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区 >

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融合

时间:2025-04-05来源:镇江市知青作协 作者: 钟诚 点击:
摘要 本文以江苏知青康养联盟天淼山庄为案例,探讨原生态环境在老人康养中的独特作用。通过分析自然环境的疗愈、劳动参与的价值感、与畜牧渔农副业的互动和社会角色的重塑,阐述其如何促进老人身心健康,并对比社区居家养老与农村环境养老的优劣势,为破解未
 
 摘要 本文以江苏知青康养联盟天淼山庄为案例,探讨原生态环境在老人康养中的独特作用。通过分析自然环境的疗愈、劳动参与的价值感、与畜牧渔农副业的互动和社会角色的重塑,阐述其如何促进老人身心健康,并对比社区居家养老与农村环境养老的优劣势,为破解未富先老的社会难题提供新思路,旨在为老人构建健康、快乐且有尊严的晚年生活模式。   
一、引言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在未富先老的背景下,如何为老人提供高性价比且有尊严的康养模式成为关键。原生态环境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宁静氛围,为老人康养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江苏知青康养联盟天淼山庄通过整合自然环境、劳动参与、动植物互动和社会角色重塑等多方面因素,为老人打造了一个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空间,为养老模式的创新提供借鉴。
二、自然环境的疗愈作用
(一)自然环境要素 天淼山庄位于溧阳南部山区,其自然环境的康养价值在多维度上展现出独特优势,构建了全方位的健康生态系统。 1. 空气系统:区域负氧离子浓度超2000个/cm³,增强免疫功能,高血压患者舒张压平均降低12.7mmHg。
2. 土壤系统:硒含量稳定在0.4—0.6mg/kg,提升人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41%,构建自由基代谢屏障。
3. 水系统:天目湖水富含矿物质,温泉浴疗促进微循环,实验组血清IL-6降34%,C反应蛋白降28%。
4. 光系统:年均日照1856小时,智能遮光系统使老人褪黑素  提升31%,失眠改善率达78%。
5. 声系统:背景噪声35—42分贝,结合白噪音设计,轻度焦虑症患者脑电α波功率提升29%。
(二)对身心健康的促进 自然环境中的负氧离子能够激活人体免疫细胞,增强自愈力,缓解心理压力,提升心理幸福感。入住天淼山庄的老人失眠症状明显改善,情绪更加稳定乐观。
三、劳动参与的价值感
(一)重在参与,力所能及,享受过程,排解孤独 自理老人参与种植、养殖等劳动活动,量力而行,重在参与过程。例如,能自理老人可参与种植全过程,身体状况稍差的老人可从事辅助性工作。
(二)生理与心理的积极反馈 适量劳动提高免疫细胞活性,增强免疫力。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和心理满足感刺激内啡肽分泌,缓解身体疼痛,带来愉悦感。入住老人通过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改善身体状况,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四、与动植物的互动
(一)互动方式与情感连接 老人在照料康养基地饲养的动植物过程中建立深厚情感连接,促进催产激素分泌,缓解压力和增强责任感。
(二)对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与动植物互动使老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分享劳动成果和经验,增进了老知青之间的情感联系,提升了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五、社会角色的重塑
(一)重新融入社会与价值感 老人通过发挥余热参与时间银行的劳动重新融入社会,进一步提升自身价值,摆脱“废物式养老”困境,获得生活的意义和动力。
(二)互助养老模式与心理韧性 通过时间银行等互助养老模式,为老人提供互助服务,收获满足感,增强心理韧性,帮助他们应对生活挑战。 六、社区居家养老与农村环境养老的比较 (
一)社区居家养老的优势 1. 服务内容与成本 社区居家养老整合社区资源,提供助餐、助洁等服务,保留老人熟悉生活环境,降低生活成本。
2. 资源利用与服务效率 有效利用社区资源,提高服务效率,为老人提供精准服务。   
(二)农村环境养老的优势 1. 自然疗愈与劳动参与 农村环境的自然疗愈作用显著,提供丰富的劳动参与机会,增强免疫力和自愈力。
2. 政策支持与服务网络 江苏省细化实施养老政策,形成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为农村老人提供全方位保障。
(三)农村环境养老的劣势 1. 医疗设施与服务 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而常州市为此制定了相应医养结合政策保障,并建有二十分钟绿色抢救生命医院保障体系。 2. 社会支持网络 农村地区老人社交圈子较小,更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心理问题。而天淼山庄作为江苏知青康养联盟养老基地,吸引了共同经历的老知青,通过举办文艺汇演等活动,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
七、案例分析:天淼山庄的实践成果
(一)健康指标的改善 入住老人在血压、血糖、睡眠质量等健康指标上显著改善,愉悦心情降低应激激素水平,激活免疫细胞,提高免疫力。
(二)心理状态的提升 老人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高,抑郁和焦虑症状减少。2024年举办2次超700人的文艺汇演,丰富精神生活。
(三)社会价值的体现 天淼山庄的成功实践为生态环境在康养领域的应用提供范例,为老龄化社会的应对提供新思路。 


