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可这几年我由于上网过多、用电脑过度,眼睛患了好几种病,看书量已大大减少。想起2012年逛书展的经历,那时对买书看书还很有兴致,便找那年的博客看。回想冒着酷暑去书展的高涨热情,蛮有意思的,以下是2012年的博客旧文------------ 从报上得知上海书展开幕的消息晚了一点,让我错过了著名知青作家梁晓声和著名散文家赵丽宏的签名售书。于是趁双休日便赶早去上海展览中心,看看那个场面,也打算找找自己喜欢的书。 一大早,排队买票的队伍已经蜿蜒排到一站路以外了。好不容易买到票进场,里面非常热闹拥挤,熙熙攘攘,很多人的手里大包小袋装满了书,收款处已经排起了长队。各家出版社各书商都摆开了阵势,打出了高大漂亮醒目的广告牌和推出了各种促销手段。有送小礼品,有准备了凉茶折扇,有开辟了小读者阅读区,有五六本扎成捆卖只要一本的价;最多的有精品书打到一折,非常诱人。最吸引人气的,当然是那些在现场举行的首发式推介会,有作者当场签名售书。 前几年的书展每次我都会去感受一下,今年的场面更加火爆。数不清的年轻读者,在展会上涌来挤去,好像蜜蜂进入了花丛;有的席地而坐,不顾嘈杂专注地看书,有的干脆带个拉杆箱,挑选喜欢的书装起来,准备到门口收银处统一付款;有的在作家签名售书的队伍里耐心地排队等着;那种爱书人盛大集合的场景是很令人欣喜的。我估计一天有将近七八万人之众。前来参展的出版商估摸着不下四五百家。 面对人群,有点激动,感慨:我们成长在知识荒芜的年代,书店里曾经只有一个被奉为圣人的领导者的著作和语录;看似红海洋一片却是全面的精神荒芜一片。上世纪70年代,我曾经在插队的农村小学封存的图书库里找到一本所谓的封资修禁书,为怕被人发现遭批斗而只能在晚上悄悄地偷看,无法公开地求知求学;而且看的内容还无法与知青同伴交流畅谈;内心无比困惑压抑。 而如今已是到了知识爆炸的时代。改革开放,让国人了解外部的世界和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知识,人人有求知求学求索的权利和机会;年轻人更有了独立思考、自我订立发展方向的选择能力。这一代人追求文化知识的梦想和希望再也不会被扼杀了。尽管有市场经济社会下由于利益驱动而带来的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有文化糟粕和杂质垃圾掺杂其间,但毕竟大多数书的内容是健康向上积极进步的。 我看了指示牌上密密麻麻排得满满的当日安排,赫!整个书展期间一个多星期有将近500场次的各种活动,规模宏大。我突然发现了当天上午有易中天、唐浩明和其兄长唐翼明三人共同出席的签名售书和读者见面会,于是马上赶去现场------友谊会堂三楼。 因《百家讲坛》而为全国人民所熟悉的易中天先生,自然是我的追随崇拜者。而先于易中天先生出名的唐浩明先生是由于历史小说《曾国藩》而让我成为他的粉丝的。(其实唐浩明先生在易先生之前多次婉拒了百家讲坛的邀请) 著名作家唐浩明,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原名邓云生,湖南衡阳人,1946年生,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获华中师范学院硕士学位,岳麓书社编辑室主任、总编辑等职;著有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杨度》、《张之洞》等,整理出版《曾国藩全集》;《曾国藩》获湖南省优秀图书奖,《杨度》获国家图书奖,《张之洞》获中宣部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是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人物奖等荣誉称号。 十年前正逢我提前退休之际,听闻长篇小说《曾国藩》的作者唐浩明先生专程来上海书城签名售书《张之洞》,尽管之前与唐先生只有一面之交并看过他的小说《曾国藩》,但我还是欣然前往参加,竟得到了唐浩明先生的亲笔签名赠书,非常高兴和感激。 令我想不到的是,十年未见面的唐浩明先生也不怎么见老,他竟然立即叫出了我的名字,还记得我是在船厂宣传部工作的,我母亲是衡阳人,与他同乡。他说会议马上就要开始,约我散会以后聊聊,还问我能否有空一起吃个饭。我惊叹唐先生有超人的记忆力和对普通读者真挚的热情。作为一个普通读者,十年来我与他并没有联系来往,奇怪唐先生的记性怎么那么好呢?问他,唐先生微笑不答,转而把我介绍给他的兄长唐翼明先生。 唐翼明先生是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与唐浩明同时考取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的。他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以后去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博士。学成后在那里工作,整整十年。后来到台湾工作了十八年,曾任教于数所著名高校。退休后回大陆,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国学院校长,长江书法研究院院长,是海峡两岸知名的教育专家。 以前曾从唐浩明先生那里得知他们的父亲是蒋介石的私人秘书,解放前夕去了台湾。他们弟兄二人却因为当时太小而没有跟父母去台湾,由大陆老家的亲戚委托养父母带大。后来母亲从台湾来信也一直反对弟兄俩学文学、学历史,希望他们学工科。