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广昌战役的失败直接导致了张闻天和博古、李德的分手(2)
这次战役是由博古、李德直接指挥的。红军因同敌人进行阵地战,并采用“短促突击”战术,虽给敌人以重创,但自身伤亡5500余人,占参战总兵力的五分之一,被迫撤离了广昌这个中央根据地的北大门。
(责任编辑:日升)广昌战役的失败完全是李德、博古不接受毛泽东、张闻天的正确主张,推行单纯防御军事战略的结果。 广昌战斗后,由于在高虎垴打了一个小胜仗,博古、李德及其追随者们抓住这一点大做宣传,来说明他们所谓“短促突击”战术的正确性,还让彭德怀写一篇证明他们的“短促突击”战略战术正确的文章。他们把文章中适合他们口味的部分保留了下来,而不适合他们口味的部分就删去。特别是删去了“这是特殊情况下取得的胜利,而不能证明‘短促突击’是适合的”一句,同时经过修改来证明“短促突击”是正确的,而且没有经过彭德怀的同意就发表了。 从1934年4月广昌战役失利到同年10月开始长征之前,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使张闻天的思想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使他同当时“左”倾中央负责人之间的意见分歧走向了公开的决裂。 张闻天虽然不管军事工作,但是他作为中央书记之一,仍然关心着军事问题和军事的得失。当时,张闻天还是中央军委委员,许多军委会议他也参加。据有关材料记载,在广昌战役失利后的一次军委会议上,张闻天就同博古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张闻天说:“广昌战役同敌人拼消耗是不对的,这样打下去不可能取得胜利。” 博古则反唇相讥,批评张闻天“是普列哈诺夫反对1905年俄国工人武装暴力的机会主义思想”。“我当时批驳了他的这种污蔑。我坚持了我的意见,结果大家不欢而散。其他到会的同志,没有一个表示意见。” 在争论的过程中,张闻天还对博古说,我们中国的事情不能完全听李德的,我们自己得有点儿主意。会后,张闻天也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甚至当李德发话说这里的事情还是要靠莫斯科回来的同志办,意即这些人内部不应该闹摩擦,张闻天也根本没有理会。 张闻天认为,“照李德这样打法,打破五次‘围剿’没有希望。”“关于博古如此纵容李德,信任李德,把他捧为‘太上皇’,这件空前奇案确有值得好好研究的必要。我在十九路军事变时,觉得李德把军队西调不对,广昌战斗中把军队硬拼受损失不对……” 博古却坚持认为:“李德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是在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过的,是经过正规训练的,执行李德的军事指挥怎么会不正确呢?” 张闻天与博古的争论不欢而散,矛盾越来越大。张闻天因此受到博古的一再排挤。党的六届五中全会后,张闻天被派到中央政府工作,被排挤出党中央。等项英从闽赣巡视回来后,又把张闻天派到闽赣做巡视工作,实际上是把他从中央政府再排挤出去。在他不在中央政府期间,博古等公开批评中央政府是文牍主义,在背后攻击张闻天。但是,在这期间,张闻天并没有因受到博古的排挤而停止对博古等人军事错误方针的批评。相反,张闻天到闽赣做巡视工作以后,通过接触革命战争的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加以思考,更加尖锐深刻地批评了博古等人的错误军事方针。张闻天还写文章阐述自己对粉碎敌人“围剿”的看法。 张闻天指出:“这种国内战争是整个时期的长期的死战,而不是几天几月甚至几年完成的。在这种决战中,我们可以在某些区域得到空前的伟大的胜利,在有些区域内则可以遭受部分的挫折。但这种部分的挫折不能使我们内部崩溃解体,不能动摇我们的整个战线,而且也不能阻止整个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向前发展。”“对于中国革命这一基本问题的不了解,会在我们队伍内产生各种各样的机会主义的动摇。” 张闻天还在文章中说:“在有些地方,由于敌人堡垒的层层封锁线,使突破封锁线转移地区,保持红军主力的有生力量,以便在新的有利条件之下,继续粉碎五次‘围剿’,成为当时必要的任务。”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