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捐档新闻 1997年至1998年,我校中文系77级校友、作家陈丹燕将《第一朵玫瑰常常不香》部分手稿捐赠给档案馆,这篇文章收录于陈丹燕散文集《你将要去的那些地方》(1998年新世纪出版社出版)。同为我校中文系77级校友、作家陈保平将《春天别来得太快》部分手稿也捐赠给了档案馆,这篇文章收入他与妻子陈丹燕合著的散文集《精神故乡——陈保平陈丹燕访俄散文》(1995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随手稿一起捐赠的还有陈丹燕早期文学作品《一个女孩》,以及陈保平、陈丹燕合著的《精神故乡》。二十年后的2017年,档案馆馆长汤涛在上海文艺出版社资深编辑陈蕾女士的陪同下拜访陈丹燕,表示档案馆正在建立名人档案,希望捐赠著作和手稿。陈丹燕爽快答应,愿意捐赠家里保存的45部个人全部著作,并说捐赠著作给母校,是自己的一种情怀和传承担当。 谈及与母校的情感,陈保平说,“我们留给母校的是那座林荫道上的钟,上面写着‘77、78级毕业生赠’。回想起来,那真是一段有精神生活的好日子。时间过得真快。”陈丹燕说,“我想说的,陈保平已经说了。”(见《精神故乡》一书扉页) 在用电脑写作的时代,作家手稿弥足珍贵。作家手稿不仅显示不同时代不同纸张和书写工具的变化,而且显示出作家修改文章的文学创作过程。作家手稿捐赠给学校档案馆,是将个人智慧转换为集体的精神财富,更能彰显作家手稿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捐档选粹 《第一朵玫瑰常常不香》手稿 《春天别来的太快》手稿 陈保平陈丹燕合著散文集《精神故乡》 以上为陈丹燕捐赠著作 3 延伸阅读 陈丹燕:为什么我要用非虚构这种形式来写上海 12月25日,上海文艺出版社举办的陈丹燕作品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上海作家陈丹燕、学者孙颙等齐聚一堂,探讨陈丹燕笔下的上海故事。 提起上海作家陈丹燕,外界描述她最多的是“小资”。研讨会上,当有人提及“小资教母”这个大众赋予陈丹燕的名号时,陈丹燕轻轻地摇头并笑着说:“我否认有用吗?” 像历史学家一样做研究,像新闻记者那样追求真相的完整性,然后像一个小说家那样去描绘,陈丹燕说这是她想要的。陈丹燕是上海的新移民,3岁来到上海,在过去20多年里她一直在书写上海。她用自己的笔触在“上海三部曲”(《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外滩三部曲”(《成为和平饭店》、《公家花园的迷宫》和《外滩:影像与传奇》)等“非虚构小说”中记录下了这座城市的历史。 “非虚构的范围很宽,纪实文学、报告文学都是。而陈丹燕所走的路是较为少见的,带着些散文性质,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游历,记录下厚实的内容。这种独特的创造力是作家能不能在文学道路上走远的关键”,作家孙颙在研讨会上这样评论陈丹燕。 (本文摘自 澎湃新闻 2014年12月26日) 陈保平:传承与传奇 华东师范大学六十周年校庆之际,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校史馆和闵行校区文脉廊落成,这让大家知道,华师大的前身,是建于上世纪廿年代的大夏大学、光华大学。华师大成立时,复旦、同济、圣约翰大学等部分系科并入其中,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师范大学。现在,华师大把六十年前的这些历史也补上,这样,一所大学文脉的传承就比较清晰了。 步入校史馆,你不仅可以看到大夏、光华大学当年的历史照片,一大批在中国学界影响深远的学者、教授的名字赫然墙上,如吕思勉、许杰、施蛰存、孟宪承、穆时英、储安平、冯契、王元化等,还可以戴上耳机,聆听大夏、光华,甚至圣约翰大学当年的校歌。这些歌的歌词单纯凝重,亢进中有几分不甘,曲调则有点像李叔同的“长亭外,古道边……”带点淡淡的忧伤,让人想起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处境。有一首作于上世纪20年代的《光华歌》,歌词是这样写的:“听我们三呼光华、光华、光华,教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光华,光华要同德同心,爱国爱群的光华、光华、光华,努力为学的光华,光华要读书运动爱国运动并进的光华,光华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光华,光华,光华,教人好学不倦深思精进的光华,光华要虚怀若谷,允恭克让的光华,光华,光华,培养人格的光华,光华,光华,捐除私见大公无我合力同造光华,光华要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光华,光华,光华,我们爱护光华。” 仔细听来,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育人理念、精神抱负大致都在里面了。华师大第一任校长孟宪承先生也曾是光华大学的创办人,当年他提出的大学理想即“知识的创获”“品性的陶熔”和“民族和社会的发展”,有学者说:“经过岁月的淬炼,它也成为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源流和导向之一。”于是便会想,解放后选择这两所大学为华师大的基础,是不是也与它们重德重人格教育的传统有关? (本文摘自《新民晚报》 2011年11月18日 B5版)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