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 书画 >

与时俱进,为记载知青历史传播知青文化发挥余热

时间:2022-01-22来源:《岁月当歌-学“四史”话成长》 作者:楼曙光 点击:
后排中为作者 一、知青情结让我萌发了建立网站的设想 我十六岁上山下乡,在江西黎川农村度过了自己的青年时代,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那段经历,我经受了磨练,它改变了我的人生,也使我产生了浓郁的知青情结。回城以后工作的几十年,我

 

 
后排中为作者
 
      一、知青情结让我萌发了建立网站的设想
 
      我十六岁上山下乡,在江西黎川农村度过了自己的青年时代,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那段经历,我经受了磨练,它改变了我的人生,也使我产生了浓郁的知青情结。回城以后工作的几十年,我从来没有忘记农村的艰苦生活,没有忘记给了自己巨大帮助的父老乡亲,和同甘共苦的知青朋友。那些远去的日子,始终在脑海里浮现。它使我在任何时候,都能克服困难,坚持下去。
 
      90年代中叶,是电脑和逐渐互联网兴起的年代,为尽快掌握电脑技术,我在妻子的支持下,花了一万二千多元买了一台586电脑。开始买电脑的目的只是为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学打字和使用办公软件。当时上因特网是一件相当奢侈的事,杨浦区图书馆只有一台电脑拨号上网,网速只有54k, 4元钱一小时,我曾带孩子上过几次,网速很慢,一小时看不了几个网站。以后随着家庭电话的普及,因特网开始普及,我觉得今后是信息时代,必须与时俱进,尽快接受新事物,因此我家很早就开通了拨号上网。
 
      1999年3月8日是我们黎川社苹知青下乡30周年,在纪念30周年的芦潮港聚会上,有位同学提出希望今后能都搞这样的聚会,经常见面,我说现在有因特网,在网上见面是容易的,我来做个网站吧。回家后我开始兑现我的承诺,开始学做网站。
 
      我最初对搞网页一窍不通,是《网上冲浪》电子杂志主编阿明教我的。我刚建网站时,几乎没有人浏览,每天我自己报个到。我参与了很多网上的活动,但逼得我冲出去的是湖北楚天热线,在历经艰难的寻找主页基地后,我终于在楚天热线缘缘堂安了家。网站名字是《老知青驿站》。
 
      三个多月后的一天,我的主页被缘缘堂推出来参加"基地之星"的评选,我深深知道自己的主页还很简陋与肤浅,但面对楚天热线缘缘堂的热情支持与鼓励,我按捺不下坐不住了。我给朋友写信,发伊妹儿,各方联系寻求支持,但成效不大。最终给了我巨大和热情支持的是上海热线。2000年初我在上海热线举办的“千禧年许心愿”活动中,一举中了奖。当我的主页在上海热线首页刊登后,上海电视台和《申江服务导报》进行了报道,由此得到了较早成立的、著名的知青团体峡江县上海知青联谊会会长王杰的认可和支持。
 
      二、知青朋友给了我巨大的支持鼓舞
 
      在知青朋友支持、建议下,我决定将网站改名为《上海知青网》。我回家后就申请国际顶级域名,在万网注册了空间,并开始自己做网页建站。在建站过程中,对我影响最大、出力最多的就是峡江知青联谊会的葛天琳。她在央企党委宣传部工作,爱好写作,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为了更好的吸引知青参与网络生活,我将网站定位在与老知青朋友的思想感情的交流上,先后两次对网站进行了彻底改版。上海知青网的建立使我迈入了internet的神圣殿堂,也开始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上海知青网建立后,得到了上海各大著名团体的认可和支持,先后与江西峡江知青联谊会、安徽蒙城知青联谊会、黑龙江瑷珲县上海知青联谊会、吉林珲春上海知青联谊会、内蒙古乌盟上海知青联谊会等建立了联系,同时也得到了澳洲中国知青协会、南加州知青协会等海外知青社团的支持。2003年4月28日向上海市互联网协会提出了申报ICP备案,经有关部门严格审批,6月3日接到通知申报批准。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政府部门批准的知青网站,反映了我们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对各联谊会的知青朋友的负责精神,这也为吸引和团结广大知青朋友参与网站建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经各知青联谊会倡议,2003年中秋节,我们在《老小孩》网站电脑室举办了“相约金秋——全球知青网上行”的文艺联欢。活动后,大家觉得不过瘾,决定在上海举办一场正规的上海知青文艺演出。经过一年的多的筹备,2004年12月26日,上海知青第一次经市文广局批准的 《我和我的祖国》大型文艺演出在上海云峰剧场成功举办,由此掀起了上海知青文化活动的热潮。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是我职业生涯以外的最大收获,由此我也华丽转身成为一名企业需要的专职网络管理员。
 
