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 书画 >

《习近平扶贫故事》——支书五记

时间:2020-12-07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人民日报海外版 点击:
当年的知青淤地坝,如今已成了梁家河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园。 1974年,二十一岁不到的习近平被梁家河大队的党员们推选为党支部书记。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有知识有文化、是大地方来的,也因为他处事公平、身先士卒,更因为他愿意干事、善于干事。习近平后来曾在回忆
当年的知青淤地坝,如今已成了梁家河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园。

      1974年,二十一岁不到的习近平被梁家河大队的党员们推选为党支部书记。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有知识有文化、是“大地方来的”,也因为他处事公平、身先士卒,更因为他愿意干事、善于干事。习近平后来曾在回忆文章中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他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吗不干?“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

      当大队支书虽然时间不长,但习近平为村里办成了不少大事,为群众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为梁家河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选取其中五件事情,放在一起介绍,就叫“支书五记”。

      打坝记

      在梁家河河道,有一大片良田。这片良田,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1974年习近平当大队支书时,带着大家打水坠坝,淤地造的田。

      当年,梁家河为啥穷?为啥吃不饱饭?一个非常直接的原因,就是土地少。习近平对这件事心里透亮,对梁家河河道这个地方,也盯了很久。他找来本村返乡知青王宪平商量——淤地造田怎么样?在山谷筑起两道坝梁,然后用柴油机抽水,用橡胶水管冲击土面,把山上的泥土冲下来,淤积到山底形成坝田。真要增加了这么大一块水浇地,梁家河的子子孙孙都会受益无穷的。

      这个计划有点大胆。梁家河河道是啥地方?雨季泄洪口。村民们说,这地方几百年来都没修过坝,老祖宗没干,自然有道理。思想保守点的老人尤其反对。

      听到大家这些话,习近平的想法没有动摇。泄洪口是个问题,但不是没法解决:淤地坝拦好加固,自然河道清淤加深形成泄洪沟,只要工程质量过硬,就能做到增地泄洪两不误。淤地造田,坚决要把这个事情搞成!

      只不过,道理虽然如此,还需要做通老百姓的思想工作,群众的思想不通,工程就做不好。习近平拉上王宪平,开始挨家挨户地做思想工作。王宪平这个人会做工作,说起话来贴心、实在,让人信服。他也知道从哪里打开突破口,先是专找那些年纪大的、反对意见比较强烈的社员去说。

      ——习近平做事一向稳妥、可靠,他啥时候胡来、蛮干过?

      ——要打坝,习近平还要带头劳动,受这大苦,图的是啥?还不是为了咱村多打粮食,吃饱肚子嘛。将来咱打的粮食吃不完,还可以存起来,不就过上好日子了吗?

      ——你们老人家在村里有威望,一定要支持他把这个事情弄成。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一来二去,这些老人的思想还真叫他们给做通了。1974年初春,梁家河历史上第一座水坠坝开工了。

      打坝期间,习近平起早贪黑,夜以继日,把精力都放在这个工程上了。他身先士卒,不仅在第一线指挥,也在第一线劳动,铲土、打夯、搬大块石头砌堤围,事事和村里人并肩战斗。在他们的努力下,工程进展很快。村民们最担心的是泄洪沟,习近平对此尤为仔细。

      他特意跑到县城里,找水利部门的技术人员来现场勘察,并根据当地水文资料,按照百年一遇的泄洪量进行了精确的计算,制定了科学的施工标准,又对泄洪沟两侧进行了加固。

      没过多久,这个淤地坝建好了,成了梁家河村最好、最平整也最便于灌溉的稳定高产田。1974年4月,这块坝地里种下第一季庄稼,当年每亩就打下了近300斤粮食,比以前只有几十斤的亩产多了好几倍。

      挖井记

      过去的北方农村,吃水困难。遇到干旱,就更麻烦。1974年的上半年,延川县一连旱了四五个月。梁家河村的人要吃水,只好到河里挖个渗水坑,挑坑里的浑水回去吃。

      饮水卫生是大事,这样对付可不行!习近平决定彻底改变这种情况,专门给村里打一口饮水井,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他听说在前队曾经发现过一个泉眼,就留心上了。经过仔细勘察,习近平终于找到了一个过去给泉眼定位的标志。

