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往事 >

生为“忠”,死补孝——记上海知青徐伟刚

时间:2018-03-02来源:上海知青勐龙在线 作者:原云南东风农场上海知 点击:
刚儿啊,你怎么就这么走了呀。上海市普陀区光复西路2163弄XX号,苏州河畔的一户普通民宅内传出一阵阵号啕大哭声,一位84岁两眼几乎失明的老妈妈手捧着儿子临终前几天送给她的玉镯,不断叫着孩子的乳名,面对为儿子设立的灵堂,一遍又一遍抚摩着儿子的遗像。

刚儿啊……,你怎么就这么走了呀……。上海市普陀区光复西路2163弄XX号,苏州河畔的一户普通民宅内传出一阵阵号啕大哭声,一位84岁两眼几乎失明的老妈妈手捧着儿子临终前几天送给她的玉镯,不断叫着孩子的乳名,面对为儿子设立的灵堂,一遍又一遍抚摩着儿子的遗像。老妈妈的哭声已经嘶哑,死者的亲朋好友为之动容,也声泪俱下,心情非常沉重,因为这位老妈妈哭喊的刚儿,终年只有52岁。真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啊?!……。
2003年11月23日,上海西南的龙华殡仪馆内,这位死者安详地躺在灵柩的鲜花丛中,身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灵柩的两侧摆满了有关单位和个人送的花圈及花篮,吊唁大厅内已经挤满了从本市及外地赶来为死者送行的亲朋好友。从与死者来告别的队伍规模和规格来看,死者生前曾有一段不寻常的生活经历。他们当中有从云南昆明专程前来为死者主持追悼大会的省农业厅领导。有从上海、北京、重庆、昆明等地赶来为死者送行的“老知青”们。为了表达对死者的追思,他们不约而同前来与死者告别,为了却死者对其双目失明的老母亲的一片孝心,他们慷慨解囊,伸出友情援助的手,尽微薄之力,捐出了近叁万元人民币。有部分原农场返沪的老知青们,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有些甚至夫妻双双下岗,孩子正就读大学,生活还是十分拮据的,但他们闻讯后,都伸出援助之手,献出了他们的一份爱心。
死者是谁?他就是云南省农业厅原审计处处长,高级经济师,中国共产党党员徐伟刚同志。友人虽已逝世,但他留给人们过去曾经一起并肩战斗和生活的情景,仿佛历历在目,留在送别者难忘的记忆中。
一. 从上海知青到“小景谷”
回想起那过去特定的岁月……。“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是20世纪60年代末毛泽东主席发出的号召,生在上海,从小喝黄浦江水,在苏州河畔长大的徐伟刚,1968年12月21日唱着“东方红”打着背包与一群热血青年们,望着饱含泪水送别的亲人们,满怀豪情的离开了生他养他的亲人和家乡故土,踏上南去的列车,来到了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大勐龙——东风农场二分场八队。
徐伟刚身材矮小,那个年月徐伟刚家有兄弟姐妹7个,父母工资微薄,加上那个年代副食品供应匮乏,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供应,生活较艰苦,徐伟刚营养不良应该是其主要原因之一。但这种生活环境也使徐伟刚养成了不怕苦努力奋斗的坚强性格优良品质。为后来到边疆农场,适应生活打下良好基础。面对着一穷二白原始落后的生活环境,面对着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的现状,他没有退缩,没有彷徨,他下定决心,要与大家一起改造山河,改造祖国西南边陲农场的贫穷落后面貌。从他来到农场的第一天起,就投入到垦荒地、建胶林的战斗中。
他同当地的农场老战士“景谷”老乡一样卷起裤腿、赤着双脚,不怕蚊虫及山蚂蚁和蚂蝗吸血叮咬。肩扛锄头和砍刀,积极带头垦荒、开山放炮、挖梯田、挖胶穴,栽培橡胶树苗。休息时间还积极参加连队基本建设,建草房、挖渔塘、开菜地、搭猪棚、打草排、垒土坯。他样样冲在前干在前,从不叫苦怕累,脸晒黑了,手磨起了血泡,后来血泡上又长起了老茧,他从不吭一声,他那矮小的身体,加之晒得黑黝黝的皮肤和面庞,与当地人没有什么区别。
来农场的老乡既佩服他的实干精神,似乎又看到他与第二故乡溶为一体,就给他起了个雅号“小景谷”寓意是他与当地老乡没有两样。平时大家亲切地称呼他“小景谷”他也很乐意接受。就这样,“小景谷”就在农场叫开了,只要提到“小景谷”人们就知道他就是徐伟刚。徐伟刚生前曾说过“我从徐伟刚到‘小景谷’是大家对我扎根云南第二故乡的认可”。
