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杂谈 >

“地铁里老人殴打小伙”无关让座,真相击碎想象

时间:2024-08-11来源:综合 作者:“地铁里老人殴打小伙 点击:
美驻日大使叫嚣:这样能搞乱中国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那个频频对华放狠话的美国驻日本大使,老毛病又犯了。 在美国彭博电视台8月3日发布的一段采访中,美驻日大使拉姆伊曼纽尔大放厥词,宣称中国通过欺骗手段取得了经济领导地位。他还扬言要在粮食和海上

 

“地铁里老人殴打小伙”无关让座,真相击碎想象

通报.png

在信息不充分、不对称的情况下,用刻板印象脑补事发时的场景,很容易让人陷入主观臆测、随意定论的误区,成为事实上的谬论制造者

8月9日,网传“一小伙在地铁车厢内遭老人殴打”一事有了调查结果。据青岛市公安局地铁分局通报,在地铁乘车时,23岁的和某城对69岁的翟某绪进行了滋扰辱骂,后双方发生肢体冲突,和某城扯破翟某绪上衣,翟某绪击打和某城面部,造成和某城右侧鼻骨粉碎性骨折。警方对和某城处以行政拘留处罚,对翟某绪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通报说明了涉事双方的乘车信息和具体表现,与之前网传的信息大相径庭,事情的原委尤其令人意外。从网传视频看,是老人在殴打小伙,这种“老人欺负年轻人”的画面感自然容易引发“公愤”。现在看来,有图未必有真相。通报明确指出,和某城上车后,对周围多名乘客进行言语滋扰。其后,又对翟某绪进行滋扰辱骂,是令事件升级的导火索。再者,和某城绝非网传的“打不还手”,而是有动手情节。网传的“因年轻人不让座而导致老人发飙”等内容,也随之被击碎。青岛地铁车厢里真实的这一幕,让喜好想象者付出了情绪上的“代价”。

这说明,在信息不充分、不对称的情况下,用刻板印象脑补事发时的场景,很容易让人陷入主观臆测、随意定论的误区,成为事实上的谬论制造者——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所强调的公正评说,反而是最不公正的。谁都不希望如此,但事实就是这么骨感。

根据通报的情形,涉事年轻人纵然有受害的一面,毕竟他滋扰辱骂在先。当然,涉事老人的行为确实过了头,但一来,他击打涉事年轻人的面部,是“肢体冲突”的一部分;二来,涉事老人由被滋扰者变成致人轻伤者,以至于受到刑事强制措施,这一变化着实令人唏嘘。

在还不掌握事件完整情况下就想当然地“推论”,多会出现所谓的“反转”。应该看到,一些事件发生时,情景较为复杂,如果不能以多个视角来审视,出现视觉和观感偏差也就不奇怪了。在真相不明的情况下按照片段式画面、作出“联想”式判断,不仅对涉事各方都造成伤害,而且对舆论生态有所滋扰,形成某种乱象。

地铁上这类身边事,关注度往往很高。人们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呵护之意,也溢于言表。显然,当人们痛斥老人逼人让座不成就动手时,出发点还是维护公共环境的秩序,希望对“霸蛮”者形成道义上的压力。但是,由于表错了情,会错了意,冤枉了当事人,反而带来种种被动。这一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批评他人非常容易,但看清本质、言之有理不容易。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事务,唯有更冷静、更理性,避免浮躁和主观性,才能更接近事实“本尊”,让公共表达变得更深刻、更有价值。

此外,和某城上地铁后就处处惹事,他何以如此狂躁?是否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中受到其他因素刺激所致?出于对公共安全的考量,聚焦这些问题,加以关注并“解题”,同样值得思考。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伍里川
红星新闻


 

小伙疑因未让座遭老人殴打,如何正当防卫不该成了难题

 

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

8月7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山东青岛地铁3号线上,疑因座位起争执,一名年轻人被老人殴打。当晚,青岛市公安局地铁分局通报称,针对网传“一小伙在地铁车厢内遭老人殴打”视频,公安机关迅速开展工作,现已查找到双方当事人,调取相关证据,依法调查处理。(据8月8日封面新闻报道)

