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往事 >

三河激战淬火种 五羊兰圃寄深情(2)

时间:2016-11-30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汤凯锋 罗斌豪等 点击:
----客籍人朱德关注广东外贸城乡发展群众生活 1959年1月19日至2月27日到广州、从化、江门、新兴、台山等地视察,强调要年年增加生产,年年节约,年年改善人民生活。期间,视察广州水泥厂。 2月25日在中共广东省第一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讲话。 1963年1月1

----“客籍人”朱德关注广东外贸城乡发展群众生活
1959年1月19日至2月27日到广州、从化、江门、新兴、台山等地视察,强调要年年增加生产,年年节约,年年改善人民生活。期间,视察广州水泥厂。

2月25日在中共广东省第一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讲话。

1963年1月1日至28日到广州、从化、海南、湛江、韶关等地视察。期间,去雷州视察青年运河水利工程。

      南下广东考察
      提出要发扬广东优势,推动经济发展
 
      1957年初,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的朱德南下广东考察。随后,他与参加广东省委第四次扩大会议的全体同志和省、广州市直属机关干部会面,并作了重要指示。他着重谈了广东的生产、出口等问题,并根据广东的省情和地方特点,提出要发扬广东优势,发展广东经济。
 
      对广东出口问题,朱德说:“广东是一个很重要的出口,同时经香港转口,这对同世界各国通商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口岸。因此,广东的生产运动,就我个人的想法,应该从保证出口方面着手。”
 
      朱德指出,广东的条件很好,生产发展很快,但海南岛的经济现在还没有完全恢复,交通很不便利,很多港口还没有船来往,很多东西还要用人来挑,这是配合不上大出口的条件的,一定要把交通运输搞好。
 
      朱德还指出,广东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山区同平原的生产发展不平衡,人民生活状况也不平衡,如果要把山区、平原的产量平均起来计算,很多指标都要扯垮,计划就靠不住,山区又很多,平原却不多,平原可以达到“千斤亩”,而山区每亩产量如果连100斤也达不到,那是值得特别注意的。
 
      羊城一隅,兰圃清幽。广州兰圃,是我国岭南唯一一座以栽培和观赏兰花为主题的公园,坐落于广州市繁华的解放北路,东临越秀公园。兰圃见证了朱德对兰花的钟爱,及对出口创汇的关心。
 
      1957年2月,朱德经海南来到广州,听说有一个专门培植兰花的兰圃,要求马上参观。负责接待的广东省委副秘书长关相生马上致电广州市副市长林西,安排做好迎接并作介绍。“有多少品种?各个品种来自何地?有无出口……”据关相生回忆,在参观过程中,朱德细说兰花的好处,“除可以为人观赏外,还可以出口为国家创汇。”他希望兰圃办得更好。
 
      关相生曾4次接待陪同朱德参观兰圃。1961年3月3日,朱德再次参观越秀公园,题写《游越秀公园》诗一首,抒发钟爱兰花的情结。这首诗被镌刻在兰圃内:“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视察雷州青年运河
      连声称赞:“名不虚传,果然壮观”
 
      朱德很关心广东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1959年1月19日至2月27日,朱德到广州、从化、江门、新兴、台山等地视察,强调要年年增加生产,年年节约,年年改善人民生活。
 
      期间,2月20日,朱德视察台山时,要求各级领导要关心归侨和侨眷的生活,切实保障华侨利益,保护和争取侨汇,欢迎华侨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2月25日,在中共广东省第一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发表讲话,朱德再次强调指出:生产增长,社员的生活水平也要逐步提高,饭一定要吃饱、吃好,在广东这样富的地方,无论如何是不能饿肚子的。
 
      朱德十分重视兴修水利促进广东农业生产发展。他在1957年初视察广东时指出,广东的雨水不算少,可是修的水利还不够多,如果把水利修好,每亩田都能解决灌溉问题,一年种三造就不大成问题。雷州半岛曾因干旱,阻碍生产发展,影响群众生活。1958年10月,雷州青年运河开建,各地民工纷纷进入工地,经5万军民14个月奋战,封江筑坝37座,成功截拦九洲江,建成鹤地水库。随后,民工转战开挖运河。1960年5月,总干渠终于建成通水,清水流进干旱的雷州大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得到很大解决。
 
      1963年,时已77岁高龄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再次莅临湛江,视察雷州青年运河水利工程和湛江填海工程。他沿着台阶,登上大渡槽,一手叉腰,一手拄着拐杖,连声称赞:“名不虚传,果然壮观!”
 
