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叶永烈 著
图书精选:第一章 陈云之初(3)
商务印书馆成了“红色的起点”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震撼全国。这一运动的冲击波,也冲击着小小的练塘镇。 陈云曾这样回忆[1]: “五四”的时候,我才15岁(引者注:指虚岁),是一个高等小学3年级的学生。 那个学校是在上海附近的乡间。很快就受到“五四”的影响。我们由一个姓张的教员领导着罢课之后,还进行了宣传和演剧。我还记得,我们演的剧叫做《叶名琛》(原注:清末两广总督,1857年英法联军进攻广州时,不作战守,广州城陷被俘,死于印度),我也扮了一个角色。有一次在茶馆里讲演,我讲演的时候手足似乎蛮有劲,把脚一顿,桌子上的茶壶都给碰翻了。我们这个小镇也罢了市,人民反对日本和反对卖国贼的情绪,确是很高涨。 陈云所提及的姓张的老师,叫张行恭。 1919年,14岁的陈云在练塘颜安小学毕业。贫苦的他,没钱进入中学学习。 从此,陈云的最高学历便是小学毕业。尽管他后来的文化水平早已是教授级的了,可是每逢填写各种登记表,在“文化程度”一栏里,陈云总是写上“小学”二字。他曾意味深长地说:“我永远是小学生!” 失学之后,他很想到上海找一份工作。 机遇对于每一个来说,在人生的转折关头,是至为重要的。就在这时,一个偶然的机遇,决定了陈云的一生。 那是因为陈云的小学老师张行恭十分喜欢他。张行恭的弟弟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于是就介绍陈云到那里当学徒。 这样,在1919年12月8日(农历十月十七日),陈云离开了当时属于江苏省青浦县的练塘小镇,进入了大上海。 穿着长衫的陈云,跨进位于上海河南中路的商务印书馆的大门,是他一生极为重要的一步。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出版社,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创办于上海。最初印刷商业簿册、表报,故名“商务”印书馆。创办人之一夏瑞芳善于经营,由印刷簿册转为出版社,出版教科书、工具书、科学和文学著作。 1902年,清朝进士张元济(曾任刑部主事)因参加戊戍政变遭革职,由官场进入商务印书馆,创办广有影响的《东方杂志》《教育杂志》《小说月报》以及编辑中国第一部新式辞书《辞源》,于是商务印书馆名声大振。 至1949年,商务印书馆累计出书达2万多种。如今,商务印书馆则“日出一书”[2]。 陈云来到位于上海河南路的商务印书馆,如同遨游于书海、书城,知识猛进。 1982年2月7日,陈云为商务印书馆建馆85周年写下了这样的题词[3]: 商务印书馆是我在那里当过学徒、店员,也进行过阶级斗争的地方。 应该说商务印书馆在解放前是中国的一个很重要的文化教育事业单位。 [2] 《商务印书馆喜庆九五华诞》,《文汇报》1992年4月22日。 [3] 《陈云画册》,七八页,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