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 > 医疗 >

治愈出院率近半,“上海方案”呼之欲出

时间:2020-02-18来源:文汇 作者:文汇 点击:
一张令人振奋的生命成绩单生成上海迎战新冠肺炎疫情已近一个月,截至昨天,本市累计治愈出院病例达161例,治愈出院率已接近50%。 新冠病毒是全球新发现的病毒,来势汹汹。位于上海最前线的战斗堡垒,正是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而驻扎在此地顽强与病魔持续

一张令人振奋的“生命成绩单”生成——上海迎战新冠肺炎疫情已近一个月,截至昨天,本市累计治愈出院病例达161例,治愈出院率已接近50%。

新冠病毒是全球新发现的病毒,来势汹汹。位于上海最前线的“战斗堡垒”,正是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而驻扎在此地顽强与病魔持续作战的,则是上海集全市之力集结而成的“特种部队”——人人是尖兵,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自疫情发生以来,在沪上这家集中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与全市持续派来入驻的医学团队并肩作战,夜以继日科学施救,精细管理,换来一次次生命的“重新起航”。

寒潮下暖流涌动,“我们出院了!”

这两天,寒潮来袭,气温骤降。但在上海市公卫中心,不时暖流涌动,一批批患者迎来治愈出院日。

“我要谢谢所有医护人员,正是因为有他们精心照顾,我才能顺利回家!”昨天上午,市公卫中心的应急病房前,郭阿姨难掩大病初愈后的喜悦之情。离开医院前,她和其他20位出院患者一起为病友们鼓劲:“上海加油,早点回家!”

68岁的郭阿姨,这辈子都不会忘记12天前被告知确诊后的绝望。“据说去菜场买菜就会得这个病,我还能治好吗?”市公卫中心医护人员第一时间读出老人内心的慌乱,立即对她开展“心理按摩”——“按时吃药,安心在这里养病。”“很快就会好的,在你之前很多人已经出院啦!”

积极配合治疗,郭阿姨住院5天后,全身乏力、恶心、没胃口等症状全部消失,精神也好了起来,经严格出院标准评估,终于迎来出院日。

“我已等不及要见老公和女儿了,太想他们了,还有我95岁的婆婆。幸好,我这次生病发现治疗及时,没有传染给家人。”郭阿姨一口气说完心愿,还不忘将信心分享给病友,“会好的,有医生在,这个病没那么恐怖!”

自上海于1月20日报告首例确诊新冠肺炎病例以来,已累计治愈出院161例,而郭阿姨正是这“1/161”。构成这组数字的每一例,都凝聚着上海救治医学团队的星夜兼程、全力守护。

“在全国尚无特效药的情况下,上海的治愈出院率已接近五成,目前我们正在进一步梳理手头工作,争取尽快形成‘上海经验’。”全国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教授说,近期就会出台上海新冠肺炎救治“专家共识”,其核心就是“综合治疗”,希望这些初步摸索出的阶段性经验,能给全国更多同行以参考。

以生命护生命,最强救治力量“大集结”

未雨绸缪,不打无准备之仗,市公卫中心以应对传染病而生,也为之而战。在每年开展突发传染病应急演练和培训的基础上,市公卫中心于此次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加强版”培训,成立专项应急办公室并制定《疫情应急工作手册》。春节前,全员取消休假,对疫情作全面部署。

这就是为全国知晓的上海“公卫模式”的缩影。

自今年1月起,公卫团队1000多名医务人员已全力投入救治与相关保障工作。根据上海市“集中病人、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四集中”原则和努力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要求,市卫健委与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集全市之力,抽调市级医院急诊ICU及重症医学、感染性疾病专业、呼吸专业、中医和精神科专业临床骨干组成医疗队支援定点医院。

这里的白衣斗士们,绝非“孤军奋战”。市级高级别专家咨询组、常驻专家组、重症医疗组和特殊治疗团队,以及全市专家咨询会诊制度和机制同步建立。这其中,5名来自全市的顶尖重症医学专家带领5个医疗组“整建制”进驻市公卫中心,负责全部重症病人的“床边救治”。以生命护生命,这群多学科医学专家的“大集结”,每日早晚两次集体查房,对所有病例“一个个过堂”,精细化调整治疗方案。