“小景谷”的名气渐渐大起来了。就在这时候徐伟刚累得病倒了,经农场医院诊断为急性肝炎,但徐伟刚藏起病史证明,瞒着农场领导,继续战斗在生产第一线。那个年代提出的口号就是:“小病大干,大病小干,没病拼命干。”由于没有及时治疗,加之农场医疗条件有限,拖成慢性肝炎。
二. 扎根边疆,一生奉献
农场各级领导看到了徐伟刚的出色工作表现,也早就注意到这个身材矮小且瘦弱的“小景谷”是一棵好苗苗。干起活来他有使不完的劲,交给他任何工作任务,他就似拼命三郎,都能及时完成。根据他各方面要求进步的表现,党组织也适时关注和培养他,徐伟刚也积极靠拢党组织并向党提出书面申请,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接受党组织对他的考验。经连队党支部认真考察和研究,同意接受徐伟刚的入党申请,1970年1月经报营部党委批准吸收徐伟刚为中共正式党员。此时的他,已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他立志为西双版纳的橡胶事业,为西双版纳的这颗绿色明珠贡献自己的青春。
1970年2月徐伟刚被党组织提任为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二团二营十连付指导员,同年5月调任西双版纳州民族贸易公司工作。1971年7月徐伟刚又回到兵团一师二团工作,历任付指导员、指导员、团政治处保卫干事等职。提起徐伟刚担任团政治处保卫干事期间,曾率领专案组为及时破获一师二团十四营团伙盗窃大案立下大功。当时一些不法分子大肆盗窃财务银箱、仓库、商店、以及偷盗知青的生活用品等。弄得十四营人心惶惶。徐伟刚接到任务后,心情沉重,他深知肩上的重任,为尽早破案,他日以继夜的工作,下定决心侦破此案。走访每一个受害人和知情人,做了大量的调查取证,慎密侦察,并及时向西双版纳州公安部门和团部领导汇报,取得了有关领导支持后,进一步深入发动群众提供破案线索,不久这起案件就有了进展,很快破获了这起团伙盗撬连环大案。犯罪分子纷纷落网,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案件的及时破获为稳定人心,为农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徐伟刚热爱党,热爱农场,他心里装着群众,作风朴素,为人正直,待人诚恳,清正廉洁,工作努力,深得组织上和群众的信任好评。受到广大知青的爱戴和尊敬。因此,1974年7月徐伟刚奉调云南省农业委员会工作。改革开放后,给徐伟刚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更广阔的空间和机遇。1983年7月他调任云南省农牧渔业厅农情科工作,1985年2月在云南省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工作,历任科长、付站长等职。云南省领导对徐伟刚的敬业精神很赏识,曾让他到红河州燕山县、陆良县、米勒县等贫困县挂职锻炼,分工扶贫解困工作,徐伟刚与当地干部群众心心相印,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在他的亲自献计献策谋划下,创办了全省闻名的陆良县养蚕贸易市场,给陆良人民带去了无限的商机,提高了全县人民的生活水平,至今陆良县人民还念念不忘徐伟刚给他们带去的养蚕经济支柱产业的“金点子”。徐伟刚在米勒县挂职期间,创办了全省闻名的烟草贸易市场,也给当地人民群众提高生活水平出谋划策。该县的老县长曾对家人说“米勒县的今天,真该好好谢谢省农业厅那位下来挂职工作的‘上海人’”。徐伟刚脚踏实地为贫困县脱贫工作尽了全部心血,也为县委和省政府领导交出了一份合格满意答卷。之后的1996年10月徐伟刚又调任云南省农业厅审计处处长等职,徐伟刚深知每当组织上对自己职务的升迁调任,都是党对自己的信任和重托,自己绝不能辜负党的期望,尤其是在挂职担任贫困县领导的过程中,云南边远山区贫穷的面貌和山区人民群众对他的期望,他历历在目,一县之长,全县老百姓真是把他当成摆脱贫困的“县太爷”。他经常问自己“我为全县人民做了些什么?”脱贫解困是徐伟刚对全县人民摆在议事日程中的头等大事,但他也深深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源自于那个特定年代,没有能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因此,他如饥似渴似海绵吸水边工作边学习,他由原来的初中文化自学文化科学知识达到了大专文化,并取得了大专文凭,根据他的工作能力和业绩,云南省农业厅对徐伟刚这棵好苗子加以重点培养,特选送到中央党校和中央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习深造,提高他的政治理论和经济管理工作水平,为今后更好的委以重任创造条件。