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笼罩整个北半球 气候变化苦果正显现
摄影/日升
极端高温正笼罩整个北半球,欧洲情况尤其严重。从伦敦创纪录的高温到雅典帕特农神庙附近的山火,从意大利干旱的农田到格陵兰岛崩塌的冰川,气候变化的苦果正初步显现。 极端天气频现,不仅是天灾更是人祸。气候学家警告,大自然留给人类采取行动的时间也许不多了。 高温严酷超出想象 对于英国来说,19日中午是个历史性时刻。当时,伦敦希斯罗机场的温度计指向40.2℃,是英国自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一次超过40℃的天气。 此前英国气温最高纪录是3年前测得的38.7℃,而19日当天,英国至少34个观测站的测温突破这一纪录。 虽然英国气象局早在15日就发布了有史以来第一个高温红色警报,并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但高温之严酷仍超出了英国人的想象:沥青公路在炙烤下融化,走过的人们发现鞋子变了颜色;铁道钢轨在高温下变形,列车纷纷减速,部分路段甚至禁止通行;在许多超市,风扇和冷气机被抢购一空;在一些医院,手术甚至难以进行;由于缺水,议会广场上常年绿油油的草地变成了干裂的荒地。 四面环海的英国已然如此,欧洲大陆的情况更糟。在伊比利亚半岛,上周气温就达到创纪录的47℃,干热的空气让大片树林一点就着,因高温丧生者近2000人。在亚平宁半岛,橄榄树不再结果,大片农田陷入7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在巴尔干半岛,山火甚至已烧至雅典近郊,对西方文明具有象征意义的帕特农神庙被红光笼罩。 对习惯了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欧洲人来说,往年夏日的平均气温很少超过30℃,因此绝大部分民宅都没有冷气设备。据业内估计,法国和英国只有不到5%家庭装有空调,德国更只有3%。 不过,空调市场倒是对欧洲充满乐观。国际能源署2018年的一份报告指出,欧盟空调设备数量将从2019年的1.1亿台增至2050年的2.75亿台。英国政府近日一份报告也预计,到2035年伦敦约20%家庭将装上空调。 冰川融化影响巨大 欧洲人今后的夏天会好过些吗?驻扎在格陵兰岛的科学家忧心忡忡。 根据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数据,仅15日至17日,格陵兰岛融冰量就达到每天60亿吨——足以填满720万个奥运会标准的游泳池。同时,格陵兰岛北部的气温徘徊在15℃左右,比往年同期高了足足5℃。 融化的冰雪在光滑的冰盖上形成了涓涓细流和袖珍湖泊,虽然堪称奇观,却加速切割和侵蚀了冰盖,导致冰盖更大规模和更快速地流失。当一块块冰川崩塌入海后,无人机往往可以从浮冰上看到形单影只的海豹或北极熊。 “从过去30至40年的气候平均水平来看,过去一周格陵兰融化的速度是反常的。”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高级研究员斯坎博斯说,“融化一直在加剧,现在达到了高峰。” 格陵兰岛面积超过20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位于北极圈以内。几乎覆盖全岛的格陵兰冰盖是北半球最大冰体,蕴藏着足以改变世界洋流系统和全球气候的水量。 科学家们清楚地记得,在欧洲上一次被热浪席卷的2019年,格陵兰岛有5320亿吨融冰流入大海,导致全球海平面永久性地上升了1.5毫米。从目前的趋势看,北半球今年很可能经历比2019年更加严重的酷暑。 更糟的是,当巨量淡水融入北大西洋,有可能削弱甚至改变对欧洲文明和全球经济至关重要的北大西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洋热量输送,欧洲之所以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更为温暖湿润并拥有更多不冻港,主要就得益于这股暖流。 但有研究显示,格陵兰冰盖大量融水会增强南下的格陵兰寒流,进而减少北大西洋暖流送到欧洲的“暖气”。而大西洋洋流体系的变化,最终难免累及整个海洋。换句话说,全球变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欧洲来说不仅夏天会更热,冬天也可能更冷。 气候难题如何解决 欧盟委员会20日公布一项提案,希望各成员国采取自愿措施,从今年8月1日到明年3月31日将天然气使用量减少15%,以应对欧盟面临的天然气短缺问题。显而易见,炎夏还没过完,欧洲就开始为如何过冬犯愁了。 去年冬天欧洲过得非常艰难,不是因为气温低,而是因为“能源荒”——天然气供应紧张,风能、核能等清洁能源不足,电力价格暴涨。 如今,俄乌冲突令俄罗斯与西方关系跌至谷底,天然气供应更为紧张。国际能源署18日敦促欧盟大幅削减天然气消耗量,为“漫长而艰难的冬天”作准备。 但是,罕见的热浪正让欧洲再次进入能源需求猛增、电价高涨的阶段,加上俄欧关系紧张和通货膨胀加剧,如何从现在起就为冬天“屯气”,实在是让欧盟头疼的难题。 更重要的是,持续的高温与可能的寒冬再次让欧洲陷入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为了度过极端的炎热或寒冷,人们恐怕更离不开空调;但更多地使用空调意味着更多的化石能源消耗和更多的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增加了极端天气出现的概率。 这是欧洲的难题,也是对世界的警示。正如牛津大学气候学家奥托所说:“在停止温室气体排放之前,高温状况将继续恶化。世界达到‘零排放’所需的时间越长,热浪会变得越热、越危险、越普遍、越持久。” 如何在生存与发展之间取得平衡?又如何求得一个可持续的能源政策?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9日在一场气候会议上发出警告,想要一个怎样的未来,需要所有人共同作出决定。 本报记者 杨一帆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