      三、知青企业家和知青出身的领导给我们搭建了新的平台
 
      在实现人生价值中,我最大的收获是参与了上海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创建。
 
      由于我是《我和我的祖国》文艺演出的主要领导和组织者,所在的外企工作单位认为我社会活动太多会影响企业的工作,于是不再续聘我,与我解除了合同。在人到中年继续求职遇到瓶颈的时候,所幸的是高博特生物保健品公司董事长张刚接纳了我,让我到他的公司工作,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没有了养家活口的后顾之忧。我在高博特公司单位担任网站管理人员的同时,可以两头兼顾继续办好上海知青网。在高博特,张刚出资对上海知青网进行改造,给予全力支持。至此,上海知青的活动能够有序正常开展,稳定发展。2008年我参与了《青春叙事——知青油画邀请展》。前期和后期的工作,参与了黑龙江知青博物馆在上海图书馆展览的筹建工作。上海知青网也在沪上乃至全国有了较大的影响力。
 
      张刚是市政协委员,他曾在黑龙江瑷珲县插队,非常热心知青活动,他视野高远、胸怀宽广。他始终觉得上海知青活动的仅仅停留在搞文艺活动、搞展览上是不够的,上海知青有一百多万,分布于祖国东南西北各地,应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他同我谈了他的想法,我答应找在社科院当领导的沈国明同学商量商量看。
 
      在一次同学聚会上,我向沈国明讲了张刚的想法,想搞一次知青研讨会,但仅凭我们目前的力量和水平是不够的,请他能否帮帮忙,请几位专家一起搞,以便把研讨会开得正式一些。沈国明当时身为上海社科院副院长与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主任,他对我们搞的知青活动非常熟悉,也非常赞同。我向他提了后,他毫不犹豫地说:“好的,我们院里历史所有几位专门研究知青历史的专家,我帮你们介绍一下,你们商量一下,好好策划。”他的支持,使我欣喜万分,因为在当时知青活动是属于敏感的:做领导的答应支持,要承担很大风险。接着,他请上海社科院历史所金大陆教授和上海社科院出版社社长承载来具体参与。于是,张刚和我来到上海社科院出版社承载先生的办公室,我们详细介绍了召开全国知青学术研讨会的设想,两位专家都非常支持。当即商定,8月7日晚在淮海路社科院对面的黔香阁,邀请相关人员商议筹办知青学术研讨会。出席这次策划的有金大陆、承载、叶辛、熊月之、阮显忠、金光耀、张刚、许昭辉和我。在知青研究史上一次有重大意义的研讨会就此拉开了序幕。
 
      2008年12月20日、21日在成功举办2008知青学术研讨会后,根据黔香阁筹备会的决定,学术研讨会后,要出一本论文集,留下历史的记录。经过一年多的编撰,2010年1月23日,《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研究文集》出版座谈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成功举办。沈国明等领导到会致辞,由此,上海知青的学术研究进入新的阶段。
 
      为了更好地开展知青研究的学术活动,专家学者向我们提出了建立上海市知青研究会的设想。虽然当时已有一些知青组织提出过申请,但未成事。时值沈国明担任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书记,在他与同是黑龙江知青、原副市长周禹鹏的协调下,经过多回磨合,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于2011年3月26日,在上海师范大学会议中心1号报告厅隆重举行。
 
