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 演艺 >

知青年代,一个小舞剧的诞生

时间:2022-11-29来源:行走的记忆 作者:湖光秋水 点击:
1977 年 5 月我正在延安市姚店公社下童沟大队插队,当时延安地区搞群众文艺调演,延安市文化馆把我先期抽上去参加创作节目的工作。我们几个人开会商量了一上午总算凑出几个节目,有开

19775月我正在延安市姚店公社下童沟大队插队,当时延安地区搞群众文艺调演,延安市文化馆把我先期抽上去参加创作节目的工作。我们几个人开会商量了一上午总算凑出几个节目,有开场、小合唱、器乐合奏等等,当时有人问我说,你能出一个什么节目,你的舞蹈功底那么好?我想了想说,我编排一个小舞剧吧,内容是抗旱的。听我说完,多数人都摇头说,你跳舞还行,编舞可没那么容易,音乐呢?我把眼光投向了延安文化馆的胡稼楠老师,胡老师很镇定地说,好,我给你作曲,我看好你。我心里充满感激,要知道舞剧音乐可是重头戏,没有音乐,什么动作也没用。

此后,我开始陷入了创作的思索中,我设计了一个抗旱的题材,同时起了一个一语双关的题目,叫“挣挑重担”。一个叫大刚的陕北后生,刚刚参加完抗旱突击战回来,发现他的腿不幸扭伤,心里十分焦急,这时妹妹拿着一个小木桶回到家里,看到哥哥腿上有伤,安慰哥哥好好休息,妈妈回来后也安慰大刚在家里休息,先别去抗旱一线了。大刚十分倔强,自己缓慢地活动着扭伤的腿,时刻准备着挑起水桶再赴抗旱一线。这时上工的号子响了,大刚挑起水桶就要出发,妹妹上去抢下水桶,自己挑起来要走,被哥哥拉住。两人一人拉着一个桶,抢来抢去,妈妈从中调解,最后还是大刚挑着水桶冲向地头,妹妹只好拿起小桶不高兴地追哥哥去了,妈妈拿起脸盆也去参加抗旱。

这就是故事的梗概,用嘴说起了容易,可是要把它转换成舞蹈可就难了去了。我把这个故事梗概讲给了胡嘉南听,他边听边哼着曲调,好像是给舞蹈作曲。此后,我们一段一段地边谱曲边编动作,可惜没有记录舞蹈动作的工具,我必须全部记在脑子里。大刚的动作编完后,就是妹妹和妈妈的动作和乐曲,此外,胡老师还给开场和结尾编写了歌词,使这个舞蹈一下子点题,升华了一个台阶。

不久文艺队大队人马开始集结了,我们小组还来了邵庆义和姜燕。在我这个舞蹈里,邵庆义饰演大刚,姜燕饰演妈妈,李理文饰演妹妹。我和邵庆义是中学就开始的好友,在黄河中学,我们一起跳《红色娘子军》,《军民鱼水情》,《行军路上》,《送盐》等舞蹈,所以,大刚的动作,我建议增加难度,运用各种舞蹈技巧,如大跳,空转,一字飞腿等等,他很容易就掌握了,有时候,他也自己加些动作,妹妹的动作就难了,根据胡老师谱曲的音乐,我借鉴了《红色娘子军》的丫鬟舞和《闪闪的红星》潘冬子的动作,也贴上去了。妈妈的动作,我借鉴《送盐》里大嫂的动作,姜燕本身也有舞蹈基础,乐感很强,很快就把动作和音乐揉在了一起。我们排练的时候,胡老师始终在现场给我们哼着曲谱,还不时的修改,写写画画,不时迸发出亮点,给舞剧大大增添了色彩。

联排开始,领唱者李宝庆引吭高歌;胡老师亲自指挥乐队,我在台下静静地观看。当歌声、音乐和舞蹈动作融为一体的时候,我心里非常的激动,一个小舞剧就此诞生了……

延安市领导审查节目的时候,对这个舞蹈 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参加地区调演的时候反响也不错。据说,当时评奖的时候,有人说这个节目真好,可以评创作一等奖,有人问作者是谁呀?答:一个知青,没有名。最后大家说那就给个创作二等奖吧。这是我第一个编导的舞蹈,也是这一生唯一编导的舞蹈,可惜当时没有录像设备,现在保留的只有一张黑白照片。

2022年,我和胡老师分别45年后,终于在北京重逢,他的夫人刘静媛是在延安插队的北京知青,当时也在延安市文化馆工作,我在北京知青群里先找刘老师,很快就找到他们两口子,令我惊讶的是,胡老师还保留着当时的舞谱,他们给我复印了一份,我找到中央民族歌舞团的朋友,把音乐做成了音频,现在听起来真是亲切呀!令人回味无穷……

责任编辑晓歌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