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 书画 >

四十年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宣传画

时间:2015-09-25来源:红色边疆荒友家园 作者:老琴的博客 点击:
红色边疆荒友家园 知青歌曲选编 --送给经历过难忘知青岁月朋友们 《在广阔天地里》 四十年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宣传画 手里有一本四十年前宣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内容的画册《在广阔天地里》。 这本书是1974年由当时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在那个社会上出版


 

——四十年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宣传画

 

手里有一本四十年前宣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内容的画册——《在广阔天地里》。

这本书是1974年由当时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在那个社会上出版机构几乎都被文革“砸烂”的年代里,这本书无论它是在题材选择上还是书的印刷质量上,我觉得还都应该称得上是上品。唯一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原本都是带有颜色的画面,也许是因为考虑印刷成本的问题,除了保留几幅还带有色彩外,其他的全都变成了黑白色。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毛泽东当年发动“文化大革命”后期的产物,从1966年5月18日开始,以广大学生为主的红卫兵小将们在社会上造反打砸闹腾了两年后,被砸烂打垮的政府机构,已经无法在城镇里安置这些学生娃们的就业和工作,于是就被伟大领袖一声“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号召的感召下,大批的学生又轰轰烈烈地走出了城市,来到了农村,从而形成了史无前例、中国独有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且不说这场运动它的历史意义究竟有多大,给中国社会及每个家庭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更不提至今还都健在的那些曾经参加过这场上山下乡运动不同人群对其“有悔”、“无悔”争论与评价,相信凡是有过知青经历的人们只要看到此书中的这些看似遥远。可又感觉十分熟悉的画面,就会勾起好多人对当年那段知青生活的回忆。

本博客将分为五次将此书中的画面一一展示出来,与当年的知青朋友们分享。同时也算是让后人们能够通过这些画面内容,至少了解一下他们父辈们年轻时、在那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中又是如何生存与度过的。

 

画册的封面,这张画的题目《心潮逐浪高》,是选用毛泽东诗词中的一句话“心潮逐浪高”。体现的是村里的贫下中农迎来了几位下乡的知青。几位知青坐在手扶拖拉机的拖斗上,看着田间的麦浪滚滚的场景时,心潮起伏,无比兴奋和激动。

书的扉页上,印有一个题为“春苗茁壮”的雕塑。上面还盖有早年沈阳一二五中学图书馆的藏书章。看来这本书最早的来源是出自于那里。

这一页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当时出版这本书的“说明”,一看就是满眼的文革气息。它介绍了这些作品中除了有专业和业余美术工作者创作的之外,还有的是知识青年自己创作的。
这幅画的名称《到农村去,走与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作者晏文正,现在已经是青岛的一位著名专业水彩画家。这幅画上的那位男知青的招手姿势在当年看着很有煽动力。
这幅中国画的名称《送子务农》,看这画面的意思是一位老军队干部,在送自己的女儿下乡当知青去。女儿背着他的军用挎包,老军人在女儿行李上插上一把镰刀,嗨,按照现在人的理解这样做有些不安全,刮刮碰碰的咋办?母亲在给女儿提包中装着毛泽东的红宝书。那年月这可是精神食粮。这幅画作者叫全太安,是河北省的画家,是名画家黄胄的门徒,据说擅长画驴。
这幅画的名称《锦绣前程》,看似一伙站在江船甲板上的男女知青。这幅画是年画风格。这幅年画当初经常被当做春节礼物相互赠送,据说这幅年画当年定价不到一角钱,现在已经在旧书网上叫价超过了四位数。作者黑龙江的一位叫聂维民的人所画,按照年龄推算,当年此人应该是知青。
这幅画叫《喜迎新社员》,现在的人对社员称呼一定不清楚,画上说的社员,其实是当年农村的人民公社社员,人民公社是农村合作化的产物,人民公社的级别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乡政府,也可以说现在的乡政府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由当年的人民公社办事机构过度来的。当时的知青下到农村,当然要和人民公社社员们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了,所以也被成为新社员。这是一幅油画,作者叫林宏基,是个广州的油画家,当年也应该是个知识青年。

这幅中国画《毕业归来》,作者的画面体现了当年知青工农兵大学生毕业之后,又回到了农村。作者叫梅谷民,是浙江人士,这幅画曾经参加了四十年前的中国画画展。

此画为中国画,画名《新家》,体现了当年知青下乡到西北黄土高原的农村,安置在了一个农户家里,两个女知青跨入农家窑洞时的场景,家里的男主人和女主人在帮着女知青扛着行李和旅行袋,两个农村的小孩童在扯着一位女知青的手,欢迎他们来到他们家落户。这部作品是三位画家完成的,一位叫顾元(何方人士已经无从考证),丰兆民,一位生于湖南,在西安美院任教的学者,还有一位叫薛山西北地区的画家。
这幅中国画的名字《坚持不懈》,作者刘柏荣当年也是个上海的知青,后为湖北省美协理事。画面内容是在农村的一个雨天晚间,知青与军代表和几位贫下中农模样的人冒雨前来夜校在学习毛泽东的著作。意在表达知青与广大贫下中农坚持不懈学习毛著的精神。
这幅版画的名字《把批林批孔斗争进行到底》,作者励中发,当年也是个知青。据网上资料显示他现在是上海的一位美术设计师。这幅画一定是画于1971年林彪的913事件之后,批林批孔运动是毛泽东1973年发起的一场政治运动,把林彪与孔子连在一起批,尽管说是为了防止资产阶级复辟,但也让人感到有些牵强。可那时就是这样的一窝蜂的政治形势。从画面上左侧有“扎根边疆”标语上能够感受得到,这是知青们在与贫下中农在队部里一起刷标语,写大字报,用那时的话讲,在掀起批林批孔的新高潮。