网上的爆料视频显示,一名老人将年轻男子推倒在地铁座椅上,多次用手击打年轻男子面部。据后浪视频报道,有目击者称,是年轻人先坐到了座位,老人要求其让座,两人因此发生争执,年轻人一直没有还手,老人追上去打。

A小伙疑因未让座遭老人殴打.jpg

相关情况通报(图源:青岛市公安局地铁分局)

目前此事还在调查中,相关说法尚未得到官方证实。网友讨论较多的,就是在这种情形下,被打的年轻人是否有还手的余地,如何还手才是正当防卫。

网友对被打的年轻人表示同情,因为从视频资料来看,老人的行为太过分了,年轻人只是没有让座而已,并没有什么出格之举,凭什么就要被老人挥拳相向。有网友说,以老人打人的样子,显得那么有力,根本就不需要让座。所以,有网友认为年轻人面对被殴打,有正当防卫的权利,不该只有挨打的份。

有律师认为,在这起事件中,如果年轻人在遭受老人的殴打时采取防卫措施,其行为可以被认定为正当防卫。但防卫的程度应当与老人的侵害行为相适应。年轻人可以采取阻止老人继续殴打的措施,如推开老人、反击以制止进一步伤害等。如果年轻人过度反击,导致老人严重受伤甚至死亡,可能被认定为防卫过当,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从理论上而言,被打的年轻乘客有正当防卫的权利。但从现实上而言,如何精准防卫,这个分寸不好拿捏,因为一不小心会被认为有互殴之嫌,而且,老人是否有慢性疾病在身也不好说,万一因为年轻人的还手导致老人的意外,年轻人就会付出更大代价。这个事情让人难受之处就在于被打的年轻人面临两难,不还手只有挨打的分,一还手,可能就会让自己受到更大伤害。

A小伙疑因未让座遭老人殴打1.png

年轻乘客挨打的画面(图源:视频截图)

当然,在遭遇暴力要求让座时,不还手并不是唯一的应对方法。乘客可以通过报警、寻求帮助、记录证据等多种方式保护自己。

如何正当防卫不该成了难题,因为这事原本就不该发生。为什么一些老人能够倚老卖老,屡屡在公共场所上演强行逼人让座的戏码?无非仗着自己年纪大,占有天然的道德优势,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需要照顾,需要年轻人让座。这是自我迷失的错觉。全社会应该尊重老人,营造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这是应有之义,但尊重老人不等于可以无条件满足老人的不合理诉求。以地铁之类的公共场所来说,年轻人如果主动为老年人让座,这是美德,但不是有必须让座的义务。尊老从本质上讲,是为了照顾弱者,体现人文关怀的一面。但强弱并不以年龄来划分,有的老年人只是年纪大,身体素质还不错,有的年轻人虽然年纪小,也可能体弱多病,在紧张工作或学习的劳累之后,也迫切需要座位坐着喘口气。谁该为谁让座并不能一概而论。公交车上也不乏老年乘客主动为年轻人让座的,以体恤年轻人的上班辛苦。

对老年乘客来说,要懂得年轻人让座是情分,不让座是本分这个道理,并没有逼人让座的余地。如果撒泼耍横,搞道德绑架那一套,甚至通过暴力手段逼人让座,不仅违反了公共秩序,也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要受到法律的处罚。因此,既要倡导尊老敬老,也不能惯着那些倚老卖老的坏毛病。

地铁也好,其他公共场所也好,应保证良好的公共秩序,要有完善的机制来防范与制止暴力行为,不能让受害者陷于是否该正当防卫的纠结,不能让受害者去无奈面对如何正当防卫的难题。

今年6月24日,在北京地铁10号线上,一名老年乘客因座位问题与另一乘客发生纠纷,扰乱乘车秩序,该老年乘客后来受到行政拘留的处罚。这就表明,法律面前并没有“倚老违法”的空间。对老年乘客来说,先自重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如果为老不尊,失德违法,只有自吞苦果。


 

(责任编辑:北风)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