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籍人”朱德关注广东外贸城乡发展群众生活 1959年2月21日,朱德(右四)到江门甘蔗化工厂视察工作。 1927年10月5日,朱德率军抵达饶平茂芝。指挥部设在全德学校,并在这里召开重要的军事会议。 兰圃一角。朱德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多次广东之行中,几乎每次都有和兰花相会的踪影。 如今的三河坝。1927年10月初,朱德率领起义军在此阻击尾追之敌,三河坝战役爆发。 江水滔滔,大浪淘沙。站在大埔县三河坝战役纪念馆前眺望:远处,北面的汀江,直流而下;西南面的梅江,奔流不息;三江汇合处,韩江滚滚南去;近处,一座高15米、宽4米的烈士纪念碑静静伫立在笔枝尾山,“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朱德亲笔书写的15个正楷鎏金大字,苍劲有力,浑厚凝重,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格外耀眼。 涛声依旧,枪声激越。89年前,三河坝战役在此打响,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一部与国民党军队浴血奋战三昼夜,掩护起义军主力挺进潮汕,同时保存了我军有生力量,奠定“井冈山会师”的基础。 撤离三河坝,朱德率领部队来到饶平茂芝(今饶平县上饶镇),与部分失散的主力部队会合。在革命遭受重创的危急时刻,一场重要的“茂芝会议”在全德学校召开,会议果断作出“保持革命力量,穿山西进,直奔湘南”的战略决策。随后,朱德率领部队,在闽粤赣湘边的夹缝中腾挪转移,寻找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1928年4月,朱德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革命火种和湘南起义农军1万余人,与毛泽东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合编成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称红四军)。星星之火开启了燎原的征程。 朱德对广东感情深厚。他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曾说,他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到四川仪陇县马鞍场;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先后十余次来广东。他心系广东人民的生产生活,多次强调要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关心广东出口创汇和群众生活。 南粤足迹 独立指挥三河坝战役 “没有三河坝战役,便没有井冈山会师” 1927年4月12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上海乃至全国各地大批革命群众和共产党人相继惨遭杀害,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受严重打击。为挽救革命,同年8月1日,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武装力量,举行了轰轰烈烈的“南昌起义”。 起义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反扑。8月3日,起义军撤离南昌,南下广东。部队进入福建长汀后,对入粤作出分兵决策部署:叶(挺)、贺(龙)部往潮汕、海陆丰建立工农政权;朱德率第十一军第二十五师及第九军军官教育团,驻大埔三河坝,阻击尾追之敌,掩护主力南下。 三河坝位于梅江、汀江、韩江汇合口,中心点叫汇城。对岸,一座高耸的笔枝尾山,形如鱼尾,山势险要,可攻可守,有一山镇三江之势。 “这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得此控闽赣,失此失潮汕’之称。”