      这年初春,天格外冷,但天寒地冻挡不住干事创业的热情。习近平亲自带着基建队开工了。一䦆头,一䦆头,又是一䦆头,坑越挖越深,渐渐超过了半人高。习近平带着人搭上了井架、装上了滑轮,跳到井下继续挖。渐渐地,坑口高过了他们的头顶。

 
习近平当年带领知青和村民打下的“知青井”,如今已成为了梁家河的一道风景。

      古老的泉眼,仿佛在考验着这群年轻人,迟迟没有露出自己的真容。但是,铁打的䦆头没有片刻停止,铁打的汉子更没有分毫迟疑。坑道里腾挪不开,习近平就带着雷平生、梁玉明、武玉华这些人轮番下井,奋力挥䦆,一天又一天。泥土混合着石块,被小心翼翼地吊出井口,一次又一次。终于,汗水融化了泥土里的坚冰,他们脚下的土地湿润了,渐渐地渗出了水来,泉眼似乎被他们的真情打动,又恢复了自己的活力。

      该打个小坝把井水留住,这又是一道新的难题。坝基的冰,如果不挖走,等到天气转暖,融化的冰水就会把坝渗穿。决不能半途而废!习近平果断地脱掉鞋袜跳进坝里。双脚踩在冰冻的泥里,刺骨地痛,他不在乎,直到实在撑不住了再换下一个人。开始还有些社员怕冷不敢下井,看到习近平这大地方来的知青为了村里的事情这么拼,都感动了。大家争先恐后,跟着他们年轻的书记奋战在了一起。

      半个月过去,一口30米深的井打成了!这口井出的水,看一眼,清洌可鉴;喝一口,清甜可口。为了牢记习近平带领大家挖井的故事,后来梁家河村的百姓们就把这口井叫作“知青井”。

      如今,梁家河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但水源还来自这口“知青井”,“知青井”也成了梁家河的一道风景。

      办社记、

 
习近平当年办的铁业社,为大家解决了农具问题,还增加了生产队的收入。

     “回梁家河?不行不行!”最初,铁匠听到这么个要求,连连摇头,“咱在文安驿公社打铁打得好好的,干啥要回村里去?”

     不过,眼前这位年轻的梁家河大队支书习近平,似乎一点儿没有要放弃的意思。习近平找上门来是有原因的。农业学大寨,社员连轴转,劳动强度大且不说,农具损坏了没人修也是个大问题。怎么办?习近平就想到了本村这两个在公社打铁的铁匠。

      架不住村里当家人苦口婆心地劝,两个铁匠总算回了村。不承想,这一回村,还对路了。村里给他俩配了俩徒弟,有模有样办起了村里的铁业社。铁匠不下地干活,只负责修理农具并生产新农具,算工分。社员用不完的锄头、䦆头、镰刀,送到文安驿供销社代销,卖了钱之后,扣除成本,剩下的钱归集体。这样一来,劳动农具的问题解决了,大队的收入也增加了,大家都说好。

      除了铁业社,习近平还办了缝纫社,安排那些在家看娃、不能上山干活的妇女,专门当“织女”,为大伙儿缝补和制作衣服。其他的社员就再不用劳动完了还要点灯熬油缝缝补补了。

      还有代销店,也让群众发自内心欢迎。当时实行“统购统销”,要买油、盐、酱、醋、火柴等生活必需品,都得跑到十多里外的文安驿公社去赶集,农忙时,既费时又误了工。经过深思熟虑,习近平决定在村上办一个代销店,先把东西赊回来,然后定期跟文安驿供销社结账。于是,会算账的石凤兰当上了村里的代销员,而大伙儿买生活日用品再也不用跑远路了。

      那时,拍板搞铁业社、缝纫社、代销店,要冒一定的风险,极易被扣帽子。但是习近平思想很解放。在他看来,只要实事求是,真正为群众解决问题,就不怕别人说三道四。

      取火记

      1974年1月8日,《人民日报》登了一篇四川推广沼气的报道。沼气是各种有机物质在密闭空间和适宜的温度、pH值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烧气体。当时,四川在利用沼气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面。

      这篇文章引起了习近平的兴趣。为啥呢?因为梁家河这个地方,做饭的柴火不够烧。习近平是个爱动脑子的人,他琢磨着,要是能学会办沼气,可就解决一个大问题了。不过,村里许多老人不这么想——啥?挖个坑,填上粪,就能着火?这可从来没听说过。