生命无价,所以我们不计代价

上海将“最强兵力”投入救治“主战场”,目标很明确:全力护航每一个生命。

“经不断摸索,在我们的努力下,有患者脱离了危重症、重症。”在市公卫中心,多名救治专家与记者分享这些喜讯,但他们依旧不敢“轻敌”。

事实上,由上海市级救治专家组初步形成的新冠肺炎救治“上海方案”,包括同步推进的药物临床试验,核心是“咬住”目标:让轻症不转为重症,重症不转为危重症。

“讨论具体病例时,我们专家间也会有观点的交锋,因为这是一种新的病毒,国内外都没现成诊疗经验可循。”救治专家成员、瑞金医院急诊科主任毛恩强告诉记者,目前所有的诊疗经验,都来自“战友们”夜以继日的观察,是熬红了眼中的血丝、牺牲睡眠时间、所有人无私拿出个人几十年医学经验的“集体成果”。

救治专家成员、中山医院感染科教授胡必杰称,尽管与这个病毒只有十几天的“鏖战”,但专家们的治疗方案已在不断调整。“有些药不用了,有些药克制着用,因为观察到有些远期效果不太理想,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这就是精细化管理,精心研判。病毒确实很狡猾,我们还得跑在它的前头,从各种小线索里预判它可能带来的致命打击。”救治专家成员、中山医院呼吸科教授朱蕾说。

最强医学“大脑”,还配有最强医学设备,这也是上海此前在迎战历次公共卫生事件中从未有过的“阵容”。比如,无论在“武汉战场”,还是“上海前线”,被视为“救命神器”的ECMO(俗称人工心肺机)已上阵。

疫情发生以来,市公卫中心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李锋一直驻守重症病房,他领衔的ECMO团队,以往救治成功率达60%,而国际水平约50%。

就在郭阿姨昨天出院之际,还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在她大包小包的行李中,一大袋中药材格外醒目——这是她在院治疗调理的一个延续。市公卫中心隔离病房配有专门中医团队,90%以上的患者接受了中医药治疗。

此外,隔离病房还驻有心理医生,定时查房。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境障碍诊疗专家陈俊从大年初二起就在病房开展“床边心理治疗”。

ECMO、CRRT(肾脏替代疗法)、呼吸治疗、心理治疗等支持治疗团队,共同构成了以“综合治疗”为核心的“上海方案”的方方面面。

“我们希望尽力填满所有可以想到的缝隙,不让病毒有可乘之机!”在市公卫中心采访,这里救治团队成员忙碌的身影让记者一次次地意识到:这里的一切,在外人看来似乎有些不计代价;这里的医务团队大多“缺觉”,但所有人都“斗志满格”,都认为值得。因为生命无价,他们是敢于和死神较量,为更多病患赢得生机的“战神”。

相关链接

市公卫中心临床救治机制

1、建立对危重症患者的综合脏器支持体系;系统性采取当前的血液净化、ECMO、免疫增加治疗、中药大承气汤灌肠等方案,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2、继发感染病原体的快速鉴定和抗感染治疗方案;因免疫失调或免疫抑制引起的继发感染往往导致不良临床结局,开始使用快速、高通量病原体鉴定技术,提高精准抗感染治疗方案

3、早期预警轻中症患者危重症进展和干预;通过对系列炎症指标和免疫功能的监测,提早使用免疫干预和血液净化技术,目前轻中度向重症的转化比例已经大幅度降低

4、免疫失调的早期发现与干预;根据患者的细胞因子谱结合临床重症化趋势来决定精准抗炎治疗与血液净化治疗

5、整合中医,积极进行内环境与肠道微生态调整方案;目前缺乏早期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提高肠道微生态管理,降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

6、大力发展中医药,提倡中西医结合,每日进行中医专家的交班,促进中药方案的执行
 

责编:北风
 



更多新闻可点击上面各栏目
(责任编辑:北风)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