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 书画 >

谢晋为电影而生,也在老百姓的口碑里永生

时间:2024-08-18来源:文汇报 作者:王彦 点击:
《永不谢幕百年谢晋百人谈》2024上海书展首发 《永不谢幕百年谢晋百人谈》昨在上海书展首发。(出版方供图) ■记者 王彦 书展的周末,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攘往熙来,排队等待签售的读者绕了一圈又一圈。谢晋导演,我们好想你!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
《永不谢幕——百年谢晋百人谈》2024上海书展首发
《永不谢幕——百年谢晋百人谈》昨在上海书展首发。(出版方供图)
      
      ■记者 王彦
      
       书展的周末,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攘往熙来,排队等待签售的读者绕了一圈又一圈。“谢晋导演,我们好想你!”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东的话音落下,现场忽而停滞了几秒,继而一阵热烈掌声。
      
       昨天,《永不谢幕——百年谢晋百人谈》在2024上海书展现场首发,电影人、出版人、评论家会同慕名赶来的影迷,借书展的舞台再次回忆谢晋导演——这位中国电影的旗帜性人物、第三代导演领军人。
      
       该书主编、谢晋电影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徐春萍深情地说,书名“永不谢幕”语意双关,既是谢晋导演对电影艺术不懈追求的精神写照,也是中国电影人对他庄严又永恒的致敬。
      
       翻开新书,谢晋导演不同时期阐述过的创作信条印在联页上,“激情”“人民”“历史”等关键词赫然在目。书中汇集了韩美林、吕其明、栗原小卷、姜文、陈冲、祝希娟、刘晓庆、濮存昕、斯琴高娃、唐国强、王馥荔、鲍国安、何赛飞、焦雄屏、吴思远、陈思诚等近百位电影人、艺术家、学者的最新口述实录。一个鲜活、立体、真实的谢晋导演,在众人回忆的字里行间,在首次披露的幕后细节,也在100多张电影剧照、海报、谢晋个人照等珍贵图片中,渐渐清晰浮现。
      
       从纸墨笔端到现场的深情缅怀,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刘海波感慨,谢晋导演是电影艺术家、教育家,他本身就是一部阅读不尽的大书。正如《永不谢幕——百年谢晋百人谈》在序言中引用的钟惦棐那句评论——时代有谢晋,谢晋无时代。
      
       他深信一部电影也是一次生命的燃烧
      
       “谢叔叔一生都在向老百姓讲中国故事、中国人物,现在轮到我们讲他的故事。”上海谢晋电影艺术基金会监事长徐晓青另一重身份是上海电影制片厂老厂长徐桑楚之子。在这位“影二代”看来,如果说谢晋导演一生拍摄的36部电影、5部电视剧早已镌刻在了中国影视长廊,那么今天,人们重温其人其作时,大家回忆的又是什么,“这些都反映着一代中国电影人的创作观,在中国电影即将走向120周年时,需要续写,需要血脉相传”。
      
       徐晓青关于谢晋的记忆里,一坛酒、一枚勋章留下深深烙印。酒是谢晋到徐家与老厂长商量剧本时的故事,夜已浓、畅谈正酣,他大嗓门地问:“你们家有酒吗?有没有黄酒?”得到回答,家里只有烧菜的酒,谢晋凑合着喝。没几天,他自带两坛咸亨花雕王再次登门聊剧本。那枚勋章的由来依然发生在剧本讨论时。那天,作家李凖、谢晋与徐桑楚夜谈,突然间,三个男人痛哭流涕的声响惊动了少年时代的徐晓青。他后来知道,父亲他们在讨论《高山下的花环》中带血欠账单的情节,“我父亲是抗战老兵,知道战士的鲜血是无价的”,这一情节放进电影,会让人物更丰满、真实。1985年金鸡奖颁奖礼后,从北京归来的谢晋将一枚军区颁发的军功章赠与徐桑楚,“你是老军人,这枚勋章你要留着”。
      
       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导演郑大圣同样出身于艺术世家,母亲黄蜀芹曾当过谢晋的副导演。片场长大的孩子说,他从谢晋导演身上对“什么是大导演”有了具象的体察。“身材高大、声音洪亮,挥舞着手势,像个指挥家,指挥剧组的工作人员一溜小跑着忙碌着。在一个孩子的认知里,‘大导演’是威风的、充满激情和感染力的。”郑大圣后来知道了,那次他目睹的场景正是拍摄《芙蓉镇》时,谢晋导演起初对置景、道具不甚满意,张罗制片组从湘西即故事里的“原生地”拉来木材、鹅卵石等,为给演员营造贴近生活的真切的触感,“那般‘士’的精神、对艺术的追求、对现实主义的执著,是我进入电影世界后,渐渐看清的一位‘大导演’之‘大’。”
      
       事实上,谢晋本人就曾说过:“我深信一部影片必然倾注了导演最大的激情,是艺术家人品、修养的结晶,也是一次生命的燃烧。”
      
       “最后的审片者是历史、时间、人民”
      
       2023年是谢晋导演诞辰百年,基金会以“百年谢晋百人谈”为思路,邀请海内外与谢晋有过交集并在各自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代表担任采访嘉宾,拍摄了《百年谢晋》系列纪录片——那是新书的缘起。
      
       从组织拍摄到新书付梓,不过一年时间,这背后离不开近百位嘉宾给予的热情又无私的支持。“没有报酬,也无论来自哪里,大家就是为了谢晋这个名字而来,追忆自己与谢晋导演相关的点滴细节,许多人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来。”比如日本演员栗原小卷,某种意义上,她可能并非这批口述实录的最佳人选,但她与《永不谢幕》的结缘,恰是谢晋导演巨大人格魅力和影响力的注脚。去年秋天,徐春萍赴日参加东京电影节中国电影周,她被台上栗原小卷回忆当年拍摄《清凉寺钟声》的讲述深深打动,当即邀请对方在谢晋百年诞辰时来到上海参与纪录片的摄制。“就在谢导百年诞辰的那周,她来了,一下飞机就直奔摄影棚。录了两遍,说到动情处,隐隐含泪。”徐春萍说,她常会想到一句话:“只要有人记着,他和他的电影就还活着。”
      
       上影厂老艺术家代表孙渝烽、演员徐松子和肖荣生,都曾与谢晋共事。孙渝烽现场朗诵了谢晋生前喜爱的一首诗《你们和我们》,诗里有写:“请你钟爱生命/善待自己的一生吧/当人生的帷幕降落之前/回首往事/没有虚度年华而悔恨/没有留下遗憾而内疚/绚丽精彩的人生/只有靠我们自己去奋斗。”
      
       《芙蓉镇》里徐国香让观众记住了徐松子,电视剧《大上海屋檐下》里的老师一角则是谢晋导演对演员肖荣生的“重塑”。在他俩的回忆中,谢晋在乎创作,在乎电影能不能留存下去,他相信“最后的审片者是历史、时间、人民”。他们还将谢晋在从影50周年时写给自己的一封信带给书展现场的读者。信里,彼时已获得巨大成就和声誉的谢晋导演对自己说:“不要过于兴奋、满足和骄傲,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像当初从影第一年时那样,抓紧每一小时每一天,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拍好你想拍的电影,做好你想做的事。”
      
       《永不谢幕——百年谢晋百人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上海谢晋电影艺术基金会汇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温泽远以谢晋导演的口头禅寄语:“他总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拍电影如此,出版也是如此。”
      
       谢晋为电影而生,也在老百姓的记忆里永生。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