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往事 >

昨天,我们没有留下孽债

时间:2015-05-20来源:转载 作者:王宗仁 点击:
1995年初,电视剧《孽债》红极一时,我没有看完就产生了反感。到这年夏天,同类题材的《遭遇昨天》又播出了,一时间被热炒为北方版《孽债》。《孽债》也再次成为议论的话题。我觉得忍无可忍,拍案而起,就写下了这篇短文。题目中特地这么安排,既有昨天又有

                                

1995年初,电视剧《孽债》红极一时,我没有看完就产生了反感。到这年夏天,同类题材的《遭遇昨天》又播出了,一时间被热炒为“北方版《孽债》”。《孽债》也再次成为议论的话题。我觉得忍无可忍,“拍案而起”,就写下了这篇短文。题目中特地这么安排,既有“昨天”又有“孽债”,以示对二者均有异议。我在给报社的信里说:

看了电视台接连播出的几出“知青戏”,作为一个老三届、老知青,总有如喉鲠骨的感觉,意欲一吐为快,草成此文,希望能借贵报一角,表达当年知青的心声:期待着今天的编剧们能够正确、公正、客观地对待昨天的知青,切莫误导观众、尤其是未曾经历过“文革”和“上山下乡”的年青一代!

信件发出后的一个星期四,我忽然发现,我的稿子在《每周广播电视》报上发表了!内容略有改动,题目改为《真有这么多孽债吗》。我寄出的稿子上用的是笔名,但是报上发表时不仅真名实姓,还有家庭住址。也许,该报“读者屋”的编者是以这种方式表明稿件的来源的的确确“货真价实”。随后,农友、同事、同学、朋友以至素不相识的知青来电来信向我表示支持……。还有多年失去音讯的农友,通过这次“读者屋”重新接上了联系。上海《追求》杂志的编辑一位还写信给我,他也是知青,与我观点一致,对“读者屋”编辑的“胆大妄为”深为钦佩。这位杂志编辑在稍后的一期上发表了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感想,题目叫《孽债别传》。时至今日,我们许多农友谈到当年那些电视剧仍然耿耿于怀……。 (08-11-06)

最近一个时期,电视台在“黄金时间”里接连播出了几出描写当年“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连续剧,引人注目的是,这些电视剧的“热点话题”是“知青与‘孽债’(私生子女)”。《孽债》一剧一下子“推”出了5个私生子,每晚在荧屏上“炒作”,一时把上海乃至全国闹得沸沸扬扬,“象真的一样”,换来不少人一掬同情泪,更有不少当今的青年人看了该剧后相当认真地问我们这些“过来人”:“你们可曾留下孽债?”最近正在播映的《遭遇昨天》,虽然到目前为止只出现了一个被遗弃的私生女林香,但以“正面形象”出现的石迈、刘琳也遇到了“麻烦”,他们之间也有一个非婚生的儿子!于是又引发出天真的好奇:“你们当年就这么‘一片混乱’吗?”诸如此类的发问,也许确实出于提问的人天真与好奇,但这样的发问无疑起源于上述电视剧的“导向作用”。

据披露,《孽债》的编剧就有意淡化了原小说中关于上山下乡阶段的描写,大大压缩了这方面的内容,而集中笔墨描写了被遗弃的私生子女来沪寻亲的情节,通过他们的不幸遭遇点出了主题——“孽债”;《遭遇昨天》也只是把“老知青”为“第二故乡”作贡献仅仅作为陪衬和点缀,重点还是在知青及他们的私生子女。

作为当年史无前例的“上山下乡运动”的亲身经历者,不能不对电视剧的编剧们大声疾呼:请勿胡编乱造!请真实地描写历史!

作为当年史无前例的“上山下乡运动”的亲身经历者,回首昨天,我们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昨天,我们没有留下孽债!

如今被某些人“热炒”乃至“恶炒”的“孽债”、“私生子女”,其实连起码的推敲都经不起:

当年千百万上山下乡知青的去处都是“老少边穷”地区,辛勤劳作一天还不够买一天的口粮,知青的报酬则更低,因为我们无权享受“同工同酬”,能适应艰苦环境已属不易,那儿还敢奢望结婚成家、生儿育女呢?!此其一也。

当年大力批判“封、资、修”,“灵魂深处闹革命”,恨不能荡涤世间凡人的七情六欲,连留在城市、进厂做了工人、成为“最先进、最革命的工人阶级”队伍一员的青年人都不敢堂而皇之地谈情说爱,唯恐沾上“腐朽、黄色”的边,城里的青年人尚且如此,更别说我们这些“必须老老实实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脱胎换骨改造世界观”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了。此其二也。

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无不企盼着“上调”回城、“招工”回城,即使回不了上海等大城市,也要跳出“农门”,而“招工、“上调”时至关重要的一条就是“未婚”!在如此重大的抉择面前,再“热恋”的知青也不会“热婚”,怎么可能到今天一下冒出那么多的私生子女呢?此其三也。

当年也确有极少数知青的理性不敌感情,“胆大妄为”,偷吃禁果,但遗弃自己亲生骨肉的,则极为鲜见,一方面,当年的知青是五六十年代教育方针的“产物”,大多具有相当传统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当时的社会风气和社会舆论也相当严厉,不允许发生这类有悖道德、人情的行为。此其四也。

我们当年一起插队的知青谈及上述电视剧,都认为剧中所描写的人、物、事没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我们自己以及我们接触到的人群中,无一背上这种“孽债”的,甚至没有听说过有这等事情;对剧中的知青遗弃亲生子女之举,更是嗤之以鼻,这种人连起码的道德感、责任心都丧失殆尽,实在不值得描写;如今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把他们搬上荧屏,简直成了当年知青的“代表”、“典型”,实在是对我们这代知青的贬低、歪曲乃至污辱!

总之,在“上山下乡运动”寿终正寝十余年后的今天,大肆“炒作”“昨天”发生的个别的现象,渲染得仿佛是个普遍的社会问题,这对历史、对现实、对历尽艰辛的千百万知青、对电视机前的观众都是极不严肃、极不负责的。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