      研究会初始成立,经费上非常困难,沈国明教授通过各种立项,在资金上给与了有力支持。在研究会举办活动时,有关部门需要组织保证,沈国明教授勇于担当,出面签名担保,使研究会各项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建立和发展至今,与沈国明、阮显忠、张刚的坚持不懈地努力和鼎力付出分不开的,我有幸参与和见证了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创建和成长,在知青研究会中实现了我最大的人生价值。
 
      四、在步入老年后,我参与了收集和记载知青历史和文化的活动
 
      2005年夏天,上海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陈汝南找到我,要我协助政协文史委编写的《上海知青在黑龙江》一书组织文稿和编列出黑龙江知青的大事记,我利用网站广泛的人脉关系征稿,向文史委提供该书中的大部分文稿。并协助文史委在2006年在云峰剧场举办的第二场知青文艺汇演中举行了该书的首发式。
 
      2007年,候隽主编《知青心中的周恩来》,她委托市科协副主席陈积芳与我、谢敏干组成上海编辑组,组织上海地区的稿件,该书正式出版后,2008年4月1日下午,我组织了在上海书城二楼举行的《知青心中的周恩来》一书的签售会以及在上海沪杏图书馆举办的座谈会。
 
      2009年初,我参与了三卷本《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研究文集》的编纂工作,我收集了一千多篇知青研究论文给金光耀和金大陆两位教授选用,该书2009年11月正式出版,2010年1月22日在上海社科院召开首发式。
 
      2011年3月,我着手主编了研究会出版的知识青年历史文化丛书第一本书——《青春逝水——上海知青网十年文集》,在张刚的支持和资助下,2013年12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全国多个省市、区县、高校图书馆都有收藏。
 
      研究会成立后进行的一项最大工程是《中国新方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史料辑录》,全国县市以上地方志有6千多本,在阮显忠、张刚的领导下,历时四年我参与组织知青志愿者100多人进行多轮摘录,最后形成六大卷700多万字的知青史料辑录,使上海知青研究会在知青研究领域中占据了高地,引领了知青研究方向。
 
      复旦大学金光耀教授在成功获得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15ZDB051)后,上海知青研究会开始编纂《知青老照片——上海知青在各地》系列大型知青影像史料集,由我负责主编的《知青老照片——上海知青在江西》,2018年9月13日首次在上海市社联召开征集编纂工作会议,从征集老照片到修图,编写文字资料,到最后定稿,历时三年,为知青史料的记录尽了自己最大努力。
 
      佰瑞福国际集团是我们知青研究会的战略合作单位,在资金上和人力物力上给予上海知青研究会很大支持。退休以后,我在佰瑞福国际集团从事媒体的技术支持工作,依然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为知青文化传播和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了记录好知青历史,展现知青精神风貌,新鲜早世界FM开辟了《知青进行时》栏目,新鲜早世界TV开辟了《我是共产党员》栏目,这两档节目中有很多知青的访谈和口述,我在做好这些直播节目的同时,将所有知青访谈音频和视频复制下来,现已交与上海知青研究资料中心归档的访谈视频41个,音频32个,为知青史料的收集和保存做到我应尽的责任。  
 
      在建党一百周年的日子里,通过老知青学四史的活动,我感到知青作为共和国的建设者和参与者,要保持年轻时的理想信念,要增加自信,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发扬知青的艰苦奋斗精神,照样可以大有作为,我目前还在主管和运营三个网站三个公众号和二个服务号。
 
      回顾自己几十年走过的历程,我感到一个人无论在什么环境什么条件下,都要有理想,有信念,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思想、新技术,只有不断进步,跟上时代步伐,才不会被社会淘汰。虽然我已经快进入古稀之年,退休八年了,但因为我能跟上新科技潮流,所以还能发挥余热,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我要更加坚定对党的信念,多做一些对党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事情,让自己的晚年生命也能发出光和热,温暖自己的家人、朋友和周围的人们。
  
      楼曙光简历  上海复旦中学68届初中,1969年3月8日赴江西省黎川县社苹公社团星大队红卫生产队插队落户。1977年底返沪,先后在街道、国企、外企和民企工作,退休于上海高博特生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现受聘于佰瑞福国际(中国)机构。2000年创建上海知青网,迄今二十年,致力于知青活动及知青史料收集和研究,现为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