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未来发展,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2023年,上海累计享受长护险待遇总人数约55万人,通过长期护理,重度老人住院费用下降约17% ■截至2023年末,全市各类定点护理服务机构达1240家,护理员5.6万名 本报记者 周程祎 上海自2018年1月全面推行长护险试点至今,已有超73.5万失能老人享受待遇,占全国三分之一;当前每月服务失能老人约40万人,满足广大失能群体迫切需求。这是记者从昨天在沪召开的上海长护险高峰论坛上获得的信息。 本次论坛以“全球视野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中国模式与新发展”为主题。国家医保局、长三角三省一市医保局和长护险各试点城市相关负责人,高校和机构专家学者,以及长护险行业从业者等各界人士,围绕长护险制度建设的政策框架、资金筹集、服务供给、监管机制等核心议题分享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探讨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设模式及未来发展路径。 制度建设进入关键期 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2.6亿,其中失能人员超过4000万。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表示,随着长护险制度在全国进入全局推进阶段,中国模式的长护险以可持续、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特点,可帮助解决老龄化、慢病化、少子化叠加发展背景下的长期护理难题,满足庞大且刚性的专业医疗护理服务需求。 我国自2016年启动长护险制度试点以来,各试点城市在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管理办法、运行机制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截至目前,全国已在49个城市开展长护险试点工作,覆盖约1.8亿人,累计超230万人享受到相关待遇,年人均减负约1.4万元,定点服务机构达8000家,护理服务人员约30万人。 “长护险制度建设进入关键期,国家医保局将以更大的力度,积极做好制度的全面落地。”国家医保局待遇保障司长期护理保险处处长雷雯表示,失能等级评估是保险制度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结论是基金支付和待遇享受的重要依据,接下来要进一步健全全国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标准体系,推进评估结果跨区域互认,为下一步异地享受待遇打好基础。此外,医保部门将更加注重发挥价值性购买作用,通过支付引导优质服务资源流向基层,引导发展小型嵌入式社区养老机构,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资金筹集也是关系长护险制度建设的关键性因素。哈佛大学卫生政策和经济学教授、哈佛中国健康合作项目主任叶志敏指出,长护险制度设计与政府角色、经济、文化、社会价值观息息相关,出于公平性考虑,大部分发达国家的长护险制度都是政府主导,采用社保和税收作为主要筹资方式。“由于大多数国家的社保体系为现收现付制,随着人口结构变化,长护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将受到挑战。”她建议参考新加坡经验,在长护险筹资方式中加入预筹储蓄,即个人在劳动年龄时就开始缴纳保费,这些保费不断积累和增长,同时资金池只与相同年龄段的人共享,不跨年龄段,从而确保基金的可负担性。 医疗费用显著下降 作为国家首批长护险试点城市之一,上海长护险试点工作情况如何?上海市医保局副局长张超介绍,上海通过边试边改、边总结边完善,不断优化制度体系,逐步构建形成长护险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建立集经办申请、需求评估、护理服务、待遇给付、结算支付、监督管理等于一体的全链条运行机制,进一步推动长护险各项制度、服务、管理迈向标准成熟。2023年,上海累计享受长护险待遇总人数约55万人,基金支出约36亿元。此外,通过长期护理,失能老人医疗费用也显著下降。经统计,其中重度失能老人住院费用下降约17%。 长护险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原先,申请长护险服务需要多次线下跑腿,提交多份材料。为了减轻老人负担,长宁区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实现“一网办、一窗办、一次办”。区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民用手机登录随申办市民云长宁旗舰店,即可实现“长护险服务主题申报”“长护险评估查询”“长护险评估公示”“长护险报告推送”全流程服务,无须线下跑动。截至今年4月底,长宁区长护险服务“一件事”系统网上受理270余人。 此外,上海积极推行长期护理保险服务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截至2023年年末,全市各类定点护理服务机构达1240家,培育了福寿康、同福汇、夕悦颐养、恒研乐邦、全程玖玖等一批连锁化、品牌化、规模化社区居家服务机构。率先建立长护险护理服务机构第三方综合评价体系。在长护险试点过程中,上海养老护理服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有5.6万名护理员从事长护险服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张超说,上海将围绕长护险保障范围、筹资机制、服务管理等方面持续探索,推动建立更加公平适度的社会保障制度。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