2016年5月14日,站在笔枝尾山上,望着三江汇合口,大埔县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余敏感慨地说。 1927年9月18日,起义军进入埔城(茶阳)后,执行分兵决策。时为第九军副军长的朱德,率领第二十五师师长周士第、党代表李硕勋等约3000人,奔赴三河坝,阻击敌人。 此时,两广军阀正策划反革命阴谋,钱大钧率领的3个师2个团约2万人,集结于梅县、松口,准备进攻三河坝,企图切断起义军后路,与粤军陈济棠、桂系黄绍竑率领的部队联合,对南下的起义军形成“围剿”之势。 大敌当前,不容有失。“朱德在韩江边上仔细观察地形后指出,如果我军坚守汇城,会形成背水作战的局势,这是兵家大忌。”余敏说,为此,朱德与军官们决定,连夜东渡韩江到东文部,抢占笔枝尾山、龙虎坑、石子笃、大麻、连塘一带有利地形,构筑工事。 敌人至汇城后,不敢贸然渡江,在西岸挖战壕,隔江对峙。10月1日下午,枪声响起,敌军发动进攻,并于半夜偷渡。在滩头阵地严阵以待的起义军,遵照朱德“半渡而击”的指示,集中火力,击沉敌人大部分船只。 2日,敌军又从松口抢来数十条民船,抢渡韩江,但均被我军打退。 3日拂晓,江面浓雾弥漫。敌人利用浓雾,在火力掩护下,兵分多路强行渡江,对起义军形成夹击之势。在激战中,起义军伤亡较大。当晚,朱德指出,经过三天三夜的顽强阻击,杀伤大量敌人,掩护主力进军潮汕的任务已完成;为保存实力,立即撤离战斗。 起义军第二十五师75团第3营奉命留守笔枝尾山,掩护部队转移。蔡晴川营长率领第3营迎来了三河坝最惨烈的一战。1万多敌人包围阵地,起义军打完最后一颗子弹,跳出战壕,与敌人肉搏。最终,全营200多名勇士壮烈牺牲。 整个三河坝战役,起义军共毙敌1000多人,我军也有1000多人英勇牺牲。“当年的战斗异常激烈,1963年建碑时,从山头挖出的烈士骸骨装了满满4个大水缸。”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陵园管理所所长廖源华告诉记者,1974年,纪念碑建围栏时,在当年的阵地上,还挖掘出新的骸骨,不少烈士手里紧握着枪。 “这场战役是朱德独立指挥的。”余敏认为,三河坝战役体现了朱德杰出的军事领导才能,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 曾参加南昌起义的肖克将军对三河坝战役曾这样评述:“没有三河坝战役,便没有井冈山会师。” 危急时刻召开茂芝会议 稳定军心作出正确决策,保存中国革命火种 离开三河坝,沿着省道S221线,穿过大埔县百侯等镇,往潮州饶平行进,山路蜿蜒,丛林茂密。在上饶镇,一座具有古民居特色的全德学校,格外引人注目。 1927年10月4日,经过三河坝激战,朱德率领部队沿着这条路线,“次第掩护,逐步撤退”,准备到潮汕与主力部队会合。 此时,他们不知道,在潮汕的主力部队已经失利。“三河坝战役进行的时候,我们还不知潮汕已经失守,起义军主力已经失败。我们当时认为守住了这个地区对主力作战有利……于是决定退出战斗,拟经百侯圩、饶平到潮汕与主力军会合。”第二十五师师长周士第后来回忆。 10月5日,经过日夜兼程,朱德率领的起义军到达饶平茂芝。然而,不好的消息很快传来。6日,从潮汕撤退过来的200多名起义军来到茂芝,周邦采、毛泽覃、杨至成、粟裕等人,立即把起义军主力在揭阳和汤坑一带失败、潮汕失守、部队被打散等情况,向朱德等人作了汇报。 此时,驻扎在茂芝的起义军处境极其危险。外部,是集结于潮汕和三河坝地区的国民党反动军队5个多师共3万多人,正形成合围之势,企图扑灭革命火种;内部,是部队与中央及前敌委员会失去联系,士气低落,军心不稳。 部队向哪走?路在何方? 关键时刻,朱德以非凡的革命胆略和求实精神,召开了一场有20多位团以上干部参加的军事会议。“我是共产党员,潮汕和三河坝战斗虽然失利了,但我有责任把八一起义军的革命种子保存下来,我也有责任把大家统率起来,一道把革命干到底!”据参会者回忆,朱德的发言沉着坚定。 经过激烈讨论,会议否决了一些人关于解散队伍的提议。他们认为反革命军阀部队已经云集周围,随时都可能向我军扑来,我军必须尽快离开,甩开敌人重兵,摆脱险恶处境,否则将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朱德总结大家的意见,认为要保存革命火种,就要找到一块既隐蔽又有群众基础的立足点。