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 摄影 >

有位拍鸟的老人走了,他为啥叫“朦胧”?

时间:2018-04-12来源:朝花时文 作者:梦清园 点击:
在上海,有一群人用目光和镜头,热切地关注呈现着作为人类朋友的鸟类之生存与美,也关切着鸟类的命运与未来。上海爱鸟周来临之际,本文所记述的这位刚刚去世的鸟类摄影家,便是其中一位。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 但它一展翅,冲破浓密,化一朵彩

      在上海,有一群人用目光和镜头,热切地关注呈现着作为人类朋友的鸟类之生存与美,也关切着鸟类的命运与未来。上海“爱鸟周”来临之际,本文所记述的这位刚刚去世的鸟类摄影家,便是其中一位。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   
       ……   
      但它一展翅,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这是徐志摩名作《黄鹂》中的诗句。与诗人借鸟抒情的创作手法不同,鸟类摄影师总是致力于把现实中的黄鹂鸟捕捉到画面里来,让人们能永久欣赏它的神采。
 
      2009年9月,爱上观鸟摄鸟的我,刚在“上海野鸟会论坛”网注册没几天,就见到一个“南汇嘴的黄色旋风”帖子。楼主接连发了6幅黄鹂神采奕奕的图片,其中一幅,黄鹂嘴里还叼了条大青虫。这种据说被唐明皇赐名“金衣公主”的鸟儿,因喜欢呆在绿叶深处,往往只闻其声,难觅其影,我至今都没有拍到像样的图片。 

 
 
“朦胧”在上海浦东南汇嘴拍摄的黄鹂鸟  
 
      谁的“鸟运”这么好?看到楼主名叫“朦胧”,头像是戴着卷边牛仔帽的一位男子,看上去曾经风霜的黝黑的脸上带着憨厚的微笑,眺望着远方。他为何叫“朦胧”呢?这名字,让我联想到“月朦胧,鸟朦胧”,又联想到诗和远方……
 
      在交流观鸟摄鸟活动的“野鸟会论坛”网和“鸟网”上,注册者都互称“鸟友”,刚入门者则自称“菜鸟”。菜鸟们都羡慕那些发图清晰、拍到稀罕鸟种的资深“老鸟”。于是,能拍到罕见黄鹂的“朦胧”,立马成为我这个菜鸟的网上老师。
   
      查看“朦胧”的个人主页,记载内容极为简单:“2008年7月3日注册,帖子签名:亲近原生态,融入大自然。”我又好奇地查看了朦胧发的第一帖,那是3幅不算清晰的鸟图。他会不会因为图片拍摄不清,才自嘲为“朦胧”呢?继续翻看下去,仅仅过了1年,他拍摄的图片质量和数量就令人刮目相看。在2009年下半年,他接连拍摄了荷叶上的水雉母子、飞翔的猛禽普通鵟、口衔果子的黄腹山雀、跳舞的丹顶鹤等美图,鸟友不断点赞,他也不停致谢。2010年5月,他众望所归成为“鸟网”上海版的首任“版主”。
 

 

 

 

 

 
以上均为“朦胧”在网上发表的鸟类摄影作品
 
      拍鸟的愉悦总在他的键盘上轻快地跳跃着:
 
      “五一假期,如东又成了观鸟、拍鸟爱好者的天堂,一大早,震旦雅雀首先迎接我们,远处还有灰头麦鸡、白鹭在飞翔。天气晴朗,风和日丽,大家心情好极了!”
 
      “上午找林鸟,中午看水鸟,傍晚拍阿穆尔隼,不亦乐乎。令人惊喜的是首次拍到东方角鸮,它悄悄站在树枝上,几乎和树皮颜色一样,就是告诉你方位也难找见……”
 
      “水鸟品种繁多,随着潮水进退,群飞的景象十分壮观……” 
  
      他从腾冲的来凤山和高黎贡山的百花岭归来后发帖说:“云南的鸟色彩鲜艳,10天里我们3人拍到近90种鸟……高黎贡山山高林密,负重登山又不认识路,幸好有当地山民鼎力相助……”类似探险经历,令上海鸟友眼界大开,羡慕不已。
 
      “朦胧”10年里呈现帖子832个,发图四五千幅。他以“拍鸟无憾,因我从不惧下硬功夫”为题回顾道:“为了拍好鸟片,我的‘大炮’越来越大,脚架越来越粗,收集的鸟书越来越多。从沿海湿地到大漠草原,从江河湖泊到崇山峻岭,从亚洲到非洲、美洲,到处留下了我拍鸟的脚印……”作为同好者的我,总在想象他经年累月肩扛近20斤重器材,跋山涉水、风尘苦旅的艰辛。与他同行的鸟友透露,他曾独自在大别山无人迹的山野蹲守5天空手而返,还曾在斯里兰卡高山上被树上“随风飘落”的山蚂蝗叮咬得鲜血淋漓。付出这一切,才把各地成百上千种珍奇野鸟的瞬间形象捕捉并呈现于都市人眼前。
 
