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世纪前,父母让我认识了一种叫仙桃草的植物。仙桃草是种奇妙的小草,身高离地不过四五寸,一蓬蓬生长在潮润的农田菜土旁,很容易被人当作一般野草。 之所以说仙桃草神奇,不仅仅因为她的植株有公母之分。农历四月春光明媚,仙桃草的区分便渐次显现,母类的身体上会长出一颗颗嫩绿的小圆果,愈接近端午节,小果实愈会一天天泛红,变成桃子那般的形状和颜色,让人不由自主联想到齐天大圣在天空御园大快朵颐。 美丽多情的仙桃草,在春风荡漾中扬起笑脸,暗示着人们别忘了扯取,让人们别怨嗔她个子太小。 说来令人难以置信,就在这一枚枚红红的小小果实里,竟孕育着一个个灵动的生命——一条条渐渐长大的幼虫。待到离端午不远的日子,小小的幼虫竟长出有力的翅膀,比小鸟还厉害,破壳而出时,腾空飞升,一下子飞得杳无踪影,不知是去了哪方佛山灵地,还是天涯海角。于是,因为端午节即将来临,竟有人臆断她这是在宣示自己屈子那般怀才不遇。 扪心自问:也许小小的仙桃草在流淌着来自地表的爱,复演着人世沧桑。说来你更难以置信,仙桃草具有治疗各种疾病,特别是那个年代令人谈虎色变几同宣判死刑的肺结核和胃病的神奇效应。亦可用于创口止血,如刀伤流血不止,撒上仙桃草研制的粉沫血流顿止。有病治病,无病养身。体弱者长期服用,可致强身健体面色红润。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小小仙桃草的神奇效应,在那一只只蛰伏的小虫子身上。虫子飞了,仙桃草则失去了疗病养生的效果。虫子没长成,亦无疗效。 因之,采扯仙桃草需要精心把握,采扯时须连根带叶。 在宝庆古城,采扯仙桃草,我家算是第一家。据说,这是父亲的师父峨眉山回乡老道人佘涤己所教。 即使在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岁月,年轻时贫寒出身的父母仍不忘几近义务悬壶济世。早早地将大铁锅刷洗干净,为煮烫仙桃草做好准备,因为仙桃草采扯回来后,如果不及时煮烫,虫子也会破壳飞走。常见父亲挥汗如雨,为方便使用,将煮过后的仙桃草烘晒,再研成粉末,用一个个玻璃瓶子装好。父母还广泛发动城郊姑母家附近村落的农户参加采扯,仿佛在做一件神圣的大事,受到佛祖的礼赞,兴奋得脸上溢出少见的红光。 父母还给我讲了这样一个远古的故事: 一位村姑因父母久病不起无钱医治,为尽孝心坚持不肯外嫁,父母为此眼睛都快哭瞎了。一天,经菩萨点化,姑娘家周围遍长了仙桃草,如法炮制服用后,父母病愈后竟恢复到年轻时的体力,姑娘更变得健康美丽肤若桃花,有了如意郎君。仙桃草因此得以命名。 采扯仙桃草时,父母往往带上我。知道了仙桃草制药的时效性的重要,我似乎得到启迪,亦在父母忘我劳动之际高唱南岳进香歌时神思飞扬,朗诵着一劝勉世人珍爱光阴的古诗: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心里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造福人们。 文革中去异乡插队时,沉疴缠身的我独居四周古坟凄凄的知青点,几近绝望,是母亲闻讯赶来,用米汤和开水服用仙桃草的法子,救出了我年轻的生命。 如今,钢筋水泥高楼大厦和环城公路,已将仙桃草们的身影撵挤得风过无痕。不觉间我到了父母那个年龄。每忆及文革前那段随父母采扯仙桃草,目睹父母向亲邻街坊广施神药的日子,心底便会升腾起一种对父母的万般追思之情,忆起少年时偶有对父母的不敬,便会当成不可赦免的罪恶,给自己狠狠抽几个耳光。 毕竟,随着十年动乱到来时的离乡背井,那是我不曾再有的与父母共同生活的岁月,相对而言,尽管也不乏困惑,却是多么美好! 我想:一生行善的父亲母亲,也许已位列仙班了吧…… 作者简介:湖南教育出版社2018年4月出版了中英文对照世纪大书《地球村的邵阳人》,龙国武是该书的第一副主编。该书主编、邵阳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李兰君特撰《知青编著龙国武》一文,尽显龙国武筚路蓝缕为知青文化研究奋斗奉献的一生;该书文化名人陈西川、李自健、吴人豪、岳楚渔的传记,皆出自于龙国武之手。 龙国武1949年出生,老三届知青,插队于湘西南绥宁县。幼受父亲启蒙,痴迷诗文,插队期间即进行诗歌创作,粉丝多多。 他是《邵阳知青回忆录》丛书编辑、《湖南知青纪念文集》主编、邵阳文库《知青史话》主编、邵阳市政协文史研究员。 作者母亲八十寿诞纪念照 他是《中国知青纪念文集》主编,该书分上下二集,封面设计为著名书画家刘人岛先生,序言撰写为著名作家梁晓声先生,2011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龙国武的事迹,散见于《中国文化报》《湖南日报》《潇湘晨报》。 龙国武是邵阳市知青文化研究会创建人。他几十年奋斗不倦开创性的文化成果,为邵阳市知青文化研究会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坚强的基础,具有深邃而发人深省的意义。 2019年3月1日,他又创建了由作家教授诗人书法家美术家和各类艺术大家组构的纯文化平台——《读书与写作群》,这个名人荟萃的文化团体生机勃勃,制作的气势磅礴的抗战美篇和抗洪美篇,弘扬了中华民族的光荣传承,声名远播,堪称民间文学艺术的夺目奇葩。 2020年5月,龙国武受聘为湘楚山地文学平台顾问。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