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往事 >

我 要 读 书

时间:2021-04-05来源:原创 作者:丘保华 点击:
我真正的读书,或更确切点说,我真正的想读书,是从农场开始的。 我属老三届,是文革中的所谓67届初中。在当时,书没读多少,厌学情绪很严重。66年文革爆发,听说要停课闹革命,资产阶级统治我们学校的情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我打心眼里喊了几声毛主席万岁
   
       我真正的读书,或更确切点说,我真正的想读书,是从农场开始的。
      我属“老三届”,是文革中的所谓“67届初中”。在当时,书没读多少,厌学情绪很严重。66年文革爆发,听说要“停课闹革命”,“资产阶级统治我们学校的情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我打心眼里喊了几声“毛主席万岁!”。可后来真“逍遥”在家,百无聊赖,小朋友之间又开始问:“你***(书名)看过没有?”
      下乡临出发前,母亲帮着打点行装,自己却忍不住悄悄往箱子里塞了几本厚书,也不知什么时候会看。我把《中国谚语大全》(1、2、3)塞到行囊中纯属偶然。走之前我随手从书架上拿出一本《中国谚语大全》,发现里面的语言有点另类却挺好玩:“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好像都是要批判的内容?带下去研究研究。这就是我当时的想法。
      来到农场一晃就一年多,酸甜苦辣尝了一些,澎湃的心理感受也算是尘埃落定。更由于地理气候原因,黑龙江的冬季漫长而枯燥。刨粪积肥、上山砍柴再加上没完没了的政治学习都占用不了全部时间,于是拿出了压在箱底的那几本谚语……
      没想到,“谚语”的内容真能和我的农场生活联系上。
      首先是生活常识:
      我在文革大串联时和几个同学出去历练过,但这次一下子来到千里之外的黑龙江农村,个中甘苦难以言表,于是“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正好道出了当时的心境。“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是来自上海、齐齐哈尔、哈尔滨、鸡西等地的知识青年刚见面时常作比较。不过,农场生活十分艰苦,开荤吃肉已似过年,“南甜北咸”的爱好转眼成了奢侈,没人再去计较了。同理,“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这句话当时让我无法接受:劳动强度那么大,又值年轻力盛,鱼肉求之不得,光吃青菜豆腐谁受得了?农场里没有自来水,用水要一桶桶从井里打出来,再由值日生一桶桶挑到宿舍,分到每人盆里,水量实在有限,还要洗脸洗脚带擦身,于是“只有人脏水,没有水脏人 ”就成了节约用水唯一的安慰。对于“宁走十步远,不走一步喘”我也有切身体验。那年冬天回沪探亲后回来,在龙镇下车后搭不到去北岗的车。从龙镇望出去,在一片低洼地的那边,北岗似乎就在眼前,可沿公路走要24里。于是直觉占了上风,抗着行李,深一脚浅一脚,踏着积雪与塔头墩径直往前走。结果是时间一点没少,体力还大大透支。这又应了另一句谚语,“望山跑死马”。另外,当时有一句谚语让我印象颇深:“青皮萝卜紫皮蒜,仰脸的婆娘低头汉。”前半句好懂,说的是青萝卜紫蒜的辣,但“仰脸的婆娘低头汉”应该指这种人很厉害。对吗?也许。但时至今日我都无法确认。
     “谚语”中还有许多涉及农业劳动经验的。
      如在黑龙江农场干过活的人,大概都知道那北方地块之大、之长,一条垄一二千米是平常事。你可以想象夏锄时人们在烈日下挥汗下锄的情景。有的知青没经验,性子急,一会儿就铲出去三五十米。但下大地干活是持久战,一阵阵猛干消耗体力很大,于是乎“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的价值就显现出来。“磨刀不误砍柴功。”这句话听起来简单,我却是在劳动挫折中才真正体会到它的意义。先说铲地,扛着锄头下地就铲呗。不对。未经打磨的锄头既厚重又沾土,新锄杠又粗又磨手,一天下来,保你又累又乏,满手血泡。于是,第二天出工前,知青们谁也不敢怠慢,都学着老职工的样子磨锄头刮锄杠。接下来,才是另一句谚语:“人巧不如家什妙。”看人会不会干活,只要看他手中的工具被收拾成什么样就明白了。这又成了所谓的“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另外,“种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这句话在农场里算是不幸而言中了。因为前面提到,给动辄上百垧的地块全施上粪根本不可能,于是只能划出重点,如小麦种拌化肥,菜地施人畜肥,等等。这也算是黑龙江农场广种薄收的原因之一。
      书中不少为人处事的道理,也给了初涉人世的我一些启发:
说来可笑,当时劝人奋进的说法俯拾皆是,如“要恨斗私字一闪念”、“活着就要拼命干,一生献给毛主席!”“小车不倒只管推……”“做……可靠接班人”等等,等等。我却对“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印象颇深。“出水才看两腿泥”也是,它让我有意无意抛弃了许多沮丧、颓唐和胡思乱想,刹下心来应付眼前因各种主客观因素造成的困境。这种困境造成了我的逐渐落后,这时,“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似乎成了我阿Q似的心理安慰。来到农场七八年后,我看到周围一起下乡的同学、朋友入党的入党,提干的提干,升学的升学,再没出息的也靠父母走后门办了返城,自己却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困在这里修理地球,感到既无望又无助。那时最好的自我鼓励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见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是一句我十分不喜欢的话:那还能有朋友吗?可是对党对组织,我似乎就应在这句话上。当时自己的父母被打倒,弄出了不少历史问题。我当时感到唯一的出路就是靠拢组织。我于是每次思想汇报都向党交心,把父母未作结论的历史问题一一道出。结果,我的入团、入党都因为父母问题而一次次搁浅。痛定思痛,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太简单,太天真了?到了77年,我还窝在农场,彻底感到自己走投无路。那天闲得发慌,当着周围几个哥们的面拿出本《中国谚语大全》给自己算命。我随便说了个页数和行数,翻开一看,是“千,千有个头,万,万有个尾。”看到这句话,我长长舒了一口气,感觉抓到了救命稻草,相信它一定会应验。果然,在1978年,也就是下乡十年之际,我离开了农场,踏进了高等学府,成为一个我当初唯恐躲之不及的读书人。
