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无图说
七一前夕,中共党史出版社推出新书《初心一叶:党史中的人与事》,通过发生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82个故事,来讲述党的道理、弘扬党的精神。 一篇篇小故事,折射出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信仰,舍生忘死,前仆后继,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不懈奋斗的崇高品质;阐释的是嘉兴南湖的一艘小小红船,为什么能一路栉风沐雨,披荆斩棘,破浪前行,成为如今这艘行稳致远的历史巨轮。本文摘自《初心一叶:党史中的人与事》,有删节。 毛泽东送给青年“两件礼物”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成千上万爱国青年奔赴延安寻求革命真理。他们来自五湖四海,身份不同。毛泽东对他们的成长非常关心。1938年4月,毛泽东参加陕北公学第二期开学典礼时,为延安青年们送去了两件珍贵的礼物。他说:“今天陕公开学,我应当送点礼物。但是,我没有多少东西,只能送你们两件礼物。第一件,是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第二件,是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毛泽东认为,知识青年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就要“到工农群众中去”。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青年:“我是个学生出身的人,在学校养成了一种学生习惯,在一大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学生面前做一点劳动的事,比如自己挑行李吧,也觉得不像样子……革命了,同工人、农民和革命军的战士在一起了……我才根本地改变了资产阶级学校所教给我的那种资产阶级的和小资产阶级的感情。” 毛泽东教丁玲“如何当好主任”则是另一段“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佳话了。当时,毛泽东任命丁玲为中央红军警卫团政治处副主任,丁玲担心不能胜任,毛泽东告诉她,当好主任首先要放下架子,深入实际,搞好各方面的关系。后来,丁玲深入连队谈心,放弃吃小灶白面的待遇,在与干部战士同吃小米杂粮中建立起了亲密感情,也深刻体会到了“知识分子出身的干部若不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在革命战争中就会一事无成”。 毛泽东鼓励青年参加生产劳动,培养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为抵御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毛泽东向知识青年们发出了“一面学习、一面工作”的号召。一些人初到延安时,对此不是很理解,不愿从事生产劳动,认为投奔延安是来打日本鬼子的,不是来扛镢头的。毛泽东风趣地对他们说,我也不愿意搞生产,但是有一位同志不答应,他就是“肚同志”。一句话,把青年们都说笑了。在打窑洞修建校舍时,有青年抱怨:“光打窑洞,啥时候才学习呢?”毛泽东得知后告诫青年,打窑洞就是学习,而且是很重要的学习,不要小看打窑洞,打窑洞是接近工农的第一步,打窑洞就是打通和工农群众隔开的墙。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亲切关怀下,延安青年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成长为坚强的革命战士。 周恩来的“养生之道” 1971年6月,周恩来总理会见竹入义胜率领的日本公明党代表团一行。会见中,日本友人问周总理有什么“养生之道”,周恩来说:“在漫长的中国革命战争岁月中,有许多同志都牺牲了。为了把牺牲同志的工作都承担起来,我们活着的人更要加倍工作。我每天都以此激励自己,这也可以算是我的‘养生之道’吧。”周恩来的“养生之道”,既是对自己人生信条的诠释,更是对他一生忘我工作的鞭策。 无论是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周恩来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勤奋刻苦的工作精神,达到惊人的程度。 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在武汉工作的10个月中,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全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做了大量工作。1938年10月,当日军迫近汉口时,他口授完《新华日报》最后一篇社论、送走最后一批撤离的同志后才离开。他离开的这一天,汉口陷落。见证过这段历史的郭沫若心悦诚服地写道:“他可以几天几夜不眠不休,你看他似乎疲劳了,然而一和工作接触,他的全部心身便和上了发条的一样,有条有理地又发挥着规律性的紧张,发出和谐而有力的律吕。”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作为总理,更是殚精竭虑地为党和人民忘我工作。20世纪60年代初,为保证城市居民不断粮,他亲自计算粮食库存和调进、调出的数量,亲自给省市领导打电话,不妥善处理好就不休息,常常为分配、调运、贮存粮食工作到凌晨。 到了晚年,周恩来的癌症病情已经严重恶化,但他仍然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处理政务。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仍念念不忘工作,时刻对工作倾注全部心力。有资料统计,他从1974年1月至5月的139天中,每日工作12小时至14小时有9天,14小时至18小时有74天,19小时至23小时有38天,连续工作24小时有5天,只有13天的工作量在12小时以内。 周恩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夜以继日,殚精竭虑,奉献了全部心血。他入党不久写过一首诗《生别死离》,其中写道:“没有耕耘,哪来收获?没播革命的种子,却盼共产花开!梦想那赤色的旗儿飞扬,却不用血来染他,天下哪有这类便宜事?”最初的誓言,成为激励他毕生为党和人民事业忘我工作的力量源泉,他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邓大别山“约法三章” 1947年8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远离后方,长途奔袭,极度疲惫,行军打仗时找不到向导,伤病员无法就地安置,觅粮、抬担架全要靠自己,面临残酷考验。