这幅中国画的名字叫《细雨育新苗》,作者陈学中,云南人。王玉珏,女性,广州美院教师。从这幅画上的内容上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女知青与两个少数民族女青年,在雨季中放下劳动工具,躲在窝棚里学习毛泽东的著作,外面细雨绵绵,而三个人却是学得聚精会神。

 

油画《铁姑娘垦荒队》,一看这题目人们就会联想起当年毛泽东“不爱红装爱武装”的诗句来。这幅画的作者叫熊兆瑞,是江西人,后任韶关美协主席。看着画面上这些女知青在垦荒队大旗下,面对着满山的荒草那股子“飒爽英姿”的架势,很典型地塑造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强人形象。那年月在唯独的几部革命样板戏的影响下,中国女强人的形象都与“江水英”、“柯香”、“小常宝”、“李铁梅”……的造型如同一个模子出来的。看到一个女英雄形象,别的基本不用再看也就都领教了。

这幅版画是一位叫做刘阜亮的当年女知青所画,画的名称为《茧厚、心红、苗壮》。画面上描绘出一位贫下中农的大婶,在教两名女知青锄草,因为这两位是刚刚下乡的女知青,用当时的话讲是手不能提篮,肩不能担担。草苗不分,五谷不分。经过锄草劳动,手上磨起了水泡,变成了老茧。作者的意思是,知青手上磨起了老茧,可一颗无产阶级接班人心炼红了,田间的小苗茁壮成长了。作者刘阜亮是河南人,后任过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办公室副主任。

 

再看看这幅叫做《田间抽水站》的油画,作者古月,重庆人,现任西南大学育才学院教授和重庆人文美术馆馆长。这幅画在当年影响很大。画面上反映的是一位在河边看管抽水机的男知青,利用间歇时间,学习掌握毛泽东思想,学习人民日报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革命理论,看他的样子像是在写黑板报。这是当年典型的革命接班人的形象。

这是一幅名字为《生产队科研小组》的年画,作者姜书璞、杨文仁。看着这幅年画上的画面,让人联想起中国当年毛泽东推广的“三面红旗”中的人民公社大练钢铁小高炉的风格,一群农民模样的人与知识青年模样的人坐在点燃的炉灶旁,在搞什么农业科研活动,看着那个大缸上的孔洞冒出的热气,像是在做育种实验。其实,农民真正研究出什么科技成果的还真是鲜见。这两位作者都是山东人,都是曾经在美术馆里做过美术师。
年画《志在农村》,画面上主要是体现了两个养猪的女知青吹哨子,唤来一群猪羔子过来吃食的场景。女知青身后是当地贫下中农装扮的农民,还有农村的孩子。那个年代,在农村喂猪是一件相对俏一点的活计,但是喂猪的活儿也是比较脏累的。作者似乎想通过这样的场面来体现女知青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喂猪的技能。作者徐德元,是辽宁省鞍山岫岩县人士,擅长画反映农家的作品。

这一幅题为《咱队饲养员》的年画也是描绘当年女知青喂猪的场面。从画面墙上的灯光上看,一只母猪夜里产下了一窝猪羔子,女知青不仅为母猪接生,还要给嗷嗷待哺的小猪羔进行人工喂奶。那头刚刚生产的母猪和几只小猪羔身上,还盖着女知青的棉衣。这幅画赞美这两位女知青饲养员热爱集体的精神。画的作者为,王志、吴为。是何方人士已经不详,但这幅画在网上还有出售。

这幅油画《我为祖国放骏马》创作于1974年,作者广廷渤,1964年毕业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曾任中国美协辽宁分会创作员。当年的下到草原的女知青,一手拿着套马杆,肩上背着钢枪,与当地的蒙古族女牧民,赶着马群在放牧。一看就有当年扎根草原保边疆的味道。然而,这种看似带有几分浪漫色彩的画面,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感受到的。

 

版画《金色的沙滩》,作者女性,名字赵晓沫,浙江人士,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国家一级美术师。当年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这幅金色的沙滩看似海边的晒盐工地。知青们欢快地劳动场面。盐工的劳动是很艰苦的。

中国画《晚归》,画面上是几位手扶拖拉机驾驶员的女知青,她们在河边提水清洗机车。在农村,有女知青能开上农业机械已经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作者廖先悟,湖南衡山县贯底乡梅溪村人。著名画家。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衡阳市美术家协会第五届副主席。

版画《勘测》,画面上是两个女知青站在桦树林中,对着测绘仪器在进行勘测活动。作者王立人,当年也是个知青。熟悉农村生活的人一定对这幅画的画面内容感到有些不解,在农村的好多土地勘测的绝大多数是男人的工作,不知为什么,在这深深的桦树林中,竟然有两位女知青在那勘测,看着有些不太靠谱。
中国画《志在青山》,作者肖适,作者的信息已经无从考证了。这幅画描绘的是几位扛着油锯的林场女知青,看着架势是收工的场面。女知青给人的感觉很彪悍,一把油锯本来已经不轻,可她手里还拎着一个铁油桶。在林区放木头的活儿本应是男人,可作者却把女知青搬上画面上,还给画的名字起了个《志在青山》。显然当时的作品是单纯地为了宣传而作。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