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杂谈 >

现在孩子怎么了?一个月内竟然有20多起学生跳楼事件

时间:2021-11-30来源:中立观察 作者:刘忠良 点击:
启东三名11岁女孩子跳楼内情? 仅九月就有20余起公开报道的学生跳楼事件 11月15日晚,江苏省启东市一小学六(一)班有三名11岁的女生从5楼坠楼。几天之后,孩子从启东人民医院转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11月21日,坠楼孩子家长对媒体表示目前仍在ICU,
 

启东三名11岁女孩子跳楼内情?
仅九月就有20余起公开报道的学生跳楼事件
11月15日晚,江苏省启东市一小学六(一)班有三名11岁的女生从5楼坠楼。几天之后,孩子从启东人民医院转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11月21日,坠楼孩子家长对媒体表示目前仍在ICU,需要做一系列后续手术,但已无生命危险。
这起学生坠楼事件,震惊了学生家长,也使近年困扰家长与学校的学生跳楼事件,再增一桩新悲剧。
启东事件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关注,是因为三个岁数还不到能感受生活之艰难的女孩子相约跳楼,完全漠视死亡的痛苦,给人的感觉十分蹊跷。事情的原委至今不明,有关部门进行了初步排查,排除了他人所为,没有教师体罚、校园欺凌等现象,没有发现和网络传闻的游戏有关。
现在三个女孩还在进行抢救,没有办法由她们自己说出真实原因,但肯定她们遇到了巨大的心理问题。
江苏启东实验小学三名11岁的女孩坠楼自杀
据不完全统计,自九月份至今,就先后有无锡一初三女生坠楼、合肥十岁男生坠楼、杭州一名四年级小学生跳楼、南京、湛江……坠楼事件将近60多起。这其中还不包括选择上吊、溺水等其他方法自杀的学生。而在这些选择自杀的10岁至15岁学生中间,尤以跳楼自杀最为流行、最为惨烈,也最为痛心。
据北医儿童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指出: 中国儿童自杀率居世界第一,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孩子死于自杀,8个自杀未遂。在全球范围,自杀已经成为15-29岁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西安的一名9岁女孩,因为无法按时完成作业,从15楼决然跳下。她在遗书中写道:“妈妈,对不起,这是我的决定。”“为什么我干什么都不行?”
安徽黄山某学校,一个男孩站在学校宿舍5楼阳台外想要跳楼,他在宿舍里留下了一封遗书,上面写着想对父母说的话,他说:“我控制不住自己玩手机,对不起,你们去生一个更好的吧。”
4月4日,江西九江的摆渡船上,一名22岁的女孩,在车里与父亲发生争执,因为父亲说了一句“你爱去哪去哪”,拉开车门赌气跳进了江里。父亲迅速下车,毫不犹豫跳下去救女儿。
据报道,女孩的哥哥当时也在车上,赶紧跟路人一起放下绳索,抢救父亲和妹妹。万幸的是,两个人都被救了上来,避免了一场悲剧。
毫无疑问,这位爸爸非常爱自己的女儿。看到女儿跳江,他丝毫没有犹豫就跳了下去,完全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危。
可父母心中的“爱之深”,为什么到了孩子眼中就成了“责之切”呢?那些赌气自杀的孩子,不就是因为受不了父母的责怪和辱骂吗?
如果你真的爱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能跟他好好说话呢?很多网友说,特别能理解这个孩子:
当妈的肯定平时也说过不少刺激孩子的话,都是日积月累的,像个气球一样,撑不了就爆了。」
当你在外受了委屈,回家还要被父母责骂的那种绝望……
不要一味地谴责孩子不抗压了,孩子是用来教育的,不是用来抗压的。

这一切,本可以不发生的
前几天有一位宝妈在后台留言:”孩子刚上幼儿园,穿衣穿鞋都比较磨蹭,经常忍不住就朝她吼......”
父母吼孩子,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件事。
当孩子拖拉磨蹭、当孩子把家里弄得一团糟时、当孩子思考半天却写了错误答案......妈妈心里总有烦不完的事。
更令人懊恼的是,每次吼完孩子心里总是,罪恶感又涌上心头。
正好想起了宋丹丹和儿子巴图第二次做客《向往的生活2》的那期节目!
那一次母子俩的相处氛围和上一次完全不一样。记得第一次看他们参加这个节目的时候,宋丹丹对儿子是各种嫌弃,全程吐槽。
看到别人的孩子为大家做了早餐,她说自己生了一个废物。
看到巴图手忙脚乱地生火煮鸡蛋,她也在旁不停奚落,说巴图笨手笨脚。想要到民政局,换一个儿子。
完全不顾及因为难堪,羞得一脸通红的儿子。
当时,在看到这一段的时候,老公还在一旁感慨:这是亲妈吗?在节目里这么不给儿子面子,未免也太狠了吧。
但作为母亲,宋丹丹肯定是爱自己的儿子的,这毋庸置疑。只是,她和很多的中国家长一样,在外人表扬夸奖孩子的时候,明明内心很开心,但嘴上却打死也不夸孩子半句。
满心是爱,表达出来的却总是打击和否定,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家长。
以为这样能就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来以此激励孩子,但其实,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这一声声的打击背后,藏了孩子多少的委屈和眼泪。