但是也许是遗传基因的作用吧,尽管他们俩大学时代学的都是工科,可研究生毕业以后却都先后成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的专家。唐浩明写的小说《曾国藩》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此次他却主要是为兄长唐翼明来“吆喝”的。 在海外桃李满天下的唐翼明是大学教授,教育专家,内地有些读者却并不十分熟悉。同时,唐浩明由于对曾国藩家世和家书的研究,感到颜氏家训与之有相同之处,也是应该合并对比共同研究的。而易中天不但是唐翼明的老乡还是在武汉读研究生时的同班同学,他的老朋友。他们的研究方向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是有许多共同之处的。他们三人的共同出现在上海书展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唐翼明先生签售的新作是《唐翼明解读颜氏家训》。在宽敞的友谊会堂坐满了冒着高温酷暑而来的家长和孩子们。连主办方、好几家出版社和前来采访的各家电台电视台、各地出版社代表,都惊异地表示由这样年长的老作家,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老八股”,竟还有这么高的人气,能吸引这么多的年轻“粉丝”来到这个会场。 有读者问及当今出版颜氏家训解读的意义何在,唐翼明先生用有些沉重的语气谈到,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中国社会从盲目崇拜造神到没有信仰、道德缺失,人的品行教育的缺位和偏差失误,与社会发展极不协调;与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甚至台湾地区相比都有很大差距。 他直率犀利、尖锐深刻的语言引得会场不时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而接下来易中天滔滔不绝,充分发挥,诙谐幽默的调侃助兴,更惹得小读者和家长们笑声不断;唐浩明先生最后作了发言。他言简意赅,简短精炼,把颜氏家训与他正在研究的曾国藩家书进行了对比解读。 他们三人在台上先后解答读者和主办方发行人提出的问题,互相呼应,相得益彰,让大家认识到当下一些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传承中华文化精髓的迫切性,在竞争社会中培养合格的人的重要性,对颜氏家训在当代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会上还有一家民间儿童教育机构的老师带来一群孩子,诵读颜氏家训选段,那股认真严肃的劲头和朗朗读书声,给会场增添了活泼的气氛。 我原以为唐翼明先生的新作只是针对学龄儿童少年以及他们的父母,而听了会上的三位大师的讲话,领悟到道德修养、文化礼仪的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平时为人处事、教育子女都是有缺失的,不明白不恰当的地方还不少,所以应该补上这一课。于是我赶紧去买了书等待唐翼明先生签名。 好容易等到唐先生兄弟二人和易中天先生接受完了媒体记者的“全面围攻”和众多粉丝的签名提问,接着还有出版社、会议主办者接二连三的各项任务,我才能近距离与唐先生聊一会儿。身为全国政协委员和湖南省作协主席的唐浩明先生对我说,他很不喜欢这种面对镁光灯的过分热闹的场面,不习惯面对各种记者的采访提问;十年前《百家讲坛》就曾经多次邀请也被他谢绝了。他觉得自己还是习惯于静下心来做研究、做学问,出书。 我虽感觉记者似乎太年轻,太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了解,确有记者提的问题显得突兀不妥;但我还是直爽地说,采访还是让更多人了解你们的机会,而且《百家讲坛》您更是应该去,让全国更多的人了解你们的研究成果;要不易先生怎么会这么火啊?这对推动青年一代了解中华文化是是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啊,电视和网络的影响和力量不可小视。 没想到唐浩明先生竟然点头同意了我的说法。我与唐先生在接待一批批记者中见缝插针又谈了一阵,并相约以后再聊。 对于我感到非常困惑的社会腐败现象,分配不公现象,城乡贫富差距巨大现象,道德缺失现象,唐先生说这不能急,只能慢慢来。他的意思是我们要尽自己的能力先独善其身,修身齐家;对于治国平天下,也许我们这一代的力量已经很有限了,要等待下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 唐浩明先生对上海书展的盛况很赞赏。他说上海毕竟是国际化大都市,文化教育水平高,这么多人(包括像我这样年龄较大的人),都会冒着高温酷暑来参观书展,参加读者见面会,参加签名售书活动,是很可喜的。 告别了两位唐先生和易中天先生,我买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书,收获不小。我想,悲观失望也许没有必要也没有用;社会总会进步。书展这么聚人气,人们追求真理、追求民主平等的步伐不会停止,应该相信我们的后代,80后,90后,00后,会朝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努力前进的! 与唐浩明、唐翼明先生在2012上海书展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