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杂谈 >

管理超大城市需要有强烈的挚爱

时间:2022-06-07来源: 熟年人生 作者:施蔷生 点击:
最近,有许多朋友在网络上纷纷发布上世纪城市发展最困难的时期中,许多前任老领导深入社会基层,了解民生疾苦,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城市创新探索等感人事迹,读来非常亲切感人。 这是上海这座超大城市一笔十分宝贵的经验财富。从历届老领导身上所反映的治理超

  最近,有许多朋友在网络上纷纷发布上世纪城市发展最困难的时期中,许多前任老领导深入社会基层,了解民生疾苦,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城市创新探索等感人事迹,读来非常亲切感人。
 
  这是上海这座超大城市一笔十分宝贵的经验财富。从历届老领导身上所反映的治理超大城市的特质之一:就是充满对大上海的强烈挚爱,有着促进上海繁荣发展的历史使命和担当。他们具备带领各级干部及全市人民一起进行改革开放的人格魅力和统筹领导能力。



  1、临危受命,毅然挑起管理超大城市的重任
 
  记得1982年、1983年左右,上海适逢“文革”十年浩劫结束,百废待兴时期。经过五六年左右的过渡和理顺,中央从上海在文革前主要是理工科大学毕业、后在基层历练的优秀党员干部,提拔到市级、局级层面上来。如吴邦国、黄菊、陈铁迪、倪天增、夏克强、谢丽娟等。他们熟悉了解上海,又在上海的基层做过。很多市领导也是原先住在石库门房、过着没有煤气、独立卫生间的居家生活。他们亲身感受到上海的发展过程。


 
   2、自主改革,激活城市潜力,改善城市面貌
 
   上世纪80年年代中后期,上海通过向中央财政包干及世界银行“九四”专项基金,化大气力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缓解了城市公用事业捉襟见肘的困难,城市面貌有了一定改善。1991年9月中央工作会议上,黄菊市长向中央正式提出上海“自主改革”的请求,在坚持保证完成上海对中央的财政包干任务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党中央和国务院给浦东开发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大胆吸收世界各国中一切有利社会生产力发展、有利综合国力增长、有利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的经济规律、运行方式和管理经验,充分行使上海各项改革开放的自主决策权,勇于进行一系列综合配套的改革开放措施。然后大胆进行土地批租、股份制扩大试点等,上海的城市活力开始显现。市和局级领导层面的改革率先精神值得一提。
 
   3、浦东开发,世博会举办,确立了国际大都市地位 
  上世纪第90年代的浦东开发开放,给上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城市发展机遇。许多市级机关干部在市领导的带领下,毅然挂职来到浦东掀起新的创业和创新。“八百壮士”过江东进,领导和干部、市民一起奋发图强。2010年的世博会,又让上海进一步拉近了与国际接轨的空间。那时,上海人民空前的情绪高涨。世博会进园参观,有序排队。有的排7、8个小时都乐此不疲。在海外的华人惊叹:这样能吃苦耐劳的民族,谁能竞争得过?
 
  为何能在哪些个年代,上下同欲,上下齐心,使上海在短短30多年城市有着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呢?
   一是各级领导能深入基层,了解民生疾苦
   如汪道涵、朱镕基、黄菊等市领导,经常深入旧改小区、工厂企业等,开座谈会,听取具体情况汇报,要求掌握第一手真实情况。 
  上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上海的乘车难比较突出。时任市公用局局长夏克强(后担任市府副秘书长、副市长),多次到公交车队开乘客座谈会,及时改进问题等。 
   二是弘扬城市精神和法制,对标国际先进城市发展
   新世纪初2003年的上海城市精神大讨论,2009年世博会与市民关系的社会讨论等,全市人民的共识和价值观不断形成。2010年世博会成功举办后,又进一步提出向“全球城市”迈进,以及国际市长咨询会议的每年举办等,这些在决策过程中,都充分凝聚了全市人民的智慧和意志,并不是随意拍脑袋和盲目机械执行上级指示。
 
   三是市领导心怀全市人民,无欲则刚,无私无畏
  一座城市,尤其是一座25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要管理得既有秩序,又有活力,实非易事。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汪道涵老市长曾说过的一句话,谁能解决上海的交通难问题,就请谁来当市长。汪老是学者型官员的典型代表。儒雅大气,拥有大局观和大智慧。在他的周边,常聚集一批专业强、能力高、敢于讲真话的学者和各级干部。
  前几天在《解放日报》满怀深情向全市人民写的“给你一个微笑”散文诗,温暖了一大批本已冰凉和失望的广大市民心坎。前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就是这样一批心系人民、无欲则刚优秀的共产党领导干部卓越形象。
 
  有朋友深情回忆当年上海发生“乌中地块”流氓动迁致死事件,他雷霆震怒,严厉批示从严查处。后来他从市人大主任退下来后,“回绝”到全国人大任职,说:让机会留给年轻人,我要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回归朋友。退休后,他颐享天年,学书法绘画,兴趣爱好广泛。
 
  今天是端午节的最后一日。风雨过后晚霞一片灿烂!只有经历着一场大劫难的上海,如今再回顾一路走过的艰辛历程,才会发出对这三个月疫情的深刻反思。只有深深挚爱着这座城市,了解城市的基因和肌理,才能真正引领上海这艘巨轮,尽快走出泥潭,驶向胜利的彼岸!


责任 编辑晓歌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