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杂谈 >

五十年不散的同学情

时间:2024-05-22来源:新民晚报网 作者:郑建宁 点击:
中学毕业50周年聚会在上个月如期举行,欢声笑语让人难忘。 3月8日,得知班长吴晓强即将回国探亲,我立马联系了学习委员施苏贞、文娱委员王美英,商议来个跨越半世纪同学大聚会,由我这个副班长牵头建立同学微信群和活动筹备组。应到的48位同学全部联系到册,

      中学毕业50周年聚会在上个月如期举行,欢声笑语让人难忘。

      3月8日,得知班长吴晓强即将回国探亲,我立马联系了学习委员施苏贞、文娱委员王美英,商议来个跨越半世纪同学大聚会,由我这个副班长牵头建立同学微信群和活动筹备组。应到的48位同学全部联系到册,但令人遗憾的是有6位男同学已先后离去。其中高大帅气的王平,参军时不幸牺牲,被追认为烈士,生命永远定格在21周岁。

      班长吴晓强,同济大学毕业后赴德国留学,是电气驱动专业博士。由他设计的辅助逆变器在该行业属世界领先,运用在多国轨道车辆中(包括中国高铁西门子车型中)。班长是我们全班同学的骄傲,每当同学们乘上地铁,就会自豪地想到,这里有我们班长的一份功劳。

      在33周年聚会时,区中心医院执行院长邬美玉因公务繁忙未能参加。这次聚会发言时她向同学们真诚告白:“以前我和大家联系不多,今后我愿为同学们的健康保驾护航。”美玉的丈夫兼同班同学杜建国,是我班的“开心果”,发言时俨然一副明星腔,开口先吼一句:“同学们,你们好吗?”然后将话筒高举转向全场,“好!”全场响起一片叫好声。

      聚餐开始了,同学们互相敬酒,互相祝愿,说说上学时的窘事,叫叫“阿猫阿狗”的绰号。兴奋之余,同学们以各种名义组合拍照:同桌、小学同学、老邻居、好兄弟、好闺蜜、篮球队、文艺小分队。我和施苏贞一起并肩合影,中学时我们是最要好的朋友。她的数学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我写的作文经常被老师作为范文朗读评讲。遗憾的是毕业后我们各奔东西,联系甚少,她分配进县机械厂成了工人,我插队落户成了“知识青年”。

      这次50周年聚会,因考虑到历任中的三位班主任年事已高,所以没有邀请,但师恩浩荡,没齿难忘。第一任班主任陈家骅,头脑灵活,会说能干,可惜早早病逝,第二任班主任叶澄,婚后第一次来上课,两个麻花小辫扎着鲜红的蝴蝶结,刚踏进教室,全班同学拍着桌子齐声呐喊:新娘子!新娘子!羞得她圆圆的脸蛋顿时通红。葛申尔是我们的第三任班主任,也是最为严厉的老师,我们班的“皮猴”们碰到葛老师只能服服帖帖。卜兆发是最后一任班主任,他那带着浓厚闽南口音的普通话常常让同学们窃笑模仿,但我听着却感觉十分亲切,因为我的老妈也是福建人。

      聚会在恋恋不舍的告别声中圆满结束。我回到家编辑了近八分钟的视频并配上深情感人的歌曲《老同学》,连夜发到同学群中,顿时又掀起一波热潮。同学们纷纷留言:“真好,不知啥时再来”。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