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 影视 >

上海电影制片厂走过的这70年与共和国一起长成“参天大树”

时间:2019-11-16来源:文汇报 作者:王彦 点击:
70年前的今天,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从那以后,与新中国同龄的上影始终是中国电影繁荣发展的主力军。 70年里,上海电影制片厂始终与时代同进步,与观众心心相印,用光影书写时代华章,弘扬真善美,汇聚正能量,表现社会变革和人民生活。上影人一方面继承我党

      70年前的今天,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从那以后,与新中国同龄的上影始终是中国电影繁荣发展的主力军。

  70年里,上海电影制片厂始终与时代同进步,与观众心心相印,用光影书写时代华章,弘扬真善美,汇聚正能量,表现社会变革和人民生活。上影人一方面继承我党早期在上海领导进步电影形成的优秀传统,坚持鲜明的现实主义创作方向,一方面弘扬“不重复别人、不重复自己”的精神,以创新为动力,追求思想和艺术的突破。

  于是我们看到,在各个历史时期,上影都创作了一大批具有思想和艺术力量、影响深远的优秀作品,诞生了一大批德艺双馨的优秀艺术家。对于上影来说,这是用优秀作品赢得历史荣耀、用优秀艺术家的杰出创造赢得人民尊敬的70年。

  今天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已经成长为中国电影的一棵参天大树、“上海文化”的一块闪亮“金字招牌”,累计拍摄了820多部故事片、800多部(集)电视剧,并获得数以百计的国际和国家重要奖项。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任仲伦说:“‘我是看着上影厂电影长大的’,是历代观众的由衷之言。而今天矗立在上影集团广场前的上影厂标‘工农兵塑像’,其实跨越了年代,标示着上影人从未改变的初心——为人民创作。”

  传统与创新,滋养了中国电影繁荣发展的主力军

  电影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样式,也是共和国重要的文化记忆。

  当上影屡屡承担着“要做上海电影最高的那棵树,要当中国电影建立功勋的主力军”的使命,我们有必要探寻为什么由上影担此重任,“上影出品”中究竟凝结了多少集体记忆。

  答案,从70年来的上影片单开始寻找。

  按时间线索,上影的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初、改革开放以后、新世纪至今。

  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厂牌下,能罗列出许多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佳作。《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铁道游击队》《红色娘子军》《红日》等作品,都以革命历史题材讴歌了为建立新中国而披肝沥胆的英雄先辈。《女理发师》《祝福》《马兰花开》等现实题材影片,则留下了中国百姓建设祖国的热烈身影。这些作品为新中国电影奠定了最初的基石。

  改革开放之后,在老厂长徐桑楚的带领下,上影随中国电影一同迈入了新时期。最先在影坛产生热烈反响的就是谢晋导演《牧马人》《天云山传奇》《芙蓉镇》三部曲,关注人性,凝视现实。在那之后,《庐山恋》《巴山夜雨》《城南旧事》《月亮湾的笑声》《喜盈门》《生死抉择》《人·鬼·情》等一大批佳作,从各个层面反映了中国百姓的生活变迁。

  21世纪以来,《生死抉择》《2046》《东京审判》《高考1977》《三峡好人》《辛亥革命》《西藏天空》《村戏》等影片,从各个角度切进中国大地的现实土壤。今年国庆档,《攀登者》又以具有当代英雄气概的新时代主旋律之姿,为新中国70华诞献礼。

  为什么任何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上影总能“在场”?时间线索之外,继承传统、勇于创新的理念贯穿始终,构成了上影创作的一体两面。

  上海电影是华语电影的根脉所系。而无论冠以“上海电影”抑或“海派电影”之名,其根脉精华都是从左翼电影延续而来的现实主义传统。70年来,张骏祥、沈浮、孙瑜、郑君里、鲁韧、谢晋、吴贻弓、黄蜀芹、于本正、张建亚等几代上影导演都对此深信不疑且身体力行——中国电影的创作传统不外乎现实主义,上海电影从创作和接受两方面,现实主义也都是不可取代的。

  无怪乎上影能延续现实主义传统,并不断加以锤炼和深化,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现实主义叙事方式与美学调性。由此,观众能从《女篮5号》里看到醇厚和灿烂的现实生活,从《芙蓉镇》里洞见人性幽微,又从《城南旧事》里体会诗意的现实。即便在妙趣横生的《今天我休息》《魔术师的奇遇》《大李小李和老李》等影片中,海派的城市景观、人文风尚依旧与现实的嬉笑怒骂同行。

