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在连队大田敏
今天我要说的是史书才政委。他虽然喉咙沙哑却是大嗓门,说话能震动整个机关走廊。而且他做事雷厉风行,干脆利落,作风严谨,一丝不苟。常年下连队跑地号,是田间地头的常客。连队的干部战士都说:“政委真像一团火,把我们的心烤得热腾腾的。”这话一点都不假,这团火就是史政委用对党的忠诚,对工作的热忱和对职工战士的感情燃烧起来的。 他是我们23团的首任政委。于1968年底他和首任团长李宝山带领近20名现役军人脚前脚后来到859农场组建兵团23团。当时他和团长都是40出头的年纪,都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 1971年春亲历的一件事让我终身难忘。大约是那年5月初,天还很冷。我正在2营9连蹲点搞路线教育,同时也为9连参加评选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搜集准备材料。当时4营的新建连队25连烧荒时因为“跑荒”,荒火一直烧到百里外的2营15连。15连也是新建连队,周围都是荒草甸子和林地,很危险。史政委不放心,就带上作训股参谋陈瑞光(他是和我一起下乡的同学)和军务股参谋张庆祥到15连察看火情。 事情就出在了陈瑞光身上。当时到了火情现场后,发现火已过去了,到处都是被火燎过的痕迹,四周没有明火。政委就让小陈回连部打电话给团部报告情况后再回来。小陈就带上一把镰刀往连部路上走了。 没想到小陈走着走着就没方向了。一个钟头过去了,两个钟头过去了,还不见小陈返回。史政委感到一定是出了问题,便决定返回15连查问情况。但连部的人都说没见到小陈。于是史政委和团部电话通报火情和小陈走失的情况后,随便吃了点东西,便果断地带领15连的部分同志再次返回现场,在周围寻找陈瑞光。 到了傍晚,史政委一行人已在荒原上跋涉了五个多小时,还是没找到人。 当天下午我知道了这个消息,立刻来到2营营部(营部就设在我蹲点的9连),和营长教导员一起商量前去支援。我们将9连的一个熟悉地形的六七十岁老猎手老张头,也带上机车小型车赶到15连。在那里我们见到政委,只见他已十分疲乏,但还是坚定地说:不能放弃,一定要把小陈找到,他是我们的阶级兄弟! 15连地处边境,荒原里有林地、沼泽地、涝洼塘、“大酱缸”,此刻还有零星的火点,还有狼,天又快黑了,在这种情况下迷路的小陈又饥又渴,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是必须拼尽全力找到他。 史政委分析情况后决定扩充搜救人手,从9连出动两个排三台拖拉机,配合15连,大家怀着急切的心情又出发了。记得当时大家看政委太累了,劝他在连部休息等消息,但他不肯,还是和大家一起出发了。 我和战友们坐在拖拉机拖着的大爬犁上,地下是塔头和积水,如同在水中行走一样,鞋和裤子都湿了,头上不时被烧过的树枝树叶扫过,每个人都是灰头土脸。远处岗楼的灯和夜空中的星星混为一体,越远越不易分辨。大家不时地从爬犁上下来,拉起人网,借着车灯和手电筒在塔头地面和烧过的林地上一边搜索一边大声呼唤陈瑞光的名字,在这些声音里我听到史政委沙哑的呼唤,泪水和着汗水流过我的脸颊。 就这样快到半夜了,仍然一无所获。 史政委看到大家太疲劳了,决定返回15连休整一下,再修订作战方案。新方案是再扩大救援力量,扩大搜索面积。 结果,2营所属连队全部参战,各连炊事班连夜准备干粮和水,机务排准备好机车和爬犁,人员准备好镰刀和手电筒。 史政委经过一整天的奔波,累得已经站不起来了,毕竟已经40多岁了。大家七手八脚地把史政委扶到了连部的小土炕上,营部工作人员正准备把新的部署电话通知给各连时,突然电话铃响了,在深夜,铃声格外响亮,一接听,是陈瑞光!史政委立即坐起来接过电话,一阵发自内心的喜悦,大声喊到:“是陈瑞光!”大家也都激动地不行,都跟着喊起来。 原来小陈在回15连打电话的路上就迷路了。从上午8点多到夜里12点多一直在草甸子、树林里晕头转向瞎走了十几个小时,又渴又累。还好早上从15连带了一把镰刀,这成了他唯一的武器,用镰刀削了一根棍子拄着。路上还真遇到了狼,幸运的是一只狼,不是群狼,那只狼和他对峙了一会儿就跑走了,估计是看到他手里有棍子吧?镰刀和棍子救了他一命。还有就是小陈不愧是作训参谋,他一直清醒地寻找着有光的地方,决不放过。终于捕捉到了一点光亮,他磕磕绊绊地奔向那点光,结果发现那灯光所在的地方是4营12连的连部!连部有人值班,他到了连部顾不上先喝水吃饭,想到史政委不知怎么着急呢,赶紧先打电话报平安! 我们听到这个消息,又兴奋又激动,大家同时望向史政委,从内心感受到了政委对同志对战士的那颗火热爱心,同时也被陈瑞光勇敢顽强的精神感动。 作者简介:韩敏,原为黑龙江兵团6师23团佳木斯知青。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