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居住过的梁家河一号知青院。
一定要让村民多学文化,这是习近平心中的一个信念。漫长而漆黑的夜里,赵家河村的夜校,煤油灯亮到很晚,欢声笑语响到深夜,村民们学习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 梁家河的乡亲们喜欢习近平。这位从北京来的知青,和大家一样能吃苦、能劳动,不仅为人随和,好打交道, 还有一点,习近平在每天劳动之余愿意跟大家聊天。天南海北、古往今来,习近平无所不谈。村民们也从他讲的故事里,了解了不少新的知识,“看见”了山沟沟外面的世界。 习近平刚到梁家河的时候,大队书记梁玉明曾安排他到县里制种站去学习良种培育工作。制种站的工作就是把种子培育好,再分配到公社,送到大队。习近平对这项工作很认真,对相关的知识也非常感兴趣,专门用一个小本子做育种知识的笔记。回到窑洞里,习近平一有机会就给大家讲有关制种的知识:父系1号、子一代、子二代之间的关系,杂交为什么会有杂交优势,等等。他讲得很详细、很生动,大家不时插话和提问,听得津津有味。 习近平当了梁家河的大队支书之后,还是这样和乡亲们朝夕相处,白天劳动,晚上讲古。村里有个后生叫武晖, 一有时间就跑到习近平那里拉话,嘴里问着各式各样的问题,眼里都是对外面世界的渴望。在梁家河,像武晖这样的年轻人还不少。这种情况很触动习近平,他琢磨着怎么也得想点办法,让乡亲们学文化。 没过多久,赶上大队党支部开会。习近平在会上正式提议:“咱们村,像武晖这样想学习的人可多呢。年轻人如果不识字、不学习,以后是没有出路的。我办一个扫盲班,把大家组织起来学习吧!”当时村里人大多数不识字,大家一听这个提议,都很高兴。 说干就干!一个扫盲班就这样在村里办起来了。 没有教学工具,习近平就自己抄写汉字卡片。一二三四、东南西北、前后左右、男女老少……从最简单、最常用、最基础的汉字教起,等大家有了一些底子,他再教稍微复杂点的字。 没有专门时间,就挤一切可能的空闲时间。白天劳动回来,吃完晚饭就开始张罗大家来学。遇到下雨不用出工, 大家就在扫盲班里学文化。教学条件虽然简陋,学的内容也很简单,却颇有点古人“风声雨声读书声”的境界。 除了教识字,“习老师”还是像过去一样,在自己住的窑洞里读书学习,乡亲们晚上过来串门拉话,他就给乡亲们说古今。家事国事天下事,他讲得深入浅出,大家听得轻松愉快。就这样,一来二去,梁家河村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很快,和周围其他村子比,他们识字的人也多很多。 习近平爱读书,村里人都知道。炕沿铺盖枕头边,到处都是他从北京带来的书。在那个贫窭的年代,书可是百觅难寻的宝贝。武晖喜欢来知青窑洞玩,就是盯上了这些宝贝。 “铁锁,你喜欢看什么书,就拿去看!”每次看到武晖来窑洞借书,习近平都亲切地叫着他的小名。有时遇到武晖看不懂的字词,习近平就一字一句耐心地教。 在连县城都没去过的武晖眼里,梁家河这个山沟沟曾经就是整个世界。直到他看到了《十万个为什么》里的汽车、轮船、飞机,认识了《三国志》里叱咤风云的曹操、刘备、诸葛亮,领略了《母亲》里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 感受到《静静的顿河》中高奏的哥萨克壮歌……这个神秘的大千世界才第一次为他打开一扇门,照进一束光,并且点亮他以后的人生——不久后,武晖考上了延安师范学校。 一定要让村民多学文化,这是习近平心中的一个信念。1973年,县里抽调习近平去冯家坪公社赵家河大队驻点搞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工作。习近平到了赵家河,就办起了夜校。 到了晚上,哨子一吹,赵家河村的二三十个年轻人就集合到了一户村民的窑洞里。大家挤在一张长长的石条桌周围,煤油灯点起来,听习近平上课。问清楚每个人的名字,习近平就开始一笔一画教大家写自己的名字。 “你姓高,那是高兴的高。‘高’字这么写……”村民高小梅,平生第一次学会了自己的名字该怎么写,左看右看,横看竖看,爱不释手,高兴得合不拢嘴。习近平还经常用很通俗的谚语和俗语,给大家讲一些工作和生活的道理。他讲“打铁还要自身硬”,告诉大家,做什么事情,首先是自己先做好了才行。他讲“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就是说干事情要有个主心骨,而在村里,支部就是带领大家干事儿的那个“火车头”。这些深入浅出的道理,村民们听了记在心里,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夜校除了教大家识字写字,还教唱歌跳舞。尽管干了一天的活儿,可是“老师”和“学生”谁也没有觉得累,乡亲们很愿意来夜校听课,年轻人的精神头儿更是特别高。漫长而漆黑的夜里,赵家河村的夜校,煤油灯亮到很晚,欢声笑语响到深夜,村民们学习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没多久,这里就成了全县的试点和榜样。
(该文选自《习近平扶贫故事》,商务印书馆出版)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