期间,徐伟刚还被省农业厅评为高级经济师职称。徐伟刚也在云南这个第二故乡,用自己的热血和青春默默奉献,辛勤地耕耘着。尤其是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和改革开放精神激励徐伟刚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努力把云南建设好。他也深知云南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是全国贫困省之一,而且农业在云南比例很大,乡镇企业发展也比较缓慢,广大农村脱贫致富存在许多实际困难,但这一切,徐伟刚没有被吓倒,中国共产党人是带领人民群众走上致富路的主心骨,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导下,他密切联系群众,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和勤劳的双手,满腔热情的谱写一曲云南的明天。为云南农村的富庶,为云南人民过上好日子奔小康绘制最新最美的蓝图。不幸的是,病魔已悄悄地向他袭来,他心里感到沉甸甸的,因为他为云南人民脱贫致富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然而他慢慢地倒下了。
三. 顽强抗争,临终尽孝
“徐伟刚”怎么啦?!多少年来他始终没有割断过去所有关心他,爱护他的老领导、老战友、老知青的联系,即便返城高潮,绝大多数曾经一起朝夕相处的原农场领导和老知青的分别返回上海、北京、重庆、昆明等城市中,他都寄与美好的祝愿“天各一方,事业同在,友情同在。”生病对徐伟刚这个有坚强意志的人来说,早期尚不在乎,岂不知由于他因工作繁忙,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丧失了许多本该早点住院检查治疗,早日控制病情的机会。终使病情恶化。经在上海工作的原农场老知青领导蔡家顺和钱建民同志及患难与共的战友们为他四处联系各大医院专家会诊,最后,都作出明确诊断为晚期肝癌。恶讯传来后,在云南和上海的老知青们紧急动员起来,为挽救徐伟刚和延长他的生命伸出了援助的手。云南省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及尚在云南有关领导岗位上工作的上海老知青们,为徐伟刚转院至上海治疗一事全力相助。经有关领导同意,作为特殊决定“同意转往上海医院进行治疗,尽一切可能挽救徐伟刚的生命。”而在上海的老知青则分别做好接待徐伟刚返沪治病的各项准备工作,有联系医院病床的,有准备车辆到机场迎接的,有筹资集款的。总之,真正做到了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不管需要什么,做到招之即来。2003年8月23日徐伟刚返回上海住进中山医院。在住院期间,有一位老知青战友章根海(老无锡)同志得知徐伟刚患重病住院的讯息后,每周去医院为减轻徐伟刚病痛,帮他做全身推拿按摩,还特地为徐伟刚烧上一份可口的特色菜。每次做完按摩后,徐伟刚都感到很舒适,但这位老战士已经是气喘吁吁的全身是汗。更让人感动的是没人知道这位老战友也是身患肾衰竭重病已十多年了,每周去医院是做血透的。可见战友情深的含义是无法用语言来表答的,类似这样为抢救徐伟刚的感人事例还有很多很多……。所有这些,大家都抱着同一愿望,尽力挽救徐伟刚的生命,希望他能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徐伟刚在病重最后的日子里,从中山医院又转至空军455医院进行保守治疗。他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感谢与他曾朝夕相处并肩一同工作、学习过的领导、同事、战友、同学以及老部下等对自己患病后的真诚帮助,他觉得用语言已无法形容这种同志情、战友情。他严重的病情自己也意识到活着的时间已许可能不会太长了。过去的岁月和时光,像放电影般的在他脑海里时隐时现。因工作和生活需要,他在异乡与上海川沙赴滇支内老职工的子女王云仙相爱成亲喜结良缘,并有了女儿徐瑾这爱情的结晶,温馨的家对他带来了欢乐,对他的工作提供了力量源泉。他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女儿的身上,寄希望女儿能完成进大学深造,延续他未尽的学业与事业。数次肝昏迷醒来后,使他放不下心的是女儿的将来……。“
