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区 >

“找回街头修理摊”意义深远

时间:2023-09-05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宋风 点击:
摄影/日升 鞋底脱胶了,衣服拉链坏了,雨伞收缩不灵活了,遇到这些情况怎么办?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格局和空间被重塑,曾经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修理摊越来越难找。加之小修小补市场空间
摄影/日升

      鞋底脱胶了,衣服拉链坏了,雨伞收缩不灵活了,遇到这些情况怎么办?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格局和空间被重塑,曾经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修理摊越来越难找。加之“小修小补”市场空间小、利润微薄,愿意做这类营生的人也越来越少。可是,人们的需求摆在那里。在上海北郊,宝山区罗泾镇着手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或域内市集空间,探索将手艺人集中起来服务大众,让“小修小补”离居、村民更近一些,便利再多一些。

      修伞、修拉链、补衣服、开锁、配钥匙、磨刀、裁缝衣服等,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却是维系民生重要的毛细血管。当老百姓有了无法解决的实际困难,伞坏了、拉链坏了、衣服破了、需要配钥匙,那些家门口的“街头修理摊”就能解决小问题、烦心事。这些“好帮手”不仅能给群众生活带来极大方便,还能节约大量时间和生活成本。

      这大概就是上海“找回街头修理摊”的意义所在:我们居住的城市需要平凡而普通的街头修理摊,需要种类繁多、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民生支持系统”。它们不仅能够及时打通“公众需求”与“街头经济”之间的细小血管堵塞,还能提升城市宜居宜业程度,让烟火气更为浓郁。它们琐碎却扎实,对城市形象、城市品质、城市内涵而言,都是日常积累沉淀的重要部分。

      学者杨东平曾经提出:城市“要有购物、饮食、服务的便利,有吃早点、配锁、修自行车的地方,还要上学、看病、上邮局、上银行方便,不仅要方便,而且还要便宜”。学者张杰也曾强调: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这些都在提醒我们,事关老百姓的各种需要能够及时地被看见、受重视、获解决的城市,一定是老百姓认同的“家园”。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化大都市”成为诸多大城市的努力目标。注重城市上规模、上档次当然是好的发展趋势,可是如果因为追求规模和“面子效应”,对城市的细节化发展关注不多、对老百姓的实际生活需求和便利宜居程度关注不够,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形象就会缺乏实实在在的根基和支撑。这种舍本逐末的“摊大饼思维”值得警惕。

      “找回街头修理摊”这一理念不仅对上海的城市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也为中国城市化进程提了个醒:在追求规模扩大与品质提升的同时,必须关注宜居与便民的核心要素;在尽力营造城市良好环境的同时,还需多多倾听人民群众各种切实的生活需求。

      恰当处理好“外在”和“内在”、“城市大规划”和“市民小需要”之间的辩证关系,城市才能成为市民真正的“家园”。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