 
《山花》文学报当年对陕西使用沼气的报道。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习近平明白,要让乡亲们相信科学的道理,那就必须让他们亲眼看见科学的力量。为了把这个事情干成,他干脆自己带人到四川取经去了。没过多久,习近平回来了,还从四川省遂宁县请回一位技术员。身边有了这么一个不但“吃过螃蟹”,还“会做螃蟹”的高参,习近平心里有了底。

      沼气池火速开工。开挖土地,习近平带头挥锄;没有沙子,他带人去挖;没有石灰,自己办烧灰场;水泥运不进来,他带人身背肩扛从公社往返三十里地运回来……大家干劲十足,都盼着亲手点燃从没见过的沼气火苗。

      可是这时候,突然出了个“插曲”。四川来的技术员,因为饮食、住宿、语言各方面不习惯,闹着要回老家去,大家伙儿劝了几天都没用。习近平一看,他这是思乡病犯了,可是沼气池还没有建好,正是吃劲儿的时候,为山九仞岂能功亏一篑?他于是找到技术员,反反复复做思想工作,还让村里一定把他的生活照顾得更加周到。习近平的诚意让技术员感动了,他向梁家河的乡亲们发誓:沼气不弄好,决不回四川!

 
习近平带人打下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掀起了全省的“沼气革命”。

      一入夏,天就一天天热起来了。梁家河的乡亲们看着这群年轻人,每天在臭味熏天的沼气池里外忙碌着,补裂缝、防砂眼、防漏气、箍石板……沼气池是越来越像样子了。7月的一天,从理论上讲该到了出气的日子,气却迟迟没有出来。习近平仔细一观察,发现粪池里有气泡往上冒,这说明底下有气啊!他想,是不是哪里堵了?就拿铁钎子去捅,一捅不要紧,习近平被喷了一脸粪水,但他顾不上这些,因为太高兴了——沼气出来了,一点就着。

      就这样,在梁家河的知青窑前,亮起了陕北高原上的第一盏沼气灯。

      这样的稀罕事儿,自然不胫而走。久为烧柴所苦的人们,有了突然发现新大陆的喜悦。习近平打的第一口沼气池,变成了沼气宣传站,从早到晚挤满了从其他村赶来看稀罕的人。不久之后,全县大多数村都开始向梁家河学习。陕西省的沼气推广利用现场会议,也是在梁家河召开的。二十岁出头的习近平,在陕北的黄土高坡掀起了一场波及全省的“沼气革命”。

      换车记

      1975年,一个农村青年能开上三轮摩托车是什么感觉?

      那年7月,习近平就得到一辆。延安地区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农业学大寨先进,习近平被评为先进个人。没多久,县里奖了他一辆三轮摩托车。

      ——感觉怎么样?

      ——不高兴。

      ——为啥不高兴?

      ——不实用。

      “这个摩托车对咱有啥用?拉不了多少东西,又不能下地干农活,难道我天天开着它去兜风吗?”习近平这样对老乡们解释他为啥获了奖还“不高兴”。

      不行,得换!思来想去,习近平想出了个好主意。三轮摩托车虽然放在村里不实用,但搁在延川县城甚至是延安地区,那可都是个稀罕物件,没有使用价值,还没有交换价值吗?拿它去换点对村里有用的东西回来,就这么办!

      说干就干。习近平当即委托老支书梁玉明出马,前往延安农机公司办理“换车”大事。事情办得很顺利,梁玉明用这辆“拉风”的摩托车,换回了一台“拉庄稼”的手扶拖拉机。不仅如此,还多加了一台磨面机。

      看着眼前这两样东西,习近平笑了。拖拉机,全村人耕地拉庄稼都用得上。磨面机,干脆拿它开个磨坊,千百年来农村人都是使驴拉磨,这回咱梁家河人可使上机器自动化了。

      自从有了拖拉机和磨面机,梁家河百姓可大大得了实惠,连村里的毛驴也“解放”了。原来毛驴既要干运输,还要拉磨,经常不够用。现在村里人磨面碾米都去磨坊,又快又好,还免费。毛驴也可以“专心”跟着拖拉机去搞运输和生产了。

      现在,梁家河还保存着当年用摩托车换回来的拖拉机和磨面机,它们不仅反映了农村生产工具的变革,更见证了习近平在梁家河当支书务实为民的那段时光。

 
梁家河还保存着当年用摩托车换回来的拖拉机和磨面机。
梁家河还保存着当年用摩托车换回来的拖拉机和磨面机。
(该文选自《习近平扶贫故事》,商务印书馆出版)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