      2008年前后,“朦胧”与热心鸟友创建了“鸟类摄影沙龙”,一边拍鸟,一边筛选精彩鸟图向公众展出,在上海各处接连举办一系列公益展,其中《“东方飞羽”野生鸟类生态摄影展》举办9次,观众逾百万。上海科技馆还将“朦胧”等人的作品列入“2018年上海市公共文化内容配送产品”目录。同时,他有上百幅作品在全国、省级摄影赛上获奖并发表,其中,《鸟蝶斗艳》获得“2011国际鸟类摄影大展”银奖。

 
 
获得“2011国际鸟类摄影大展”银奖的“朦胧”作品《鸟蝶斗艳》
 
      这是一位市民观展后的留言:“感谢摄影家拍摄如此美丽的野生鸟类,让我们观众大饱眼福,但愿人类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为野生鸟的生存提供良好条件”。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观赏、认识野鸟,小学生们在留言簿上留下歪歪扭扭的名字,又在上面画了一只只展翅飞翔的小鸟。
 
      “朦胧”并没有陶醉其中,他对采访他的记者不无担忧地说:“国内不少沿海湿地在盲目开发,使得候鸟失去了补充能量的‘驿站’,鸟儿迁徙中就会像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无处加油的汽车,最终体力不支从空中坠落,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光中国就有1300多种鸟,这一辈子是拍不完了,”“朦胧”说,“而现在,全世界近万种鸟中就有1212种濒临灭绝,我们拍下的照片,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便成为一个鸟种在地球上最后的剪影。”
   
      我有幸与“朦胧”老师两次网上交流。2010年11月,我在南汇东滩拍摄到刚来沪的小天鹅、黑脸琵鹭、鸳鸯与反嘴鹬,兴奋之余上网发帖。“朦胧”跟帖说:“鸟运太好了!为你高兴!”2016年12月,我又在同网站发了南汇东滩一只猛禽“鹗”驱逐另一只猛禽“黑耳鸢”的图片。“朦胧”老师第一个点评:“精彩故事,生动描述,感谢共享!”话虽不多,却说得我心里暖暖的。
 
      去年11月,我参加一次聚会,同桌一位老同事听说我喜欢观鸟拍鸟,说她哥也喜欢拍鸟。我问她哥网名叫什么,她说叫“烟雨朦龙”。我说,只知道有位老师叫“朦胧”,是不是同一人?她回答,不清楚。此事后来被我淡忘了。
 
      今年3月9日,我突然收到老同事一条短信,告知鸟友“烟雨朦龙”在摩洛哥旅游突遭意外,不幸去世。随即“上海野鸟会论坛”几位版主也证实了此事,告诉我“烟雨朦龙”便是“朦胧”早期用过的网名,两者是同一人。他真名蒋振立,是虹口区科委一位退休干部,享年71岁。“‘朦胧’是个好人,非常可惜!非常可惜!”他们异口同声地感叹。

 
 
“朦胧”在野外历经艰险跋山涉水拍摄,乐在其中
 
      我万分震惊,立即向那位女同事联系表达哀悼。我说,早知道“朦胧”是你哥,我应及早当面拜他为师,跟随他学习拍鸟,那该是多么开心的事呀!可惜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3月14日“鸟网”上海版发布公告悼念“朦胧”去世。一位鸟友发了一幅翱翔苍穹、俯视人间的白尾雕,上书“天堂有鸟儿陪伴”。另一位版主发图,图上一只丹顶鹤展翅欲飞,又恋恋不舍地扭过头,回视大地……  
 
      3月17日,收到“朦胧”妹妹发来的几条微信:
 
      “今天来悼念我哥的人近三百位,大多已上了年纪,他们述说着与我哥交往的点点滴滴,有的说因家境困难,我哥长期默默给予帮助;有的说前不久还听我哥谈笑风生;还有的回忆和我哥一起拍鸟的有趣情节……很多事都是我们第一次听到的。这些和着眼泪的回忆,温暖而感人,像一股股暖流,充盈着悼念厅内外的空间。”
 
      “来自河北的老矿长带来了160位当年并肩采矿的老职工的心声,说我哥大学毕业走上社会第一站,去的就是塞外偏僻地龙烟铁矿,他作为技术员,深入条件极其艰苦的井下,与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整整10年。他具备了龙烟人两个最基本的特点,一是真诚朴实能吃苦,二是谦让包容能吃亏……”   
 
      “回到家里,我给外孙女看大舅公拍的鸟,她用稚嫩的声音说:‘这些鸟肯定已经认识他了。’是的,我哥用真情喜爱和保护的鸟,一定会围绕陪伴着他。我哥一路上不会寂寞。”
 
      看到这些文字,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想起“朦胧”的几位好友跟我讲起过,他们曾与朦胧开玩笑,说拍鸟者都希望相机对焦越清晰越好,你怎么会起名“朦胧”?他没有明说。读了“朦胧”妹妹给我的这几段微信后,我突然间似乎明白了他最初起名“烟雨朦龙”的由来,莫非是纪念他职业生涯第一站———“龙烟”铁矿?

 

       “朦胧”走了,愿天堂里的他有鸟儿相伴
 
      我的猜想得到了朦胧妹妹的认同,她感叹说,这样的真情,真是难得。  
 
      我又想起了徐志摩的黄鹂诗,想起了“朦胧”当年所摄的振翅欲飞的黄鹂……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