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冬天,一个多雪的冬天。 我们一个大队原先30多位知青,在前几批招工中走的差不多了,只剩下我和邻队的大曹,小潘因家庭出身不好,成了没人要的“豆腐渣”。三个人没有回城过年,挤在我那间四处透风的茅屋里,吃了一顿“惨淡”的年饭。正月初六,就往青弋江上游大切岭引水工地赶,在那儿不仅工分高,而且是集体生活,自己不用烧三顿饭。 那天上午我们挑着铺盖,一袋米、一罐咸菜就上路,百十里路程,工程会战指挥部要求我们第一批民工必须在初七上午赶到,参加会战开工典礼。 傍晚从马头林场摆渡过江,经当地人指点,翻山抄小路走。不料,半途中竟迷了路,越走越远,天又飘起雪花来,一会儿我们的头发和上衣便淋湿了,天色渐黑,脚下是一条羊肠小道,四周没有人家,看不见一星灯火,一缕炊烟,我们又饥又乏,只得继续往前走。翻过一座山,眼前陡地闪现几点灯火,一阵犬吠,前面果然是一个村庄,我们欢呼起来。 这是一个只有1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山林寂静,随着犬吠,一户户人家打开门, 惊悚地望着我们三个陌生人。一问才知,我们走错了方向,要朝西南拐才能上大道。 眼下首先要解决的是“肚子”问题,在这陌生的山村,该找谁?在当时广大知青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只要是知青来了,不论是否认识,都要招待一顿饭。但是这个僻远的小山村会有知青吗?于是不存希望地向村里人打听,他们说:“有,还剩一个,”我们放心了,立刻就有几个年轻人为我们引路去寻那位知青。 这是村后紧挨着牛栏的茅棚,没有土墙,仅以玉米秕糊泥搭成的“墙体”,几棵杉木撑起一个茅草屋顶,门也是毛竹编的。我轻轻地叩门,屋里传出一个女人警觉的声音:“谁?”,我大声说:“我们是迷了路的知青,”一阵沉默,接着几束微弱的灯光从墙缝隙透泄出来,挪动沉重物体的声音,门终于打开了,站着我们面前的是一位比我们年长的女知青 她手中举着一盏小马灯,她睡意惺忪,表情惊恐。在灯光下可见,她有一张秀气的脸蛋儿,一双乌黑的眸子流露着忧郁,她蓄着短发,体态丰满,棉袄外是一件湖蓝色的罩衫,这是一位气质高雅的女知青。 我们自报了家门,她也作了自我介绍,原来还是老乡,她姓黄,67届高中生,她的母校与我们学校相邻,陌生的我们立刻有了一种亲近感。她请我们进屋,让我们脱下淋湿的上衣,立即在土灶上为我们煮饭、烧水、烘衣衫。我打量这间简陋却收拾得干干净净的茅屋,只有一床一柜一凳, 床头放着一摞书, 还有一本《外国民歌200首》。 灶膛吐出的火舌映红了她那张秀气的脸,兴许是我们的来临,她那双忧愁的眸子扑闪着一种“风雨故人来”的欣喜。一刻,大米饭的香味从灶上飘来,下饭的菜是一大碗蒸鸡蛋和一碗炒咸菜,这时一位大娘又送来一碗家制的霉豆腐。饥肠辘辘的我们,毫不客气狼吞虎咽起来,将饭菜吃得尽光,连锅底焦黄的锅巴也铲起来吃了。 她象一位慈爱的亲姐姐,看着我们狼吞虎咽,满意地笑了。接着,她又烧了一大锅烧水,让我们烫脚,走了一天的路,而且还要继续赶路,我们不知如何感激她才好,这是一种只能从母亲那儿能获得的温暖。 那位送菜的大娘在一旁抹着眼泪:“伢们造孽,饥一餐饱一顿,深更半夜还要赶路,叫爹娘怎么放心?” 就着跳跃的灯火,我们叙述起各自的遭遇来,原来,这位大姐和我们“同是天涯沦落人”。1968年冬,她和同班的三位女生被安置到这个偏僻的山村插队,前年两个招工回城,另一个因心脏病费了不少周折,办理病退回了城,只剩下她孤零零一个人。她父亲是师范学院的教授,因为历史问题在文革中批斗受尽折磨,在“牛棚”里自杀了,她因为家庭问题,历次招工都没她的份,因为心情不好,没有回家过春节。除了白天出工,晚上就守着这茅棚,用那只沉重的旧木柜抵住门,一早一晚担惊受怕。 她凄楚地说:“一看到你们,我就想到远在广德插队的弟弟”,“看不到希望在哪儿,也许我要在这小山村呆一辈子。”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她告诉我们只有读书,才给她乐趣,使她眼前豁亮。她拿出从家里带来的一本本书:《红与黑》、《傲慢与偏见》、《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简直是一堆瑰宝,使我们的眼睛闪闪发亮。 她另一个乐趣便是唱歌,尤其是风格沉郁的俄罗斯民歌,在我们的央求下,她唱了《小路》:“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 一直通向遥远的前方/我要沿着这条崎岖的小路/跟随爱人去远航......”她的歌声甜润而悲伤,柔弱处象风中的芦苇,舒展处象林中飘落的树叶,奔放处象阳光下流淌的江河水...... 她柔美的歌声,高雅的气质与这简陋的茅棚、偏僻的山村极不和谐,我心中涌起一种社会弃儿般的屈辱和悲凉,为她的身世,为她没有爱情,没有欢乐的现状,和她和我们一样的命运。 我们还要继续赶路,必须在天明时赶到大切岭工地。我们向她告辞,她不容我们说感谢的话,“我们都是知青,这就够了!” 雪已停了,泥泞的山路一步一滑,她举着小马灯在前面引路,一直把我们送到分叉的路口。当我们挑起担子,向她挥手呼喊道:“再见了,大姐!”她竟放声大哭起来,小马灯在她手中颤悠悠地抖动,从不落泪的我们也掩面相泣。我们走了很远,回头一看那盏小马灯的灯光依旧微弱可见。 几十年过去,我心中难以忘怀这盏山村的小马灯。 素昧平生的大姐,现在你在哪儿呢? 我想你现一定有了理想的工作,幸福的家庭,可爱的孩子。 你还记得那个冬夜,在那寂静的小山村,我们这三个匆匆的“过客”? 作者介绍 刘晓航,安徽省芜湖人。1947年8月出生于杭州,1965年毕业于安徽芜湖三中,“文革”期间先后在安微定远十八岗农垦学校及南陵弋江公社插队,二次上山下乡,长达十年,1975年招工返城,1977年参加“文革”后恢复的高考,1980年毕业于安徽师大中文系,曾任武汉广电大学二轻局分校副校长,湖北审计干部学校教务主任高级审计师,武汉科大中南分校系主任,民盟省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自1994年以来致力于中国知青文化事业,他的成名作《我们要回家》,曾先后参与策划武汉知青回忆录《我们曾经年轻》、主编《沧桑人生》(中国特殊群体写真)和《我们曾经歌唱》。是全国大型知青文化丛书《知青人生感悟录》(远方出版社)和《中国知青岁月》(广东旅游出版社)的编委,发表知青题材的小说、散文、文学评论达百篇。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