      朱德详细了解青年运河的建设、供水、灌溉等情况,关心民工能否吃饱饭。当听到当地干部汇报经过几年的国民经济调整,当地经济形势好转之后,他一再强调:“一定要让群众吃饱!”
 
      一江清流,两岸稻香。50多年来,雷州青年运河奔流不息,默默灌溉着湛江100多万亩农田。
 
      珍贵记忆
      全国政协委员、朱德外孙刘建将军:
      接班不接官,做事要认真
 
      1953年夏天,朱德的女儿朱敏从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返回祖国。不久,刘建出生。为了让朱敏专心工作,朱德决定把刘建留在身边抚养,直至东北建设兵团参军,刘建在爷爷身边生活了15年。“要接班,不要接官”、“决不允许搞特殊化”、“做事要认真”……刘建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是爷爷给他们留下来的最重要的财富。
 
      朱敏是朱德唯一的女儿,刘建是外孙。但朱德认为,那种里外之分是封建的旧观念,新社会应该有所改变。“他认为我们都是他的亲孙子,没有孙子和外孙之别,一直让我们叫他‘爷爷’。”刘建回忆说,过去,曾有人让他叫朱德“姥爷”,但朱德说:“我不是‘老爷’,封建旧社会的地主老财才叫‘老爷’。”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勤俭建国家,永久是真言。”朱德曾写过一首有关勤俭的诗,并以此教育后人。“从小他就教育我们要学会勤俭和艰苦朴素。”刘建说,他也用这首诗教育儿子,要当普通人、过普通生活,勤俭节约。
 
      刘建告诉记者,除了勤俭和艰苦朴素外,朱德留给家人的精神财富,集中反映在他曾说过的三句话上。
 
      一是“要接班,不要接官”。据刘建回忆,朱德要求子孙,“干工作不要挑挑拣拣,干什么都是为人民服务;不管干什么都要安心工作,干哪一行就要把哪一行干好”。
刘建曾记得,他参军后,穿着新军装去看望爷爷时,老人家像对一个新兵一样,严肃地对他说:“到部队后,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不要在别人面前摆架子,不要当‘兵油子’。”
 
      刘建的弟弟刘康被分配到工厂工作,朱德高兴地对他说:“当工人好,就是要当工人、农民,人类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创造财富,才有饭吃,不要想当官,要当普通劳动者。”朱德还特意问刘建的另一个弟弟刘武:“你长大了去当农民,好不好?农业重要啊!”
 
      工农兵全问到了,朱德又语重心长地对子孙们说:“你们要接班,不要接官,接班就是接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本领。现在还有这样的人,只想着自己的名誉、地位,这样的人早晚要被人民打倒。”
 
      二是“绝不允许搞特殊化”。朱德对作风要求非常严格,刘建清晰地记得,1972年,爷爷的一位秘书受人之托,以给老人家亲属购表的名义,向军委办公厅申请购买10块“莺歌”手表,虽按价格付款,但要求免除工业券。当时,这种原装进口手表是重点内控商品,市场根本见不到,价格是187元一只,同时需要70张工业券。
 
      军办接到电话后,只按价格收钱并免除了所有工业券,同时将手表送到家中。朱德知道后,非常生气,将拐棍杵得地面“噔”“噔”响,说:“我戴的是国产表,质量很好,不需要更换,我身边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共产党员首先不能欺骗组织,必须遵守组织纪律,绝不允许搞特殊化,以我的名义向组织要东西。”最后,朱德责成这位秘书做出深刻检查。为了让他吸取教训,警示他人,朱德果断决定将表和人都退了回去,并重新选了秘书。
 
      三是“做事要认真”。“在爷爷身边,至今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刘建说,自己上小学三年级时,有一次考试数学成绩不及格,只得了59分。当爷爷问他考试成绩时,他的回答是:“只差一分就及格了。”朱德听到后很不满意,对刘建说:“学习是为了走向社会,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是需要知识和人才的。你这个态度不对,看来你没用心在学习上。你现在不认真,将来办什么事都大大咧咧的,就会变成一个废人。”
 
      专家视角
      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员叶文益:
      不畏强敌不怕牺牲,求索革命正确道路
 
      南方日报:朱德率领八一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的过程中,经历了诸多困难,在部队生死存亡的时刻,朱德彰显了老一辈革命家的信念和担当,请问他的信念源自哪里?
 
