高阳公社“小筒”大队。前来接我们的农民帮助同学们扛行李,领着我们往“小筒”村走,同学们只是拎着小包在后面跟着。翻过了七、八个山头最后走完,用了三、四个小时,而映入大家眼里的仅是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很“疙瘩”的小山村,黑乎乎的房子零乱地错落在山脚边,房前屋后尽是“斗笠”田、“眉毛”丘,横七竖八的。“那‘天地’一点儿也不宽阔”我们的心打鼓着……。此情此景,加上身体的极度疲乏,热血沸腾的同学一下子感觉浑身瘫软无劲。到了大队部,我们就地分在小筒本村的两个生产队里。 山区没电,千百年来当地农民夜里照明就是用含松脂的枯松老根,我们知青条件好多了,可以点马灯和自制的墨水瓶煤油灯。刚到乡下时,我们的“夜生活”就是围着煤油灯看书、写信、记日记与聊天。白天我们也要和生产队里的农民一样下田劳动。当时正好是初春,农田要翻冬土,天气还很寒冷,水田里结着冰。第一次赤脚下田,踩在烂泥里,冷得全身神经线急剧紧缩,手抖嘴颤的,不一会儿整个腿全红肿起来。没办法,大家只有拼命干活,让身上热起来,上身虽然热起来,但泡在烂泥中的腿脚还是被冻得红肿,不少人后来都患上了关节炎。天气暖和时干农活,又有蚂蝗、蚊虫的叮咬,夏天水田里的水被太阳晒得能烫熟泥鳅,同学们仍要顶着烈日下田。这些“遭遇”对我们这些城里的青年学生来说,艰苦的生活和劳动让大家心灵再次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下乡20多天后,学校的军代表到村里来看望同学们。看到军代表,大家就像看到了家人似的,好几天窝在肚子里的“委屈”再也抑制不住了。在向军代表诉苦时,我的眼睛“出汗”了,有几个同学则躲在门后,倚着门框抽泣,泪水像断线珍珠怎么也收不住,呜呜哭成了一团。大家的情绪一落千丈,几十天前来插队时发布的 “北上宣言”的满腔热情此时冷却到了极点。 当时每人每月定量供应28斤米、4两油、八元津贴。这些还是因为鼓励知识青年下乡,国家在第一年给予的补助。但这点粮食对我们来说根本不够吃,一年轻,二体力劳动消耗大。为了生存,我们扳着手指头计算粮食定量,规定早晚一人一碗半干饭,晚餐十几个人就只剩下两斤大米。山区无处买菜,只有淹菜和泡笋,开水冲盐巴调成的清汤。然而到了夏收前后,知青们感染了疟疾,大家“轮流”着打“摆子”。发病时,一会儿感到冷,三床棉被盖上还叫冷,一会儿又发热,全身脱光了还喊热,跳进水井泡着也还是热。全体知青一时间紧锁眉头,思绪万千。大家再也无心思进行当时流行的早请示晚汇报了,革命激情一落千丈。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我们像遇到了“知青岁月”的“雪山草地”那种“味道”。我们的极度疲惫身心和美好理想全陷入泥潭沼泽中。 三、振奋精神闯“三关” 面对严峻的现实,同学们情绪非常低落。我也产生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当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当联系毛主席期望的锻炼“革命意志”、“不考试的考试”时,我豁然开朗。在油灯下,学习会上,我和同学们讲述自己近期的思想动摇,通过学习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主席关于“感情变化”,改造世界观、人生观那段讲话的感想。当晚我和洪生、宝华等几个同学组成了一个支委会,团员们把团徽重新戴在胸前。在生活和劳动中的各种困难面前,我们团员自己首先带头走在前头。面对疟疾,宝华同学自告奋勇翻书学医,六名女生轮流当“护士”,全体知青人人动手,学习扎针,想尽办法与疟疾作斗争。洪生、宝华同学因为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对农村生活有一点经验,他们提出当年红军在延安也遇到了生活问题,谈到了“南泥湾”壮举,通过讨论,我们心底一时又亮起一盏灯。 第二天,知青点向村里争取了一块荒地,利用工余时间,全体知青出动,开荒大生产。番薯、小米、高粱、玉米、萝卜、青菜等等只要想到的,我们就种。同时养鸡养鸭和养猪。每个月用二、三天时间,请农民带着我们一起去深山砍柴。那时大家咬着牙,勒紧裤带,拧着一股劲,顽强地苦干了一个春夏。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秋天,我们种的小米、大豆、高粱、玉米都获得了丰收,番薯更是大丰收。我们日夜加班,把番薯刨成丝,切成片,洗淀粉,酿酒等等做成各种食品。有了自己的菜地,蔬菜也不用愁了。我们也终于闯过了上山下乡以来遇到的思想、生活和劳动这三道难关。大家的心中油然升起一种自豪感。 在很拮难的那段日子里,许多同学在夜深人静时站在高高的晒谷坪上,眼望星空,神情肃穆,时常拭着泪花默默低吟着:“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困难时想你有力量,胜利时想你心里明……”,这首渗透骨髓的歌曲时常鼓舞和激励着我们,我们从中领悟并提炼出:“紧跟毛主席,前进有方向,工作有力量”的鞭策语,作为我们知青新确立的座右铭。同学们白天下田劳动,女生晚上到生产队读报、教社员识字、教唱歌曲;男生为社员理发、做针灸……