人非草木,熟能无情?”其实埋藏在他心底的还有对他老母亲的深深思念,只是因工作的需要、事业的追求及路途的遥远,不能及时照顾和孝敬她老人家,因老母亲生养子女较多,一生含辛如苦,把一群孩子拉扯大,如今老母亲年事已高80多岁,没有报答完长辈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常言道:“忠孝不能两全”。事业与母子情长,徐伟刚对此感触颇深,他对老母亲只有深深的愧疚。病情恶化,医院已开出病危通知单,家里亲人商量后并征求他的意见,想让老母亲来医院探视他,但他不愿意,他是不想让84岁的老母亲为他难过和担忧啊?其实在他生病期间,在离开云南返沪治病之前,一种为报答老母亲养育之恩的眷恋之情油然而升,此时,他要完成一个心愿,他要将他离开昆明时特意购买的一只玉镯给老母亲亲自戴上手腕。以表示做儿子没有尽到自己一份孝心的歉意。在征得医院医务人员同意后,徐伟刚决定回家一次,高危病人的行走是可想而知的,况且,他身上还挂着一只为他引流手术的塑料袋,行走对正常人太容易了,但是徐伟刚此次行走绝非易事,他的这一举动深深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徐伟刚每走一步都是与生命在抗争,在老知青孟恒华亲自开车和王光珠等亲朋好友的搀扶下,坐上了回家的轿车,此时,他已无力说话,严重肝腹水隆起的腹部使他呼吸都感到困难。在家人和老知青朋友们的搀扶下,他的惊人毅力,顽强的意志,艰难缓慢地走进家门,此时此刻母子团聚,使母子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坚强的老母亲轻轻抚摩着儿子的身体,为不使儿子难过,强打精神,强装笑脸,叫着儿子的乳名。妹妹们赶紧扶哥哥坐上特意为他准备的椅子上,徐伟刚坐下后,急切地指着自己的茄克衫上衣口袋,示意妻子把自己珍藏送给老母亲的玉镯拿出来,戴到母亲手腕上,由于老人的手有些僵硬一时戴不上去,后来尽管妹妹用热水给母亲敷,妻子用肥皂水抹,希望通过滑性给老人戴上,但,老人的手腕不灵活,他希望亲眼看到能把玉镯戴到母亲手上,这是儿子临终对母亲的尽孝啊!最终未能如愿。这时,大家都不住地安慰他,找出种种理由解释着,以后一定想办法戴上。此时徐伟刚已不能言语,沉默是最好的交流。徐伟刚临终尽孝给老母亲戴上玉镯的一幕,深深地印记在大家的脑海中。尽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的文明象征和精髓之一所在。徐伟刚虽然没有朝朝暮暮与老人母子情长,此时此刻徐伟刚的母亲也一定为有这样一个儿子而倍感自豪和骄傲。
徐伟刚同志平凡的工作生活,虽然是在特定的时代,但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当时生活上困难并没有动摇他立志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坚强决心和信念,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别再受穷”他是这样说的,也是在一直努力履行自己的诺言,他忘我的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徐伟刚身上具有中华民族儿女的优良品质,虽然他离我们大家而去,但他的勤奋刻苦,廉洁奉公,好学上进,并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勤勤恳恳地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品质永远值得大家学习。
西双版纳的茂密胶林在鸣咽,人们在悲痛中追思,徐伟刚将永远作为这群当年在云南省西双版纳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二团的所有创业者中的一员,铭记在当年并肩战斗、共同生活的知青们的记忆中。
附记:写这篇文章,一是为有这样一位过去曾与之共同战斗过的战友而感到自豪;二是借此文感谢所有在徐伟刚病重到逝世期间伸出援助之手给予真情帮助的“知青”们;由于参与援助人员较多,感人的事例也较多,文章篇幅有限,在此不一一举名致谢,请谅解。三是每当回忆那特定的年代,心中油然而起的种种感想,如今我们大家都已过天命之年,在帮助徐伟刚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要精诚团结、发扬互助友爱精神,珍惜友情,相互激励和共勉。在改革开放,振兴中华奔小康,求发展的道路中携手前进,共创美好的未来。最后,感谢老知青王光珠女士提供陪同徐伟刚回家送玉镯给母亲的现场情节。

2004年9月18日
来源:上海知青勐龙在线
欢迎知青朋友来稿,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