  与时俱进的求新求变精神,同样熔铸在上影的创作中。70年里,上影人都信奉这句话“不重复别人,不重复自己”。他们坚持在艺术上创新、在发展上大胆突破,不断追求卓越,用创业的精神拓宽了新中国电影的类型版图。

  今天回首,人们能用一长串新中国电影的“第一”来佐证上影的锐意进取: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第一部军事故事片《南征北战》、第一部科幻故事片《珊瑚岛上的死光》、第一部获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电影《庐山恋》、改革开放后第一部获得国际大奖的电影《城南旧事》、第一部应用数字特技技术制作的电影《紧急迫降》……

  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看来,上影之所以能在70年间不断缔造辉煌,即在于传统与创新之间的水乳交融——面对新中国电影的生产布局,上影承继了原先海派电影现实主义与大胆求变的风格,形成自身的特色与传统,同时遵循着“文章合为时而著”的文艺创作准则,这才捧出了一大批熔铸家国情、人民性与人文景观的优秀作品。

  对于电影,好的作品永远是硬道理。于上影,作品也是最大的底气。在今天这棵“参天大树”上,缀满的果实都浇灌着传统与创新两种滋养。

  一批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汇聚在这里,足以光耀新中国影史

  上海电影博物馆一楼最显眼的位置有一面明星墙,定格了上影老一辈表演艺术家最生动的模样,每天都有很多参观者在这里驻足。

  灿若星河!说到上影为新中国电影史所作的贡献,不能不提那一长串闪亮的名字,他们清晰地镌刻在上影厂走过的70年流光长廊里:金焰、赵丹、白杨、秦怡、上官云珠、孙道临、张瑞芳、王丹凤、祝希娟、黄宗英、仲星火……

  这是一个足以光耀新中国影史的大师群体,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力。因为他们,新中国银幕上留下《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李侠、《护士日记》里的“小燕子”、《女篮5号》里的林洁、《李双双》里的李双双等一个个光辉灿烂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他们满怀真情实感地把自己投入到为人民创作、为祖国放歌的新中国电影事业中,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

  要说表演艺术家如何努力跟上时代步伐,自觉激发创作活力,上影前辈们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实践最具说服力。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告诉记者,彼时由于不熟悉新的文艺政策,对工农兵缺乏深入的了解和体验,从旧中国一路走来的电影人曾经有过无所适从的时期。怎么办?转型!

  1954年,上影接到任务,拍摄军事影片《渡江侦察记》。出演男一号解放军侦察连连长的,是文质彬彬的孙道临。为了理解和把握角色,孙道临二话不说接受厂里安排,背起军挎,打上绑腿,到华东军区原渡江部队与部队官兵共同生活了三个月。后来影片公映,银幕上孙道临饰演的侦察英雄李连长,不仅与角色毫无违和感,还与自身气质完美融合,为新中国银幕奉献了一个风格独特的“儒将”形象。

  一时间,转变思想,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积极投身工农兵影片创作,在彼时的上影人中蔚然成风。石川举例说:以前以出演年轻学生、小市民、知识分子著称的白杨,在《祝福》中成功塑造了劳动妇女祥林嫂的形象;擅长饰演交际花、姨太太、弱女子的上官云珠,经过一番艰苦努力,也为观众奉献出《南岛风云》中游击队女护士符若华的光彩形象;一向以清丽雍容示人的秦怡,也凭借在《铁道游击队》《林则徐》等影片中塑造了一系列纯朴、勇敢的妇女形象,为自身的演艺生涯实现了一次华丽的转身。

  类似的例子还有张瑞芳。在1962年上映的电影《李双双》里,她准确把握住了李双双这个角色的核心基调,一个性格爽朗火辣的农村妇女形象跃然于银幕之上,且毫无刻意造作之感。她在影片中干农活的那些镜头尤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黄宗英这样评价:在同辈的知识分子出身的电影女演员中,还没有能像她那样自如可信地去扮演农民。然而旁观者眼中的“自如可信”,于张瑞芳却是一次次实打实地演练。她曾经这样回忆:“当时管道具的交给我两大团面,让我先揉着,然后现场开始调整灯光,我就揉啊揉啊,然后擀面、切面,好不容易忙完了吧,导演说,好,然后把面团重新揉在一起,让我重新来,于是我又重新做一遍。观众在银幕上看到李双双这么熟练的动作,就是这么磨练出来的。”

  70年,当一批又一批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表演艺术家集聚在上影,形成了“以作品立身”的风尚,上影因此当之无愧称得上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标杆、上海文化的一面旗帜。
 

责编:北风
 


 

(责任编辑:北风)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