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杂谈 >

《海派建筑与上海城市风貌》

时间:2023-11-21来源: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 作者:苏秉公 点击:
海派建筑是海派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城市的更新发展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如前所说,海派建筑每一幢都具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价值,挖掘城市建筑的文化内涵便可充分展示该城市与其它城市不同的文化风貌,留住对历史深深的记忆。青山绿水的保护只对环境和人类自
 
海派建筑是海派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城市的更新发展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如前所说,海派建筑每一幢都具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价值,挖掘城市建筑的文化内涵便可充分展示该城市与其它城市不同的文化风貌,留住对历史深深的记忆。青山绿水的保护只对环境和人类自身的健康有重大意义,而历史街区的保留、维护却涉及到人们心灵的抚慰和精神的寄托。
(一)海派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
现在人们到上海旅游,除了到一些传统景点之外,更希望通过穿街走巷到一些更能反映上海城市历史风貌的街区走走,接触和发现更多的历史老建筑,从而对上海的历史文化有更多真实、直观的了解,这是旅游心态进一步成熟的体现,也是游客精神满足的需要,同时也更加显示了海派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所谓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是指历史建筑所承载的反映一定文化形态的属性,以及人们通过发现这种属性来满足探索城市文化演绎和感受其文化魅力的需要,这样一种建筑客体与人的认知需求之间的价值关系便构成了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实现不仅在于建筑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其价值是要由人来创造的,无论是人的文化需要,还是满足人们需要的文化产品,都只能是在人的社会实践中通过人的创造性活动来达到。人们创造文化需要和文化产品的能力,同样也是文化价值的体现,而且是最本质的文化价值。
城市建筑的文化属性,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观察:一是建筑建造时的规划合理性及其与自然环境、周边建筑之间的协调关系;二是建筑建造的社会文化背景及使用后经历的历史痕迹以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三是所遵循的设计理念和采用的建筑风格,其结构设计、立面外观形态以及内部装潢在同类建筑比较中的特色;四是使用的建筑材料的先进性和建筑营造手段的科学技术含量;五是建筑投资来源、运营质量以及资金回笼状况等。
从海派建筑的文化属性可以看出,海派建筑风格来自于海派文化,反过来海派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对海派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目前对海派建筑尚不具备做出完整明确定义的条件,但在上述研究和剖析基础上,为满足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需要,现在不妨做一个初步框架式的表述,这对海派建筑和海派文化的研究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海派建筑文化价值的显现。本文对这个初步框架表述如下:海派建筑以海派文化为铺垫,追求色调淡雅,形式多样以及与水系的完美相融。建筑个体糅合英、法等欧洲建筑风格与江南建筑风格,较多采用巴洛克和折衷主义的建筑风格和元素,形成多种层高建筑错落有致、功能各异、环境舒适的特色街区。不同风格建筑及街区间道路宽窄适度,强调各有特色、相互冲突又互为补充的协调。各种类型建筑组成的住宅群以街坊、地块形成的弄堂形态呈现。


