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叶永烈 著
图书精选:第三章 进入红区(7)
陈云手稿弄清遵义会议之谜 长征途中,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193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中共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了博古、李德的左倾军事路线,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成为中共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史称“遵义会议”。 红军占领遵义期间,刘伯承任遵义警备司令员,陈云任政治委员。 陈云化名“廉臣”所写的《随军西行见闻录》中,有这么一段记述遵义的情景: 我以驻军有暇,曾步游遵义全城。遵义地处黔北要冲,有汽车路北通川边之松坎场,自遵义向南,越乌而直达贵阳。遵义为黔省通川重庆之要埠,因地处川边,故风俗习惯及商业情形,均与川省有密切关系。遵义城有新旧两城,新城为商业集中之区,旧城为官署与住宅区域。两城之间有小河,中贯以石桥。城中官署庙宇,当时悉被红军驻满。据闻黔军柏辉章师长之公馆(在旧城)驻有红军总司令部,毛泽东、朱德即驻于此。遵义全城有男女中学校五六所,红军对于学校机关不驻兵,以示维护教育,但各校均未上课。惟红军对于青年学生曾特殊注意,派人组织抗日救国会及红军之友社等等。所以红军进城之第1日即有几十男女学生,大部为中等学校学生,执旗上街演讲,为红军演说。当我步至县立三中时,见操场上有该校学生之篮球队与红军篮球队正在比赛。红军球艺甚精,因平日提倡体育甚力。红军想尽方法鼓动青年学子,由此亦可见红军对于青年学子之注意焉。 尤有一事可记者,当红军在遵义成立革命委员会时,有一女学生名叫李小侠者,年约二十,同情红军,在大会上演讲,后被举为革命委员之一,为当地学生中之长于交际者。 当红军退出遵义时,李小侠亦随红军而去。 当我步行遵义全城时,只见三种店铺,门庭若市:一为洋货铺,套鞋、面巾莫不售卖一空;二为书店,遵义城有书店三家,间有上海、南京之杂志出售,此三家书店之新旧书籍、铅笔、抄簿,均售卖一空;三为酒肆,全城面馆、酒楼,莫不利市三倍。遵城酒肆中颇饶川菜滋味,我亦同二三人去过一次,回锅肉、辣子鸡及各种泡菜,均铙川味,且价极廉。 陈云提及的中学生李小侠,笔者曾于1991年5月26日在遵义采访她,当时她已是一白发苍苍的老妪了…… 长征途中所召开的遵义会议,随着毛泽东的影响日益扩大,政治地位日益提高,对于这个会议的研究也就日益深入。然而,由于在档案中没有找到遵义会议的记录,关于遵义会议的许多问题得不到解决。例如,遵义会议究竟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出席者有谁…… 一份关于遵义会议的手稿的发现,一下子解决了许多历史难题,引起广泛注意。 这份手稿,是1956年中共“八大”之后,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前往莫斯科,从苏联运回的一批中共档案中的一件。手稿用蓝墨水直行书写,标题便是《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共八页四千余字。一看内容,便可知是当年传达遵义会议情况的提纲,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献,内中透露许多关于遵义会议的重要而前所未闻的史实。 可是,这份手稿显得不完整,首页上标明(乙),显然还有(甲)。(甲)是什么?不得而知。再则,这份手稿是谁写的,没有署名,也不得而知。因此,这份手稿在未得正式确认之前,无法公开发表。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