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有这样的人存在,奇迹才得以诞生”

时间:2018-11-24来源:文汇报 作者:唐闻佳 点击:
从医56年,中山医院终身荣誉教授吴肇汉推动我国临床营养疗法从零起步,惠及无数患者 上图:吴肇汉(右一)在重症监护室现场指导年轻医师。本报记者叶辰亮摄 ■吴肇汉说,要成为一名称职的医生,第一要有信念,第二要深入,第三要执着、坚持,同时还要创新,
从医56年,中山医院终身荣誉教授吴肇汉推动我国“临床营养疗法”从零起步,惠及无数患者


上图:吴肇汉(右一)在重症监护室现场指导年轻医师。本报记者叶辰亮摄
 
    ■吴肇汉说,要成为一名称职的医生,第一要有信念,第二要深入,第三要执着、坚持,同时还要创新,这样在从医的一生中才会有一些成果,才能给后人留下些有价值的东西

    生命中总有一些艰难时刻,跨不过去,生命之灯或就此熄灭。有些医生的本事就是帮助病人度过生命中的“至暗时刻”。

    “因为有这样的人存在,奇迹才得以诞生。”本月初,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行终身荣誉教授授予仪式,这是医院为吴肇汉写下的授予词。

    从医56年,吴肇汉首先是一位外科医生,在此基础上他还有一个特别强项——专攻“临床营养疗法”。有人说,这项医疗技术是医学发展史上继抗生素、心脏手术、器官移植后的又一个里程碑。吴肇汉很谦虚,他说自己只是做了一点“小小的工作”。

    大众对这个从外科发展出来的学科可能不甚了解。殊不知,正是那份“小小的工作”,为生命争取到了喘息的时间。这个学科的创设历程写满了一群外科医生的奋斗、理想与荣光。

    主动改行,一头扎进临床营养研究

    吃,是人的本能,也是生命得以延续的基本前提。不过如今,重症监护室里昏迷了数日乃至数月的病人并不少,他们得感谢一项技术:临床营养疗法。借助特殊的导管,由多种营养物质配制而成的营养液通过导管送往全身,为生命“续力”。

    这一切,得感谢一群外科医生。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山医院外科有一段传奇:主任名叫吴肇光,两个副主任一个叫吴光汉,一个叫吴肇汉。一家医院的一个科室,当家的三个人的名字合用四个字,“不是兄弟胜似兄弟”,全国外科界都晓得“中山三吴”。

    “中山三吴”有名气,还因为从事了一项开拓性研究。当时的外科有不少危重病人,因无法正常摄食导致营养衰竭,这成为最终病情恶化、死亡的重要原因。

    “严重的胰腺炎患者,病情持续几个月;胃部手术后出现并发症——胃瘫,胃部重新恢复节律至少需要数周……在此期间,光靠输液摄取葡萄糖远远不够,他们需要更多的营养素。”吴肇汉回忆,当时在老师吴肇光的带领下,中山医院外科启动了临床营养研究。

    这可不是一座容易攻下的山头。“这项研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兴起于海外,到七十年代还是国际上的难题,无论制剂、输注途径、用量,还是不良反应等,都没有弄清楚。”吴肇汉告诉记者,“临床营养”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在国内起步,主要是北京协和医院、上海中山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在攻关。

    一切从零开始,很难,但难的事总得要有人去做。1972年左右,正值吴肇汉毕业从医十年之际,目睹临床上一个个病人因营养衰竭,生命之钟即将停摆,他找到主任吴肇光,表示希望将“临床营养”选为自己的研究主攻方向。吴肇汉就此开始了对各种营养素的特征、补充途径及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系统研究。

    开荒拓土,创造医学奇迹

    “临床营养疗法”的开展到底有多难?吴肇汉给记者举了几个例子。

    比如,脂肪是患者需要的营养素之一,得想办法把脂肪做成乳剂,输注到人体。这样一来,就要求脂肪乳糜微粒必须非常稳定,直径要保持在1微米左右,这是很重要的安全指标。一旦乳糜微粒的直径变大,就可能堵住小血管,引起脂肪栓塞,患者就会有生命危险。

    此外,如何选择输注路径、如何防止静脉营养所致的肝功能损害、如何制备各种营养制剂并评估其安全性与有效性……面对一个个难题,吴肇汉与同事们一方面与厂商合作,一方面开展动物实验与临床病例的前瞻性研究。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们已初步建起一套肠外营养(即静脉营养)输注系统:医生在病人颈部插入导管,直通近心脏的中心静脉,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剂、电解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物质配制而成的营养液,通过此导管送往全身。正是因为这一新方法的开展,无数垂危患者得以获救。

    这其中有一个绕不开的病例——“无肠女”。1986年,中山医院外科收治了一位病人,因肠管的重度扭转导致了广泛肠坏死,接受了全小肠及右半结肠切除。没有了小肠,人体就丧失了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功能,只能依靠肠外营养延续生命。可当时的临床营养疗法还处于初级摸索阶段,该患者可能要依靠肠外营养“续命”长达几十年,这种超长期的肠外营养在国际上也没有先例。

    吴肇汉与同事们开创了家庭肠外营养支持方法——患者白天正常生活,晚上睡觉时通过静脉输注而获得营养“补给”。就这样,这个全小肠缺失患者健康生存长达30年,创造了世界先例。她还在患病五年后成功产女,如今,这个女孩也结婚生子,这样的病例至今在全球独一无二。

    “这对医生来说真是很大的鼓舞,让你坚信一头扎进这个学科去开荒拓土都是有意义的,面对困难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吴肇汉感慨。

    勉励后辈常怀敬畏之心

    如今,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危重病人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上世纪九十年代,吴肇汉牵头撰写了国内首部“临床肠内、肠外营养实施指南”,对临床营养疗法的全国规范化、普及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有资料显示,某厂家脂肪乳剂的年产量就高达500万瓶,通常一位患者日用一瓶……该技术到底惠及了多少人,已经难以计数。

    从临床一线退下来后,吴肇汉并没有闲着。他先后担任巨著《实用外科学》(第三、四版)的主编,特别是第四版,他倾尽全力,发动复旦大学五家附属医院的330位作者参与,全书总计550万字,浸透着他的心血与希冀——尽可能多地把毕生经验传授给后辈们。

    吴肇汉从未后悔从医的选择,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一份很光荣的职业”。56年来,救过数不清的病人,他依旧勉励后辈,对生命还要常怀敬畏之心,从医如履薄冰,不得有片刻放松或自以为是。

    他还说,要成为一名称职的医生,第一要有信念,第二要深入,第三要执着、坚持,同时还要创新,这样在从医的一生中才会有一些成果,才能给后人留下些有价值的东西。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