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往事 >

草地,长征中最神秘的区域

时间:2016-10-11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张杨 于量 点击:
红军当年没留下详尽路线图,目击者亲历者越来越少,细节一直很模糊 草地,长征中最神秘的区域 伤口 要看我的伤口吗? 105岁的老红军尹全学坐在自家的院子里,说话间就要脱下衣服。他所说的伤口,是在攻打松潘县城的战斗中受的伤,当时他的左肩胛骨被子弹击穿


 

 
红军当年没留下详尽路线图,目击者亲历者越来越少,细节一直很模糊……

草地,长征中最神秘的区域

 
      伤口
 
      “要看我的伤口吗?”
 
      105岁的老红军尹全学坐在自家的院子里,说话间就要脱下衣服。他所说的伤口,是在攻打松潘县城的战斗中受的伤,当时他的左肩胛骨被子弹击穿。
 
      1935年5月,红军到达镇坪、镇江一带。当时23岁的尹全学应召加入了“羌民游击队”,当了红军。他在毛儿盖为红军筹过粮,也随红军踏上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由于过草地途中缺乏粮食和水,再加上负伤,尹全学最终流落在毛儿盖地区。直到1942年,才辗转回到镇坪家中。
 
      65岁的尹发秀是尹全学的养女,她记得第一次遇见尹全学的时候大约六七岁。自那以后,她便被尹全学收养,成了尹全学在故乡唯一的亲人。
 
      在岷江畔的镇坪乡,父女二人安宁而又平淡地过着日子,伤口慢慢变成了回忆。
 
      “当初年纪小,也不知道他以前是干啥子的,只知道他当年打过仗、负过伤。”尹发秀说,只是有的时候把剩饭剩菜倒掉时,老人家就会发火,“我们在草地里的时候没吃没喝,多少战友就活活饿死了,你们现在就这么浪费?”
 
      “民国二十四年。”尹全学年事已高,耳朵已经听不大见,但口中喃喃自语的年份,显然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因为,在这个年份,也就是1935年,红军走入了长征中最神秘的区域——草地。
 
      路线
 
      1960年10月,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在北京中南海采访毛泽东时问道:“您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是什么时候?”毛泽东回答:“那是在1935年的长征途中,在草地与张国焘之间的斗争。”的确,关于路线问题,红军内部产生过不小的分歧。
 
      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就地召开的两河口会议提出了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想要北上,就要取道川西北重镇——松潘。但当时松潘已被胡宗南的军队占领,夺取松潘的任务交给了张国焘。一直反对北上、主张南下的张国焘虽然勉强答应,但消极行动贻误了战机,致使胡宗南得以重兵控制经松潘北去的交通要道。于是,党中央不得不再次召开会议,统一思想,重新制订了北上过草地的计划。这也就是过草地前夕著名的沙窝会议和毛儿盖会议。
 
      从松潘县城出发到两次会议旧址所在,仅百余公里,车程却要五六个小时。盖因绵延的山路难走,一边是绝壁,一边是深渊,很多路段仅能容一辆车通过。此处地形以群山为主,植被茂密,是打伏击的好地方。这恐怕是当年国民党军明知红军在毛儿盖集结,也不敢深入的原因之一。
 
      沙窝会议旧址,位于现今松潘县下八寨乡,原先是一户普通民居,现在已被保护成为历史建筑。从外部看,这是一栋典型的藏式建筑。走进其中,内部设施可用简陋来形容。而当年决定红军命运的会议,则是在三层的一个小房间内召开。在如此狭小的空间,党和红军的重要人物齐聚于此,借着煤油灯的微弱光线,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为党和红军的下一步路线据理力争。最终,会议重申了两河口会议确定的集中主力北进、创造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强调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和一、四方面军的团结。下转◆3版(上接第1版)怎奈,沙窝会议时,张国焘原本同意了中央的北上路线,但一回到住地就变了卦。他在召集的四方面军部分军以上干部会上公然提出,要西出阿坝,占领青海、甘肃边远地区。路线无法统一,中央只好接着再开会。
 
      于是,在现今松潘县上八寨乡的索花寺,著名的毛儿盖会议召开了。毛儿盖会议的旧址,实际上是一座喇嘛庙。如今这里喇嘛们诵经的场景,让人难以想象这里曾是红军集结的地方。但“毛儿盖会议旧址”碑上的哈达,还是显示了藏族同胞对于此处的崇敬。最终,会议决定红军第一、第四方面军分别在毛儿盖和卓克基两地集中,混合编为左右两路军,在中共中央统一指挥下,继续北上。
 
      路线终于得到了统一,取道松潘代价太大,只能向大自然闯出一条生路。
 
      出发
 
      在松潘县草原乡的一个三岔路口附近,一座并不起眼的石桥静静伫立在那里。

      当地人介绍,这是红军北上进入草地的“入口”——曲定桥,在红军的史料中也称“七星桥”。桥下的河水依然湍急,这座石桥仍旧岿然不动。正如那支从这座桥上出发的红军,尽管道路曲折,但北上的坚定信念却从未动摇。
 
      根据党中央的计划,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被混编为左、右两路军,穿过松潘大草原。右路军在毛泽东、周恩来、徐向前、叶剑英等率领下,从毛儿盖出发,绕过松潘穿过草地向班佑前进。左路军在朱德、张国焘、刘伯承等率领下,由马塘、卓克基出发过草地向阿坝地区开进。两路军计划在班佑地区靠拢,然后向甘南并进。
 
      即将深入危险的草地,红军不得不留下些“伙伴”。毛儿盖当地的藏族小伙泽旺尼美和汉族小伙柴朝鑫主动要带记者去一座红军陵园看看。在一座并不起眼的山坡上,散落着不少石块,两位小伙介绍这里就是当年红军出发前掩埋牺牲战友的地方:“据老人家说,这里葬的都是红军,以前每年都有后代来这里瞻仰。后来政府统一把这些遗骸移到了别处,因为我们这里交通太不方便,来一趟太难了。”已经有些荒芜的山坡上,还留存着一尊墓碑,墓碑前树立着藏区常见的经幡。“这是一位藏族红军的墓,要迁移的时候他的家属没同意,是想要他留在这片土地吧。”
 
      问及对红军的印象,两个“90后”小伙有些不好意思:“太久远了,我们都是听老一辈人给我们说。怎么说呢,他们敢过草地,很勇敢。”
 
      1935年8月,中共中央和红四方面军指挥部率领的右路军正式进入草地。行军队列分左右两翼,平行前进。左翼为林彪的红一军团,先行;继后是中央领导机关、红军大学等。右翼为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的红三十军和红四军。彭德怀率红三军团殿后,走左翼行军路线。
 
      由于种种原因,红军当年穿越草地没有留下详尽的路线图,目击者亲历者也越来越少,加上藏语地名翻译有误差,使得还原历史难度很大。所以,过草地的细节,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很模糊。很多人觉得,草地是一望无垠的,就像内蒙古大草原一般,红军集结在草地边缘,就这么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实际上,茫茫草地远没有那么简单。红军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