更为严重的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发生了一些违反群众纪律的事情。刘伯承和邓小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召开整顿纪律的紧急干部大会。邓小平指出:“部队纪律不好,这是我军政治危机的开始,而政治危机必然带来军事危机,后果不堪设想。”为严肃军纪,刘伯承和邓小平对部队“约法三章”:以枪打老百姓者,枪毙;掠夺财物者,枪毙;强奸妇女者,枪毙。并成立执法小组,严厉惩处违纪者。 令人痛心的是,“约法三章”不久又发生了直属警卫团副连长违纪“抢劫”民财事件。一位店铺老板因不了解我军的情况,疑惧军队,丢下店铺躲进山中。警卫团某副连长顺手从店铺拿了一匹花布、一捆粉条及一些白纸和毛笔。得知此事后,刘伯承指出,问题竟发生在眼皮底下,是“灯下黑”,更应该严肃纪律。邓小平严肃地说,我们有过规定,抢劫民财者枪毙,必须执行纪律。如果令出不行,我们肯定在大别山站不住脚。部队纪律整顿得如何,首先要看直属队,要看警卫员。如果这两部分人都管理不好,那么就离失败不远了。根据刘、邓意见,部队决定按纪律召开公判大会,动员群众下山参加。执行纪律前,有战士和百姓替这名副连长求情。邓小平和刘伯承态度坚决,表示:事情虽小,军纪如山。刘、邓和这名副连长感情很深,但法不容情。邓小平说:“三国时,孔明曾挥泪斩马谡。我们硬是把泪水往肚里吞啊!” 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是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新时代,必须加强纪律建设,用严明的纪律管党治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向纵深。 谢觉哉的读书之道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一生敏而好学,勤于写作,留下了百多万字的日记、千余首诗词和数十万字的《谢觉哉文集》。他重视读书之道,强调“补读”,提出读书要端正态度、学以致用。 谢觉哉认为,每个人工作所需的知识千条万绪、处于变动中,很难都学好。因此,不仅要预先读、时时读、保持学识上的与时俱进,而且要对本应学好而没有学的内容进行“补读”,在正视不足的前提下多向他人学习。 1931年,谢觉哉到中央苏区毛泽东同志处工作。一天,他拟了一个会议通知,毛泽东看后竟全改了。谢觉哉问:“为什么我这样不会写了?”毛泽东回答了两个字:“你学!”毛泽东的答复,让谢觉哉对学习有了更深的理解。一方面,他认真学习毛泽东修改的通知;另一方面,他深入思考,弄清读书、写文章应注意些什么,找出自己写作和经验上的不足。 应该怎样“补读”呢?谢觉哉提出,读书要坚持学以致用、多读好书、持之以恒。首先,读书对工作要有所帮助,“积累知识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搞学问,搞好工作”。读书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多从工作和实际角度考虑。其次,读书要注重消化吸收,多读让自己受益的好书。最后,读书要持之以恒,点滴积累。 谢觉哉逝世前几年,因脑血管栓塞导致半身瘫痪,右手不能动。病中,他仍坚持学习。不能久坐看书,他就让人买了一个放乐谱的铁架子,把书放在架子上,头靠着椅子,用左手艰难地翻阅。夫人王定国劝他少费神,说在病中看了书也用不上。谢觉哉回答:“怎么用不上?有人来问,我可以讲。自己看得深一点,对人讲得就会透一点。”他一生坚持读书和学习,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 为什么数万青年奔赴延安 抗战时期,奔赴延安的青年是一道独特风景线。诗人何其芳描述道:“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学习,歌唱,过着紧张的快活的日子。” 延安,像一块巨大的磁石,把许多追求进步、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吸引来了。据任弼时1943年12月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抗战后到延安的知识分子总共4万余人。这些奔赴延安的有志青年,大都家境殷实,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有些甚至是“大家闺秀”和“豪门公子”。还有一部分人更为特殊,是不远万里归国抗日的爱国华侨青年。 奔赴延安的路漫长而艰辛,要克服重重困难,甚至有生命危险。梁漱溟形容通往延安的路:“车是军用大卡车,无篷。路是军用公路,而自西安往北,愈走愈高,缺乏桥梁涵洞,车行危险而且费事。”作为社会贤达,梁漱溟进入延安尚且如此艰辛。对于知识青年而言,每一步都是惊险,每一步都是一次人生的考验。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义无反顾地奔赴延安?一位青年的答案是,在南京,“只有老官吏、老官僚。屡屡总是叫我们在一个办事处里等一等,于是,明天再来。很多人就是这样走掉了。”摄影家吴印咸的答案是延安乃“理想所在”:“这里的人们个个显得十分愉快,质朴,人们之间的关系又是那么融洽。我看到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等人身穿粗布制服出现在延安街头,和战士、老乡聊家常,谈笑风生……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觉得我已经到了另一个世界,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理想所在。”丁玲的答案是“这是乐园”:“我们才到这里半年,说不上伟大建设,但街衢清洁,植满槐桑;没有乞丐,也没有卖笑的女郎;不见烟馆,找不到赌场。百事乐业,耕者有田。八小时工作,有各种保险。” 革命圣地延安的主要开创者、党的领袖毛泽东的答案是什么呢?1940年,毛泽东在《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的讲演中给出了回答——延安有“十个没有”: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最进步的地方,这里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花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 没有官僚作风,没有不良风气,没有萎靡不振;有理想,有信仰,有民族的希望,这是延安让人舍生忘死奔赴的原因,也是不同时代人们的不懈追求。 《初心一叶:党史中的人与事》 曲青山 吴德刚 主编 中共党史出版社 责编: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