1972年作者(右4)在小筒水库前
四、“改天换地”,尝试美好建设 下乡头两年的锻炼,我们小筒村知青点的知青经历了“三关”的考验,在小筒村得到了农民们赞许和信赖。这时,大家又开始想到了当初上山下乡时提出的“北上宣言”。实践“宣言”、实现“抱负”,又悄悄地成为我们知青点的生活主题。1970年10月,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2年初,我走上了大队的领导岗位,担任党支部书记,这为我们知青尝试搞“建设”提供了机遇。 千百年来,小筒村与外界联系只有崎岖小路,出入全靠人背肩扛。我们通过勘测,决定利用原有的滑木道,打通前往渔溪的道路。全体知青和小筒农民天天晚上加班加点,利用几个月的农闲时间,一条通往渔溪的三至四米宽,八里长的乡村马路开通。从此,一辆辆的拖拉机或汽车可开到了我们的小筒村。
“进军南湖”摄于1973年(作者前排左4)
1971年秋冬,我们就开始日夜加班筑水坝,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哭;技术革新挖土方,劳动竞赛夯土坝,好一幅生动的“热火朝天”、挑灯夜战“愚公移山”的壮丽图景……。1972年初夏,土坝筑成了。随后,大队派“芝生”同学去学电工,不久,一座5000瓦的小水电站终于发出了电,解决了小筒村村民夜间照明和日常碾米、饲料加工用电的需要。 通电那个夜晚,全村路灯闪亮,各家各户里外通明。我们知青与乡亲们不约而至,大家齐聚生产队队部,队部里外一片欢声笑语。小孩子快乐地奔上奔下打闹着;老头子嘴边叼着长短杆旱烟,眯着眼睛望着灯泡问队长:这玩意儿能点烟吗?惹得全场满堂哄笑……。看着人们的欢乐劲,我们知青无比欣慰,甚觉“疙瘩”山村“天地”广阔,有待更多的作为。 1973年,此时的小筒村知青点过“三关”、开马路、建水库的事情引起了当时省里领导的关注。这年春天,我带领知青到了“南湖”,搭起了茅草棚,接着组织新来知青先把当年的粮食种下去。到了第二年,上级领导给我们拨款,盖了两座土墙瓦房。不久,“知青队”里果园、猪场、鸡舍,还有木料加工厂都建立了起来,甚至还自己开了个“小超市”。又办起了“草棚”大学、“南湖气象站”,等等。那时“南湖知青队”处处都显示着一种朝气蓬勃的景象。此时我们的座右铭是:“重新安排山河”。 “知青岁月”那时节,农村有许多“改天换地”的大会战。1974年我在知青队建立了知青党小组和知青团支部,每逢大会战,知青总是倾巢而出,遇到抗洪抢险、扑灭山火时,知青们更是奋不顾身地冲在最危险处。初生牛犊不怕虎,“大无畏”、“顽强”成为知青们的性格。他们在“知青岁月”中留下了许多催人泪下的故事。如黄宝华同学洪水中舍身保财产;江嫩妹同学倾盆大雨下、凛冽寒风中孤身护秧苗;张闽华、刘健彪等十几位为扑灭山火被火烧眉毛等等。 1978年底,我荣调福建团省委工作,结束了我十年的“知青岁月”生活。 回眸“知青岁月”,我深深感到“上山下乡”是一场“改天换地”的战斗,是学习经济建设本领的一次尝试。在“知青岁月”的火线上,我比较荣幸地被破格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我虽然多次“礼让”和“放弃”招工、招干、参军、上大学机会,心甘情愿立足农村当“知青”整整十年。但比较幸运的是受到省委林一心、谭启龙书记的关怀,受到团中央领导的指导和勉励,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亲切接见。最荣幸的是在1976年12月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大会上,邓颖超、陈云、王震、郭沫若等中央领导亲切的和我握了手,还合影留念。期间还荣幸的结识了江西著名知青钟志民同志,见到了仰慕已久的邢燕子大姐,可以自豪地说:“知青岁月”今生今世我永远难忘。
鼓舞与鞭策——中央领导接见知青代表(局部)。第一排领导同志,左起:邓颖超,王震,陈云,郭沫若;第二排知青。右起:钟志民,党生
回眸知青岁月,我们决不歌颂苦难,也决不把“改天换地”的艰辛当“苦难”。“知青岁月”是年轻一代经风雨见世面的一次人生演习,是年轻一代不做“温室弱苗”的热血豪情;是读无围墙和校门的“大学”;是毛主席“五七”蓝图、学生青年工农化、工农分子知识化的社会改造;是祖国 “给你一片蓝天,造福一方水土”,学习“改天换地”建设本领的“淬炼”。 “知青岁月”青春无悔!! 作者简介:党生,男,福州市十六中学生,1969年2月赴福建闽北高阳小筒村插队知青,197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任小筒村支部书记,1978年调福建省团委工作,1986年调省商务厅工作,2008年于机关调研员岗位退休。 本文来源:昆仑策网, 本专辑有删节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