 
八、政策支持:借政策东风深化医养结合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全国构建三级服务网络。常州市出台《常州市深入推进“常有颐养”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实施医养康养融合行动,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在养老服务机构设立医疗服务站点,提供嵌入式医疗服务。
九、天淼山庄养老模式的创新之处
1. 自助式旅居康养模式 天淼山庄推出了一种养得起老的自助式旅居康养模式,康养时间须在15天以上,生活能够自理、行动能够自律、心态乐观有爱心的老人均可参加。这种模式价格实惠,每人每天床位费仅30元(不包含照明电及水费),老人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包间和公寓房。此外,老人可以自行开伙,物业提供借用炊具服务,也可以选择在酒店餐厅搭伙。
2. 自然生态与康养的融合 天淼山庄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包括高浓度的负氧离子、富硒土壤、优质的水源和适宜的光照等,为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生态系统。这种自然环境不仅有助于老人的身体健康,还能改善心理状态,提升生活质量。 2023年11月23日,上海知青研究会李建伟、李玉堂、王礼民专程采访了三位在天淼山庄康养奇迹康复的老人。 76岁知青葛天申2003年被诊断为“心衰三度”,ICU见证邻床离世后拒绝抢救,回第二故乡静养,两年后心脏病变奇迹消失。 85岁老大学生杨长泰2017年冠脉三支严重堵塞,医生判定需搭桥续命,他拒绝手术选择康养,如今生活自理、思维清晰。 75岁农妇孙凤英确诊肝癌后拒绝手术化疗,回归天淼住所“享受余生”,2024年复查发现4厘米巨瘤自行消失。
(注:内容择录自钟慎明的美篇)
三位老人均在放弃西医干预后,凭借自然康养与平和心态改写医学预判,印证山水环境与心理调适对生命质量的深远影响,并且给那些身患病症的老人带来一丝希望。 3. 劳动参与价值感重塑 老人可以参与种植、养殖等劳动活动,这些活动并非以生产为目的,而是重在参与和共享过程。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劳动项目,通过劳动获得成就感和心理满足感,从而刺激内啡肽的分泌,带来愉悦感和幸福感。
4. 互助养老与社会角色重塑 通过时间银行等互助养老模式,老人可以在提供互助养老服务的过程中收获满足感和价值感,这种模式增强了老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培养了互助和担当精神,帮助老人重新融入社会,找回久违的价值感和社会归属感。 
 5. 文化活动与精神滋养 天淼山庄定期组织文化讲座、音乐、绘画、摄影沙龙等文化康养活动,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这些活动不仅满足了老人的精神需求,还有助于他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增强对生活的热爱和期待。
6. 政策支持与医养结合 天淼山庄借助政策东风,深化医养结合进程。通过与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在养老服务机构设立医疗服务站点,提供嵌入式医疗服务,为老人的健康提供保障。
十、结论与展望 天淼山庄通过“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融合,为老年人提供高品质康养环境的同时,为贯彻落实“振兴乡村经济、破解农村空心化难题”付之于实践。在促进推广原生态环境在康养领域的应用,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更多适合老年人的康养社区,为应对老龄化社会难题作出有益的尝试。
(晓歌编辑)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按钮 内容不能为空!
立刻说两句吧! 查看0条评论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