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裂,韭菜开始反杀了
用算法打败算法,年轻人开始反杀大数据了。 最近年轻人掀起了一股“反向杀熟”“反向驯化”的热潮,通过在各种社交媒体上哭穷,让算法误判自己的经济实力,从而推荐各种高性价比、物美价廉的商品。 目前看来,主要有这么三招: 1、隐藏个人信息。通过使用虚拟头像与ID(比如momo)掩盖真实个人信息,从而躲避算法对个人行为与喜好的追踪与判断,摆脱基于身份标签的推荐模式。 2、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反复评论、刷屏各类“哭穷”文案,比如“吃不起饭了”“一分钱怎么活到下个月”等,建立“人设”,让算法产生误判,从而推荐各种低价优质商品。 3、在剪切板大量复制一些“活不起”的文案,利用平台算法检测获取剪切板信息的特性,来反向给大数据喂信息。 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这几招还真起到了不错的作用: 部分网友通过反复评论“机票太贵”“酒店太贵”等关键词,原本平台推荐的高价酒店机票,平台摇身一变开始推荐半价机票、三折酒店。 有的网友购买大件家具,通过隐藏真实信息、哭穷等手段,同一件商品,在两台手机上是两个价格,但这招成功让平台推荐了更低的价格。 甚至还有网友将这招用在打游戏上,通过反复评论“再也不玩这游戏了”,然后卸载停玩一段时间再下回来,成功让胜率大大提升。 “大数据杀熟”的核心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数据分析了解每个用户的消费习惯、偏好、购买力等信息,来给消费者推荐最大承受能力的商品,以获取更大的利润。 而年轻人的反向杀熟则是破坏平台所构建的用户画像准确性,使得平台无法准确地进行个性化定价。 说成大白话就是,给自己立“人设”,干扰算法判断。 这其实反应了当下现实的一种深层次的矛盾: 消费降级趋势下,总消费不足,企业不得不利用大数据来给消费者分层,攫取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最大价值,以满足企业业绩增长的目标。 而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开始越来越精明,开始以“反向驯化”“反向杀熟”的手段来对抗收割他们的镰刀。 事实上,这种“大数据杀熟”,本质是一场零和游戏。这便会让本就不足的消费陷入另一个“痛苦的循环”: 大数据越是杀熟,消费者越是会想尽办法对抗杀熟,越丢掉了对消费的信心,反过来又让需求进一步不足,于是企业业绩不达标,只能更用力地想办法杀熟。 而要让消费真正成为驱动中国经济的引擎,收入和就业固然重要,但另一个重要的事,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就是:优化消费环境,建立消费信心。 这和我们国家一直强调的“优化营商环境”其实是并驾齐驱的,一个针对企业,一个针对个人。 而更加治本的立法和专项治理,才是对付“大数据杀熟”最好的办法。
马江博说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