 在我下乡的行囊中,还有一本压箱底的书,《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由于父母的工作关系,我家里摆放最多的是《干部必读》,足足好几大书橱。文革时期由于好奇且在一段时间里无事可做,我翻过那些书,当时的感觉,都是马列主义教条,枯燥乏味。但临下乡时,我却鬼使神差地将《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放在行囊中,大概因为它是外国(前苏联)的吧。结果,这本书成了我到那时为止第一本从头至尾认真看完的政治书籍。
      现在知道,此书充满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甚至歪曲了某些重要历史事实,但当时我和那个时代的青少年一样,耳熟能详的都是“苏联老大哥”、“苏修”、“9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列宁在十月”等,对这本书似乎有种天生的亲近感。而且,就我当时的感觉,这本书写得高屋建瓴,文笔流畅,读来感觉颇好。
      翻开书本,普列汉诺夫、民粹派、圣彼得堡、芬兰、二月革命、临时政府、十月革命、列宁、托洛斯基这些人名、地名和事件像电影一样纷纷展现在我的眼前,让我爱不释卷,伴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而寂寞的傍晚。我当时读这本书,纯粹是为了消磨时光,没有什么冠冕的理由,所谓的读后感也挺另类。我首先因得到的小知识而沾沾自喜,常常问别人:你知道乌里扬诺夫是谁吗?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哪个是多数派,哪个是少数派?说来奇怪,该书当时最吸引我的,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前搞地下活动,建立“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后又被捕入狱,流放西伯利亚的一段经历。其中最让我痴迷的,并不仅仅是他与另一位革命者克鲁普斯卡娅相恋结婚的情节,更是他在暗无天日的沙俄时代为追求真理,探索革命道路而舍生忘死的精神和振臂一呼,从者云集的英雄气概。我尤其对列宁与战友或政敌论战的情节激动不已,认为这才是革命家应有的光彩。读到这些,我甚至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生不逢时”之感,觉得自己太不幸了,否则也能刀光剑影,气壮山河一番,何必在这里蹉跎荏苒,虚度光阴!这样读着,想着,忽然感到列宁那代人还是很幸运的,触犯了天条也不过是流放或驱逐。若是当时当地的中国,不立即枪毙也得“迫害致死”,绝不可能驱逐流放了事。而且,如果把我等“驱逐出境”,效果肯定恰恰相反,引来无数人效而仿之。
       在我农场的读书经历中,还有一本书令我难忘,那就是《马丁·伊登》。根据当时的感觉,那是一本描写个人奋斗的书。年轻的水手马丁.伊登体格健壮,胆略超人,还不乏机敏和智慧。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认识了一位来自上流社会的小姐罗丝。罗丝小姐的美貌和风度令他折服,罗丝小姐也为他的男子气所吸引。在罗丝面前他感到自己的粗俗,于是他开始读书。但罗丝不久就离他而去,原因很简单,他出身卑微。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他也认识到社会的不公,决心往上爬,做个上等人。他白天拼命干活,晚上进夜校,钻学问,写文章。最后,他成为一名作家,他成功了。罗丝小姐在文艺沙龙中又见到了他,想与他重温旧好。他似乎什么都有了,却感到自己病了,得了忧郁症。罗丝再也唤不起他的激情,连上层社会也失去了夕日的光辉。他于是重操旧业,成了水手,最后投身大海,了此一生。
      我首先的感触来自于马丁· 伊登赖以生存的社会背景。母庸讳言,我充满了羡慕。马丁·伊登在社会上的打拼和自学成才当然与他个人的努力和才能分不开,但一个社会如果完全封闭就不可能出现马丁·伊登。尽管小说尽情描绘了马丁·伊登所遭遇的各种困境,但这些困境显然主要来自于人的内心。他不会因为家庭出身而背上包袱,也不会为了讨好领导而一次次地写思想汇报。他也遇到社会偏见,但这种偏见最后还是对他的能力让步了。
      这本书也让我思考社会,思考人生。杰克·伦敦号称“美国无产阶级文学之父”,他对马丁·伊登个人道路悲剧性的描写既给我启示又让我困惑。他认为环境有时很难选择,但个人却应该振奋起来,正视现实,充实自己。这一点让我颇感亲切。我已“扎根农村”,却不知道如何生长。我感到现实中很多的荒谬和不公,却不具备贝多芬那种“扼住命运的喉咙”的气节。沮丧、悔恨时时涌上心头。我当时实际上已“进退两难”:上升的道路一条条堵死,自暴自弃也需要投入深渊的勇气和力量。“为自己活着吧”,马丁·伊登似乎这样告诉我。
      其实,作者在书中想表达的并不只是上面的意思。他认为人生好比登山,在山脚时只看到山势的巍峨和山顶的神秘,可到了山顶却体验到无名的孤独和无路可走的绝望。我当时就感到,这许是人生的大哲理,对我来说太奢侈了。我最向往的就是成功,成功地摆脱困境,成功地展现自己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至于成功之后,我想都不敢想。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