      叶文益:南昌起义后,面对诸多不利局面,朱德以非凡的胆识和勇气,率领起义军摆脱险境,凝聚共识,稳定军心。他这种坚定的革命信念,源于他早年对中国革命的深刻认识,及对国家和民族的担当。1908年,风雨飘摇的时代,朱德决心去云南加入讲武堂。随后几年,几经辛亥革命、云南起义、护国运动等失败的教训后,朱德对拯救国家和民族的信念,愈加坚定;对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的道路,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那就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所以,在革命处于十分低潮、危险的时候,朱德果断站了出来,说自己有责任保存八一起义军这支革命队伍,把革命进行到底。
 
      南方日报:从南昌起义到三河坝战役,到茂芝作出“保持革命力量,穿山西进,直奔湘南”的决策,再到穿山西进,在粤北开展武装斗争,朱德在广东的这段革命历程,最重要的意义在哪里?
 
      叶文益: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求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尤其是三河坝战役,朱德率领起义军不畏强敌,不怕流血牺牲,可歌可泣,是起义军和当地农军共同抗击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光辉范例。三河坝战役提振了大埔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坚持革命斗争的信心,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奋起反击斗志,撒播了革命的火种,对大埔及周边的革命和武装斗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三河坝战役之后,朱德总结起义军南下失利的教训,悟出了一些适应部队生存与发展的新对策,如改变过去占大城市的想法,提出发动民众,武装民众,开展武装斗争,搞武装割据,创造根据地;又如部队由过去的打正规战变为打游击战;在战术上,由打大仗改为打小仗,灵活机动。
 
      三河坝战役是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军,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求索中国革命道路的重要转折点,从而开始了继秋收起义后,由城市转向农村革命道路的探索与实践。
 
      朱德对此也深有体会。他曾总结道:“起义军南下途中,右翼支队由我率领,在三河坝虽然失败,但没有完全打垮。我们由福建退至江西,开始被迫上山,被迫进行游击战争。这有一个好处,从此以后即开始转入正确的方向——游击战的方向,不是采取过去占大城市的办法,而是实事求是,与群众结合,发动群众起义,创造革命根据地。战术也变了,有把握的仗就打,没有把握的仗就‘游’。”
 
      南方日报: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先后十多次来广东,他主要关心广东哪些问题?对广东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叶文益: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先后十多次来广东,主要是调研、开会等。其中,朱德最为关心的,就是广东的生产发展和群众生活,他多次在考察中提出,广东要利用优势条件,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发展特色经济,加快生产发展,扩大对外出口,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
 
      朱德十分重视出口,并根据广东实际,提出了加大农产品出口等意见。朱德喜欢兰花,对广州的兰圃有很深的感情,兰圃其实也寄托着他对广东发展的关心,他在观看兰花圃时曾专门提到,不要小看兰花,兰花可以出口;要广种兰花,多赚外汇。这些都有力推动了广东与世界的经济联系,通过出口创汇,为国家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朱德在广东
 
      1927年9月下旬八一南昌起义后,起义军南下广东,起义军第十一军第二十五师、第九军军官教育团在朱德率领下,奔赴大埔三河坝,阻击尾追之敌。
 
      10月1日三河坝战役打响。至3日,与国民党军队浴血奋战三昼夜,朱德等人经研究决定,撤出战斗。
 
      10月7日在饶平茂芝召开干部会议,决定保存这支部队,沿闽粤赣湘边界隐蔽前进,寻找立足点。
 
      1928年1月上旬国民党发觉朱德部队隐蔽在范石生部,要范解除其武装,并逮捕朱德。朱德率部队以“野外演习”为名,撤出犁铺头北上。
 
      1954年3月3日至31日先后视察广州燕塘农场橡胶园、黄埔港、珠江口、广东造纸厂、广东机械厂、西村水泥厂以及佛山等地。
 
      1957年1月16日至2月13日到海南、湛江、广州、从化视察,并于2月12日在省委第四次扩大会议上讲话。
 
      1959年1月19日至2月27日到广州、从化、江门、新兴、台山等地视察,强调要年年增加生产,年年节约,年年改善人民生活。期间,视察广州水泥厂。
 
      2月25日在中共广东省第一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讲话。
 
      1961年3月10日至13日出席在广州召开的中南地区省委第一书记会议。会议讨论农村工作。

      3月14日至23日出席中共中央在广州召开的工作会议。
 
      1962年12月30日抵达广州。31日,听取正在广州的原驻苏联大使刘晓汇报苏联的情况。
 
      1963年1月1日至28日到广州、从化、海南、湛江、韶关等地视察。期间,去雷州视察青年运河水利工程。
 
      1964年2月6日至3月3日到广州、从化视察。先后参观华南植物园、燕塘农场、黄埔港、流溪河水库、珠江造纸厂。
 
      参考文献:
 
      1.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历届代表大会及全会文献汇编》第一卷。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朱德年谱》,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