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出版 >

《知青与上高》读后感

时间:2020-07-14来源:原创 作者:葛天琳 点击:
在纪念1968年全国知识青年大批上山下乡五十周年的日子里,我听上海江西上高县知青联谊会的会长徐广鳌说,他们的上高知青回忆录正式出版了!我非常高兴。徐老师是退休公安干部,也是我的老朋友。多年来,我所担任编辑的上海知青网曾经得到上高知青的热心支持

(知青与上高封面)

在纪念1968年全国知识青年大批上山下乡五十周年的日子里,我听上海江西上高县知青联谊会的会长徐广鳌说,他们的上高知青回忆录正式出版了!我非常高兴。徐老师是退休公安干部,也是我的老朋友。多年来,我所担任编辑的上海知青网曾经得到上高知青的热心支持和积极参与;去年为纪念下乡五十周年,他们积极响应上高县政府发起组织的纪念文集筹备工作,动用知青们与他们一起共同合作,积极参与,成功出版了《知青与上高》这一有纪念意义的回忆文集,值得祝贺!

                                                                  (上高知青保留了许多当年的物品)

在今年抗疫的日子里,收到了徐广鳌老师寄来的书,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尽管江西其他县的知青回忆录书籍已经不少,但这次上高知青的书,可以说是一本比较有份量、有质量、有代表性的回忆录。因为他们有六千多知青,算得上是整个江西省内安置知青比较多的县。它的问世,在我们知青历史研究的馆藏里,又多了一份有研究价值、有说服力的资料。
看得出由上高县政协主编的这部书,是很全面、周详的。他们做了详细的准备和精心的构思,除了广为宣传动员发动知青参与回忆写稿,召开座谈会、讨论会,仔细收集整理当年的档案资料等,编辑人员还特地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下乡的陕西延川县参观学习取经,领会习总“广阔天地 终身难忘”的精髓,把握这部《知青与上高》写作的政治方向和基调,以及重点内容。他们本着还原、求真、求实的精神,尽量如实地反映,在收集各公社、各大队知青点、知青名录、知青入团入党上调、参与重大工程、评选优秀分子、提拔担任干部等各方面,力求详细,不予遗漏,确实付出了很大心血。该书充分肯定了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知青们在上高县积极投身农业生产建设、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发展农村基层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等各方面所作出的巨大成就,充分肯定了知青爱国奉献、吃苦耐劳、经受磨练等方面的贡献,给予知青一代以很高的评价,反映了淳朴的上高人对知青的一片深情。
上高知青,有从上海、南昌、樟树、萍乡、吉安以及上高县城下放的各地知青,他们在七十年代末大返城时先后离开上高,如今散布在海内外各地,要找到他们并要了解他们的经历,确实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在文集筹备过程中,成立多年的上海上高知青联谊会和南昌、吉安、萍乡等各知青群体发挥了很大作用,专门成立了筹备组,积极配合,广泛发动。在他们的努力下,定居海外的上高知青,以及在各行各业各岗位上的知青,都被动员起来,写下了他们难忘的青春岁月。这些人中其中不泛报社社长,人大常委、军分区司令、银行行长、保险公司经理、企业董事长、日本教授、大学校长等等,他们都以普通知青的身份真情回顾,难舍乡情。
看了该书给我的感觉是,那些包括下岗工人在内的底层知青的参与,是特别值得称赞的。他们与返城以后当教师、当医生、当公务员、当科技人员、当文艺工作者的知青们一样,没有流露对艰辛生活的抱怨,没有反映对坎坷经历的哀叹,而是感恩当年的乡亲们,感怀自己的艰苦岁月,感谢渡过青春岁月的红土地,他们把如何学会农活、如何带去城市文明、如何得到磨练考验、如何学会生活本领、如何克服艰难困苦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了下来,汇成了一首如歌如诉、抑扬顿挫的生命交响诗,给我们留下了生动丰富多彩的上高知青七十年代的生活全景图。
书中对知青的姓名、性别、各队各农场的人数,都作了详细的统计,对各知青点的发展延续状况等等,都写有大事记或者简介,对作了详细的调查,比较完整的展示,这也是很不容易的,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更值得肯定的是,书中反映上高知青在离开上高农村回城以后,在后知青时代一次又一次地重返第二故乡,关注上高的建设发展,加强两地合作沟通交流,促进上高经济与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得到了当地的肯定。这本书既有他们昨日的风采,更有他们今日的情怀,令人感动。
而我最佩服、最赞同的,是这部书“只记录、不议论、不评价”的著书原则。这是回忆录最需要最不容易做到的。因为几十年过去,人们的思想认识、经历体验感受,会与当年有很大不同,有很大的变化;许多人在写回忆录时往往不可避免地加进一些由于个人经历体验所形成观点或者评论。而客观如实记录反映对于后人对于旁观者来说,才是不会误导人、不会产生错误判断的正确方法。上高县政协编辑组的老师们冷静清醒理智客观修史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其他正在或者打算写回忆录的知青们学习的。
书中大量采用了黑白和彩色老照片,这些增加了书的成本和编辑难度,但它使全书更具真实感和可看性,也更有历史价值。在每篇文章的后面,都附有作者的简历介绍,有助于读者了解知青的人生轨迹,这也是一般写回忆录所不可缺少的。