上海邮政总局

上海历史博物馆
(二)当今海派建筑的变化和得失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城市建筑终究不会一成不变,新与旧的更替总会有所得,也会有所失。
上海刚解放时,一方面“十里洋场”高楼林立,另一方面全市住宅面积中棚户、简屋占13.7%,旧式里弄占52.6%,由于常年得不到维修,不少房屋已成为危房。由于国家在政治、经济和外交等方面遇到的压力,在解决市民居住需求方面很难实施有效的举措。虽然也做出过一些努力,但收效甚微,政府在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上面临巨大的压力。从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起,上海迎来了经济建设和城市旧区改造的快速发展时期,至今上海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上世纪80年代,上海只有121栋超过24米的高层建筑,而今已发展至3万多栋。已经成为全世界高层建筑最多的城市”(郑时龄语)。另据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有关人士介绍,“十二五”期间,上海累计实施各类旧住房改造700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超过100万户。“十三五”期间,上海还将实施5000万平方米的各类旧住房修缮改造。可见上海市民居住状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我们曾经说过上海外滩是上海城市的“第一天际线”,而如今另一条体现上海改革开放成果的天际线——浦东陆家嘴高层建筑群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展现在世人面前。它由众多高层建筑构成,表现出上海的高度。不同的高层、超高层都汇集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它们各有特色、相互冲突又互为补充,构成了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特色街区,集中体现了新的历史时期海派建筑的特色。然而,陆家嘴的高层、超高层建筑,由于规划上的仓促和欠周到,过分放纵了每一幢建筑与众不同的表现欲望,影响了浦东天际轮廓线的美观与协调,其视觉效果尚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上海在其街区建筑和功能演变中曾经形成过很多的历史“区片”(老地名),这些区片是城市的一个地理概念,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也会给人对区片内功能特色和街区风貌带来一个快速的反映。比如:“八仙桥”泛指金陵中路、龙门路交会附近地区,该处原有北八仙桥、老八仙桥、中八仙桥、南八仙桥、石八仙桥、木八仙桥,因桥而得名,19世纪末建立了华洋菜场(后称八仙桥菜场),这在老上海市民中记忆深刻,之后饭馆、旅社、百货、服装、鞋帽、银楼等商店竞相出现,八仙桥成为上海最繁华地区之一;“老西门”位于原南市区西部,因原上海旧城厢城门仪凤门俗称老西门,故得此名,明清时期已有商肆,1914年至1918年间,南半城与北半城先后通行有轨电车,各种行业的商店竞相开办,逐渐形成区内重要的商业中心。类似这样的区片上海市区域内曾经有过一百九十个之多。十六铺、八仙桥、八埭头、三角地、土山湾、大自鸣钟、大柏树、小木桥、小东门、叉袋角、马立斯、王家厍、五角场、引翔港、打浦桥、东新桥、北站、卢家湾、老西门、老闸桥、乔家栅、杨树浦、其昌栈、枫林桥、周家桥、周家嘴、鱼市场、泥城桥、定海桥、居家桥、太平桥、南阳桥、南码头、药水弄、虹镇、香花桥、徐家汇、高郎桥、曹家渡、斜桥、提篮桥、董家渡、静安寺、潭子湾、潘家湾等都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些区片建筑和风貌大部分已在历次环境变更和城市改造中消失,幸运一点的还能作为一个地名被保留下来。近三十年上海城市大变样的过程中,地名仅存的一些街区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许多老建筑被新建的高楼、小区湮没,已经很难再感受得到原来街区的风貌和文化氛围了。
海派建筑第一次快速发展是十九世纪末开始的近三十年间,上世纪九十年代浦东开放以后至今是又一个高速成长的三十年。其中,虽然有一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建筑被拆除了,令人非常痛心。然而,历史的蹉跎不仅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也在曲折中凝聚了顽强推进海派建筑和海派文化发展的宝贵力量,出现了一批具有崭新风格的海派建筑个体,同时不少专家提出了海派建筑传承发展的研究课题以及研究途径,从经验、教训等多角度为海派建筑今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旧区改造”与“城市更新”的选择
 “旧区改造”与“城市更新”这两个词乍一看来没什么区别,如果放到上海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变化的大背景来看,是有不同内涵的。
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逐步成形,大量的外国资金看好上海市场。在大量资金的推动下,上海面临一个大好的发展机遇。各级政府均以“发展是硬道理”作为指导思想,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和“旧区改造”。这样实施的改造是“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政府权力和市场资本连接在一起,加上市民急于改变生活环境,前期旧区改造速度很快。大批居民远离市区搬进新家,新建楼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我们称这样的运作方式为“旧区改造”,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当这种改造继续进行下去的时候,各种矛盾出现了。居民利益如何保证?城市文化如何传承?环境治理由谁实施?……,面对这些问题就需要改变了。于是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城市更新”的概念,逐渐被政府和各界认同。概括讲“城市更新”就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群众获益”。也就是说“城市更新”政府必须处于规划和监督的位置而不是主导,要确保各方利益的获得合情、合理、合法;具体实施由企业按照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律来运作;在规划和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以保证城市更新方案在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中获得最佳成果;同时要保证城市文脉得以传承、历史街区风貌和优秀历史建筑得到保护、市民获得更好的生活品质。
上海新天地的横空出世,给了大家很大的启发,老旧城区的更新不一定要全部“拆、拆、拆”。按照政府规划和历史风貌保护的要求,香港瑞安集团以上海近代标志性的石库门建筑群为基础,创造性地赋予其商业经营功能,把这片反映上海历史文化的海派建筑——石库门街坊,改造成一个具有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中西融合的都市旅游景点,形成了一首“昨天、明天、相会在今天”的交响乐,让海内外游客品味到独特的文化,这是一个很好的样板。新天地的成功说明文化是永恒的,其魅力和影响可以跨越时空,但作为文化载体的建筑是脆弱的,需要人们加以呵护。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善待历史建筑,保护海派建筑文化资源,延续城市文脉,应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
继新天地之后,上海一些地方和企业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文化的力量。通过挖掘区域历史文化资源,赋予历史留存的海派建筑以新的活力。原先以拆为主的“拆、改、留”方针,逐步被演变为“留、改、拆”,即先考虑留的价值,然后才是“改”或“拆”。田子坊、八号桥、老码头、多伦路、思南公馆、上海音乐谷、建业里等,都是经过反复博弈,创造性地给海派建筑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后形成的各具特色特色的历史街区。“修旧如旧”成为人们更新老建筑时希望达到的最佳理想状态,“城市更新”亦成为上海改变老旧建筑和街区时最常用的语汇。

