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日升
农历十二月,为一岁的最后一个月份,处在新旧交替的时段。它的别称有除月、末冬、腊冬、嘉平、季冬、严冬、腊冬、残冬、穷冬、冰月、余月、极月、清祀、冬素、大吕等。其中,人们最熟知的当数“腊月”。因为是除月,所以它的最后一夜又称除夕。 腊月得名于“腊日”。“腊日”一度是最受重视的节日,也是古代最热闹的节日,以致孔子问子贡观看“腊日”节庆活动的观感时,子贡答曰“一国之人皆若狂”。 腊祭最初是祭祀自然神,后来是自然神与祖先的结合。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虎图腾是一个广泛、悠久的存在,是领袖与人民的统一物。 比如,西王母就与“虎图腾”相关;《礼记》中天子祭祀的环节中就有“迎虎”,这应该是远古“虎祖”祭祀的遗存。 又如,彝族、白族、土家族、纳西族、哈尼族、羌族等诸多民族,非但认为自己的祖先及领袖是虎,还直接以虎命名或自称、互称,崇虎祭虎的遗存更是普遍。 其中,对虎的称呼多与“腊”音相近。比如,彝族祭祖至今叫祭“腊”,祭祀之日称为“腊日”;新年的祭虎节又叫“跳虎节”,彝语称为“罗玛皆底”。 进一步来看,作为自己、自己的祖先或民族的领袖的“虎”,可谓虎变而与时俱进的精神,可谓保持民族生生之气乃至死而复生的表征。不同的族群各尽所长地组织成一个整体,就形成了龙的概念。 过了腊八就是年,虎年即将来临,这是又一个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年份。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