父母泼冷水,孩子赔上一生
我们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其实这句话并不准确。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父母教育孩子时,总是习惯性使用“泼冷水”式教育。
无论聊孩子的什么话题,矛头总是围绕孩子的不足,即使孩子已经使尽了全部力气想要获得我们的认可,我们也总是吝啬说出那句夸赞的语言。
事实上,在父母眼里浑身都是毛病的孩子,长大后,很难把家当作避风的港湾。父母的“善意批评”常在不经意间影响孩子,成为孩子心底一个否定自己、阻碍自己前行的声音伴其一生。更糟糕的是,这种“暴力”式的互动,常常被当作关系亲密的象征。
我们最大的不小心和不真实,就是“说话前什么也没想。”在当时只代表了你情绪的愤怒,而处于家中弱势地位的孩子就正好撞到了枪口上。
“笨”、“没用”……其实并不是你对孩子的真实评价。但是这些语言戳进孩子的心里,慢慢地变成了伤害他们的凶器,以及,他们与父母恩断义绝的断情刀。海灵格曾经在《爱的序位》中提到,孩子在潜意识里会追随自己的父母,无论你知道或者不知道。
父母都是天生的催眠大师,如果长期反复地用某一种语言刺激孩子,孩子在潜意识里就会深受影响,甚至认同父母所说的,储存在心灵深处。这些心灵的种子,遇到诱因的时候,就会瞬间爆发,像是某种魔咒一样,限制着孩子的思想和行为。

有种伤害,孩子要用一生去弥补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Safekids曾发布过这样一则海报。
孩子的双手,拿一张26分的考试卷。整个人微微后缩,眼角下垂,神情紧张,看起来怯怯的样子。
 
身上刻着的,是父母对他说的话:“你脑子让猪吃了吗?考成这样,还有脸回家?”
无意中,孩子弄碎了花瓶,低着头,用小眼睛偷偷瞥着你,等待暴风雨的降临。
父母难听的话语,如往日一般,席卷而来:“天天毛手毛脚,你上辈子是闯祸精啊?家里有你,真倒大霉了!”
抱着足球回家的小孩,刚刚跟小伙伴一起,踢了一场超有趣的足球赛,嘴角的笑容还没消失。
谁料一到家,就被父母拎到一旁站着,一边指指点点,一边嫌弃地说:“没见过这么脏的孩子,你是从垃圾堆里捡出来的?”
海报的制作人,把这些话刻在了孩子的身上,就像伤疤一样。回想生活中,我们说过的这些话,不就是拿刀刻在孩子的心上吗?这种伤害带来的痛苦,是连时间,都无法抹去的。

好父母嘴上都有一条拉链
从不对孩子随心所欲地说话
语言暴力,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下面一段小视频。
其实,绝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真心爱自己的孩子的,但他们却常常在不经意间对孩子使用了语言暴力。家长望子成龙,孩子的行为却无法达到父母的期待,家长情急之下,可能就会“随口”说孩子“怎么那么笨”、“做题怎么不动动脑子”。然而,你有没有想过,家长随口的一句贬低、嘲笑孩子的话,却能够对孩子的内心产生强烈的颤动?
台湾曾经有一个真实社会实验: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看看妈妈是如何用吼叫伤害孩子的。
短短两分钟的视频,有没有让你觉得很熟悉?当父母累了、着急的时候,就容易为了孩子的一个小行为对他“恶语”相向。
现实中,这样的伤害每天都在发生着,看不见,摸不着。那么,还有哪些口头禅,会容易让孩子感到受伤呢?

爸妈究竟如何能当好情绪教练?
美国知名心理学家艾琳·肯尼迪-摩尔说:“家长帮助孩子处理情绪重要的一步,是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曾经有一则外国爸爸开导生气的女儿的视频被很多父母点赞,这位爸爸的做法就很值得学习。
孩子情绪学习经验深受父母的影响,父母同时也是稳定孩子情绪的最主要来源。
根据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高特曼的追踪调查发现,父母扮演情绪教练的孩子,比较有能力处理自己的情绪,挫折忍受度高,社交能力和学业表现也比较杰出。提高孩子的情绪能力,已成了现代父母的必修课。培养情绪能力,愈早开始愈好,且要注重方法和技巧!
批评孩子的通用公式
批评公式:批评=陈述事实+确认可罚性+表达感受(痛苦)+保住孩子的自我价值+期望。
我们批评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该掉缺点,以后不再重犯,并且能够做对的事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必须把批评的步骤都做对,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如何正确的对待犯错的孩子?我们可以:
(1)陈述事实。
是说要直接告诉孩子他做错了什么事情,把他做错的事情说清楚,这是批评他的前提。
(2)确认可罚性。
这是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批评他,确认错误的严重性和对孩子以及别人伤害性,给出批评的理由。 
(3)表达感受。
主要是表达痛苦与愤怒的感受,这是要告诉孩子他的行为,使你感到非常痛心,由此让孩子找到痛苦,让他把他的错误行为与痛苦连接在一起。
(4)保住孩子的自我价值。
这是说让孩子认识到,虽然他的行为错了,但是你依然认为他是一个好孩子,并没有因为他犯了一个错误,就改变了你对他的看法。在你心中,他的“行为”虽然出了错误,但是他的“人”还是个好人。这样他才有改变缺点和错误的动力。
(5)表达期望。
这是告诉孩子,尽管他犯了错误,但是你依然对他有信心,并且你还期望他能够好起来。这是他往好的方向发展的动力源泉。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南风效应”: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吹出了刺骨的冷风,行人因为害怕寒冷,所以裹紧了大衣,而南风吹出了柔和的微风,行人觉得很温暖,便解开了大衣。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请用春风化雨般的温柔,润物于无声!
给他爱,给他力量,给他信心,你会发现南风虽然柔和无力,却能化为绕指柔,让孩子在风中起舞!

责任编辑晓歌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