湘粤赣边界地区,是敌人兵力最薄弱的地方,是个“三不管”地带,这一带农民运动发动早,支援北伐得力。因此,他作出“穿山西进,直奔湘南”的重要战略决策。 “当时,各方讨论很激烈,革命处于低潮期,有些人提出解散队伍。”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员叶文益认为,茂芝会议虽规模小、时间短,但却是南昌起义军的一个重要转折。 据粟裕回忆:“虽然下面的部队绝大部分都不是他(朱德)的老部队,领导起来有困难,但在此千钧一发之际,他分析了当前的敌我情况,作出了正确的决策。” 如今,在上饶镇康东村西北部,一条长约2.5公里、宽1.5米、共3000余石阶的麒麟岭古道,盘山而上,保存完好。历史上,这是通往柏嵩关的第一个隘口,也是往返福建和平县的交通要道。1927年10月7日下午,茂芝会议结束后,朱德率领起义军2000余人,从这条古道隐蔽北上,开始了在闽粤赣湘边上的大转移。 穿山西进夹缝转移 一路发动农民斗争,助燃革命火焰 在部队转移的路上,敌人追兵不断,一路充满艰辛曲折。此间,朱德率领起义军经福建和平,折回大埔埔北,再北上永定、上杭,经武平进入江西,又转入粤北,最后才北上湘南。 在转移的过程中,朱德、陈毅对部队进行“赣南三整”(天心圩整顿、大庾整编、上堡整训),起义军的战斗力得到提升。但供养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1927年11月上旬,部队来到江西崇义县上堡,已近隆冬,士兵们仍穿着南昌起义时的单衣、短裤,十分破烂,粮食无着落,枪支弹药缺乏。 此时,驻湘南的国民党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派人送信,希望同朱德合作,联合反蒋。范石生与朱德同为云南讲武堂同学,一起参加过辛亥革命,同蒋介石有深刻矛盾,同我党保持着统一战线关系。 经谈判达成协议,起义军改用范石生第十六军47师140团的番号,朱德化名王楷,任47师副师长兼140团团长。起义军获发2个月薪饷,补充一批枪支弹药和被服。 1927年12月,朱德率南昌起义军一部从湘南进入粤北。“一路上,朱德率领起义军坚持发动农民土地革命斗争,助燃革命火焰。”叶文益说。 在仁化董塘圩,起义军大力支持农民武装斗争,抓获谭学云等33名土豪劣绅。朱德还在董塘圩禾坪岗召开群众控诉大会,将24名恶贯满盈的土豪劣绅枪决。 期间,他们接到党的指示,要求去支援广州起义。部队离开董塘,但行至韶关火车站办完兵运手续时,突然接到广州起义已经失败的消息。于是,朱德决定在韶关停留下来,后转驻曲江犁铺头。 犁铺头在韶关市北部15公里处,是一个水陆交通方便、人口稠密的圩镇。部队在这里进行了练兵运动,朱德编写了《步兵操典》和《阵中勤务》两本教材,并亲自当教官,使部队得到了正规的训练。期间,朱德先后两次派部队配合曲江西水农民发动武装暴动,粉碎了民团、土豪的疯狂反扑,成为西水暴动的坚强后盾。 12月底,朱德同毛泽东从井冈山派来的代表何长工取得联系,互通情况,为后来的井冈山会师做好了准备。 1928年初,蒋介石安插在范石生部队的亲信,将朱德部队隐藏在第十六军的情况,密告蒋介石。蒋介石立即下令解除朱德部队的武装并逮捕朱德,同时密令第十三军军长方鼎英从湖南进驻粤北,监视朱德部队和范石生的动向。范石生不忘同朱德的旧谊,立即写信将实情相告,要朱德火速离开犁铺头,自谋出路。 朱德率部队以“野外演习”为名,悄然离开,辗转曲江、仁化、乐昌等地。每到一处,部队都坚持斗争,先后占领仁化县城,打击土匪胡凤璋,歼灭国民党许克祥师。 2月上旬,朱德率领部队离开粤北,转战湘南,于4月28日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在宁冈县砻市(位于井冈山下)胜利会师,于5月4日正式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红四军)。“井冈山会师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对巩固扩大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叶文益认为。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