(四)城市发展中的海派建筑
2015年12月中央召开了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要求。关于如何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和宜居性,中央文件中曾有过多次表述:“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次城市工作会议在关于规划的要求中更提出了:“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由此可见,建筑作为城市特有的基因,人们乡愁的实际载体,需要认真予以保护已成为一种共识。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提出“到2040 年要将上海建设成为综合性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对如何建造国际文化大都市,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精神提出了“以实现全球城市发展目标、提高市民的幸福感为出发点,创造多元包容和富有亲和力的城市公共空间和社区休闲空间,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历史底蕴和现代气息兼容并蓄、城市乡村高度融合的空间特色风貌,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塑造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的要求。


 
以上中央与上海地方的要求中都提及城市空间的规划、管控及营造要符合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这给海派建筑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特别是上海《纲要》中提到的“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塑造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这正是海派建筑的风格所在和海派文化追求的目标。因此,进一步提升上海这座城市的空间品质和文化氛围,必须继续加强对海派建筑的研究,增强对原有建筑和历史街区保护和文化发掘的力度,鼓励、支持建筑设计师对新建建筑如何体现海派建筑风格进行积极的探索,使上海这座城市更加具有海派文化的色彩,实现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和著名旅游休闲目的地的目标。
文化是有张力的,它不会完全被行政区划给隔开。海派建筑并不是专指建在上海的建筑,而建在上海的建筑也未必一定具有海派建筑的风格。海派建筑风格是西方建筑风格与江南建筑风格的融合。所以,我们在江南许多城市能见到很多建在山水之间、小桥之侧,与江南建筑融为一体,既有西式风格,又有江南特色的老建筑。这些建筑大多是当地人士在上海谋生,有所积累以后回乡所建,这些建筑大都体现了海派建筑的风格,不把这样的建筑归为海派建筑是很不合理、很不科学的。
根据国家发展战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将是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引擎,是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发展带和科技创新基地、国家新型城镇化重要承载区。长期以来,长三角各城市之间的交往都是互惠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逐渐融为一体,传承江南文化又吸纳、融合西方文化的海派文化被长三角各城市广泛认可。海派文化和海派建筑的深入研究和弘扬,有利于增强地域文化的认同,有利于共同保护并促进江南水乡、吴越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未来上海以及长江三角洲各城市均面临着新的更大的发展机遇,对海派建筑和海派文化的深入研究和积极弘扬一定会为“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营造充满活力的城市风貌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  晓歌)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