(徐广鳌老师在老表茶馆)

在仔细阅读了《知青与上高》以后,我也有一点遗憾和困惑,那就是在书中竟然发现我本人2003年以前写的回忆录,描述的是我个人独特的经历,用网名“晓歌”放在上海知青网上已经十几年的几篇文章,已经却被切割拼接成署名为某个师范毕业的上高女知青的回忆文章,出现在这本书中。这种低级的抄袭剽窃冒名的行为,实在是令我无语和诧异。为何那位女知青不写写自己个人的经历,而要从网上下载别人的文章来拼接完成这样一件本来应该很严肃、很有意义事情呢?我联系了徐广鳌老师和几个熟悉的上高知青朋友,可惜他们都不认识这个胡姓女知青,也只好不了了之。我想,上高县政协以及编委会是不可能对每一篇来稿都去核实是否抄袭剽窃、是否会出现有争议的文章的,他们只能相信每一位投稿者都是怀着对第二故乡的感情和对插队生活的怀念来参与这件事的。由于她没有稿费收入没有版权利益,实际上也不可能把她诉诸法律。只能对这种事情表示无奈和叹息:那个女知青为人师表,何以面对学生和后代子女?那片抄袭文章的题目是《红土情》,作者胡某某。在她的文章里把我不同的文章进行拼接,再加入她自己的内容,可谓有点小聪明。
网友们可以在上海知青网旧版,找到晓歌文集里面2003年我的两篇原文的全文《在峡江的日子》和《在山里过年》。


摘录两段如下:

1、《在峡江的日子》摘录
—我的插队生活
作者   晓 歌

  那沉重的一页早已翻过。如今回忆起来,有的人有不堪回首的经历,有的人有甜蜜美好的浪漫,有的人有刻骨铭心的痛楚,有的人有无怨无悔的激奋;而我,没有。既没有“声名狼藉的日子”,也没有“光辉灿烂的的年华”;既没有大起大落的曲折,也没有轰轰烈烈的荣耀。我的知青生活如小溪潺潺流过,无声无息地汇入小河,汇入大江,汇入海洋;虽然有蜿蜒,有浪花,有迂回,但还是悄然地顺流而下,渐渐远去,渐渐消隐。我想,大部分知青也许都如我一样,平淡如水;那壮丽的瀑布、勇敢的惊涛毕竟只属于少数人;我们大部分人不会留下多少足以载入史册留给后人可歌可泣的辉煌。时代和历史赋予知青的不是老红军老革命那样的光荣,而只是那一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悲剧性的匆匆过客。我们无法过高估计自己。

2、《在山里过年》摘录 
       作者     晓歌
       年夜饭可谓“盛况空前”,每个知青都露一手地烧了一只拿手菜;有上海特色的糖醋小排骨,有宁波风味的咸菜冬笋,有鸡蛋做的“蟹粉豆腐”,还有江西风味的家常辣椒,最好吃的莫过于当地土特产“麻糍”——一种用糯米蒸熟以后再舂烂打紧如砖头般的糕,放在油里炸了以后蘸上糖,那韧劲和香糯味远比上海的年糕好。平时缺油少盐的我们那天胃口大开,使几年来已麻木迟钝的脑细胞也随着米酒的力道而活跃起来。
  第二天一早,我们挨家挨户给老乡们拜年。他们端出了自己晒的山芋干、自己拌的米花糖,知青们回敬的是几颗上海奶糖。队长老刘盛情地款待我们这些“稀客”,竟然摆出了一桌野味。可惜的是又咸又辣,什么味道也吃不出,倒是辣得眼泪直流......
  多少年过去了,可那山,那人,那饭菜,却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


因篇幅关系,我就不一一展示原文了。这两段并不算精彩的描述,是我个人的亲身经历,远在上高的女知青有怎么可能与我相同的经历呢,实在可笑,她居然能把两篇文章中的内容进行拼接放在一篇文章里,也许“得来全不费功夫”可以省事省力吧:也增加一点文章的可读性,可是这样的抄袭能说明她对第二故乡的什么感情呢?令人遗憾。
不过此类不愉快的小事,并无碍我对于这本书的整体评价,《知青与上高》在知青历史研究的文库里,还是一部有重要史料价值的好书。
祝贺上高知青,你们与第二故乡的情意,你们的青春岁月,将长久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