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往事 >

城市记忆:荒人滩与曲阜路

时间:2025-03-03来源:阿拉老底子 作者:余杰 点击:
上海浙江北路与天潼路交界处,在我们小的时候是一个丁字路。那时候天潼路直行到浙江北路中断了,再往前是一条小道。小道上堆着乱七八糟的杂物,还有不少的泥土堆,显得脏乱不堪。走过这一段小路,在接近甘肃路的时候,就是现在的曲阜路。按照现在的说法,这

      上海浙江北路与天潼路交界处,在我们小的时候是一个丁字路。那时候天潼路直行到浙江北路中断了,再往前是一条小道。小道上堆着乱七八糟的杂物,还有不少的泥土堆,显得脏乱不堪。走过这一段小路,在接近甘肃路的时候,就是现在的曲阜路。按照现在的说法,这条曲阜路是“断头路”。
 
      小时候听长辈们讲,那个小道旁以前叫荒人滩。解放前谁家死了人,就抬着棺材来到这里埋了。时间一长,空地上被挖的坑坑洼洼的。后来政府不许人们在这里埋人了,空地还是空着,乱七八糟的杂草疯一般长出来也没有人管。坟头上的土逐渐低矮下去,时间一久只剩下一个个隆起土包,高低不平。坟头与坟头之间被人踩出一条条七里八拐的小道,有的通向弄堂,有的通向马路。行走在荒人滩里看似都是平地,仔细一看隐约间的坟头还是清晰可见的。

 

      住在周围的居民们晚上路过这里都会有一种恐惧的感觉。没有路灯,只有隐隐约约的亮光时现时隐,有人说这是鬼火。老人们告诉我们,解放前夕的时候这里还经常会发现草丛里有具尸体,不知道是不是又发生了一起什么案件。警察局会派人来,看过后就把死人拉走,多数是渺无音讯了。1949年5月解放军攻打上海的时候,国军撤离的时候在这里丢下了不少具尸体,其中有的还在喘着粗气。
 
      这块空地的距离苏州河仅有500米左右。河边是各种坚固的建筑,都是仓库。有名的就是四行仓库,当年在这里打了一仗。过了浙江路桥走上十来分钟就是繁华的南京路了。这样好的一块地方空闲着太可惜了。老人们说,解放后政府有了改造计划。准备在这里开一条路,使丁字路口变成交叉的十字路,打通与其他道路的链接。在路的两边打算建一些小商店,方便居住在这里居民的生活。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中期才实施,把路打通了。
 
      四年前我听说老房子都要拆迁了,特意跑去看了一下。浙江北路天潼路一带都是石库门老房子,路面不宽,空间不大。所以我不开车去,省的还要找地方停车。当我从地铁8号线曲阜路站走出来后,感觉有点不认路了,变化很大啊。曲阜路宽了,两旁新建的高楼多了。唯一没变的是那些有百年历史的老仓库。

 

      上午,曲阜路上很安静,我默默地走在这条既熟悉又陌生的路上。我的小学同学基本都住在浙江北路天潼路一带,只有三位同学曾经居住在曲阜路的一条弄堂里。他们在小学毕业的时候,因为多种因素不愿意再读书了。两男一女的小学就要毕业的学生,随着滞留在上海社会将近十万的青年到新疆去了。当年他们三人出发前穿着一身绿色的服装,我们都有些羡慕呢。这一晃就是半个世纪过去了,不知他们现在如何了。唉,人生真的是一眨眼的功夫啊。
 
       作者简介:余杰,男,生于1952年12月25日。现居上海。1970年4月从上海向东中学(原南洋女子中学)69届初中毕业,到云南西双版纳东风农场上山下乡。1979年2月返回上海,进入上海第三机床厂当工人,后在宣传科工作,1986年入党。先后担任企业党委委员、党办主任、支部书记、车间主任、厂长等职。2002年参加上海临港新城(现为临港新片区)开发建设,担任港城集团行政总监、党办主任。2012年底退休后在浦东新区国资系统发挥余热,从事基层党建工作至疫情爆发为止。自2007年起在网络上刊发有关知青上山下乡问题文章约450万字。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按钮 内容不能为空!
立刻说两句吧! 查看0条评论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