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 收藏 >

紫禁城太庙迎来30多国驻华使节,他们齐齐赞赏中国什么?

时间:2017-03-17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樊江洪 点击:
驻华使节参观的、在紫禁城太庙举办的《中华匠作》艺术展,为今天的文化交流和社会消费做了一次注解:优秀的产品谁都喜爱,工匠精神值得发扬光大。 3月15日,来自一带一路沿线30多国近60位驻华使节、包括10多位驻华大使以及欧盟驻华代表团官员,走进北京劳动

      驻华使节参观的、在紫禁城太庙举办的《中华匠作》艺术展,为今天的文化交流和社会消费做了一次注解:优秀的产品谁都喜爱,工匠精神值得发扬光大。

 
      3月15日,来自“一带一路”沿线30多国近60位驻华使节、包括10多位驻华大使以及欧盟驻华代表团官员,走进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艺术馆,在六百年历史的中国皇家殿堂中,参观 “文明的回响”系列展览第二部 “中华匠作”艺术展,一起欣赏中华匠作的古代辉煌与当代创新。

      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与北京市总工会联合主办,央美丝路艺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太庙艺术馆承办,分“格物致知”、“器宇不凡”、“技近乎道”、“匠心独运”四大展览板块,涵盖金属工艺、石雕、玉雕、纺织、印染、造纸、陶瓷、木器、竹器、漆艺、剪纸、泥塑、皮影等多领域,展出的作品中,既有堪称稀世之宝的古代器物,也有当代艺术家妙用传统工艺的新作。它们以古代珍宝与当代艺术品对偶陈列的形式在空间上相互穿插,彰显出中华匠作的历史悠久与一脉相承。

      驻华使节们兴致盎然,在多角度欣赏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与当代艺术作品的同时,为中华文化的工艺之美、匠人之美、劳动之美而惊叹。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在各领域形成了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在呼唤工匠精神的今天,这一点更具价值。从“匠人营国”到“匠心造物” ,“匠”的意涵既是文化理想与审美追求的载体,也是精湛技艺与制造标准的体现。天工造化、物华天宝,“意匠”“哲匠”“巨匠”等都是对工匠精神的美誉。

      中华自古重匠造,不以下里巴人轻之。《考工记》曰:“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 。是故高明泰斗尊称巨匠,谋篇布局辄曰意匠。而大匠一艺在身,尊严具足,陶然其中,故心物相融、道器相通、艺用相洽、风雅相从。

央美院长范迪安正在向外交使节介绍方力钧陶瓷作品《2014》。
 
      本次展览中,从鄂尔多斯出土的古青铜器,到福州的精美漆器,再到当代艺术家烧制的瓷器;从一张古琴,到一把椅子,再到西南少数民族的蜡染技术,中国器物既构建了丰富的日常生活,又盛满了中国精神世界的富足。中国美院教授邱志杰说:“真正的中华匠人对于器物的态度是敬重、持重和珍爱的,而不是今天的快速消费。器物中凝聚着自古以来中华匠人的谦逊和深沉。每一件以匠人之心精心造就的器物,是有尊严的、神采奕奕的。”

外国使节们在当代东阳木雕杰作《古山水画十二扇屏风》前认真观看。
 
      与那些古代器物相对应,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也呈现独特魅力。朱炳江30平方米的青铜作品《宋画迷宫》,傅中望以一段段木料通过榫卯连接起来的《随方就圆》、方力钧的陶瓷作品《2014》、黄春茂的釉下彩强化瓷作品《G20夫人宴会用瓷》、卢光正的大型阴沉木和金丝楠木作品《古山水画十二扇弧形屏风》、吕胜中的2.3米长巨幅剪纸《太平安》、吕越以夹缬手法创作的极具时尚感服装《蝴蝶夫人》、张德峰的景泰蓝作品《好山好水好地方》、吕品昌的刚玉瓷作品《金砖》等,都让人感到物材之美、形象之美和技艺之美。

      展览中参与人数最多的,恐怕就是由30多位画家共同绘制的、取材于山西大同市善化寺壁画的《帝释天梵天图》。在这件39米×5米的巨幅壁画上,十大明王、二十诸天护法、十二元辰、十二圆觉菩萨栩栩如生,线条与色彩展示着千年以降的中国寺观壁画系统与当代壁画创作的平滑连接。驻华使节们一边参观一边询问,所提问题五花八门,大家沉静在清雅的文化交流氛围中。

外国使节们观看乔晓光纸质作品《鱼龙变化》。
 
      展览地点选在太庙,是主办方特意的安排,太庙本身就是重量级的中华建筑艺术展品,一砖一木都凝聚了古代人民的匠心匠意。尤其是大殿,这座近600年的紫禁城内最大的单体建筑,面阔11间,进深4间,建筑面积达2240平方米。大殿采用这个传统的重檐庑殿顶,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式台基,四周围石护栏。殿内的主要梁栋外包沉香木,其它建筑构件则为名贵的金丝楠木,令驻华使节们啧啧称奇。

      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副主席靳飞就这个展览点评说,中国匠作艺术隐藏着中国文化的秘密,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对话,工匠们对材料、工艺等都进行了艰苦而不懈的探索与发明。第二是中国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对话,处在社会底层的工匠们能够与优秀的文化人进行交流探讨进而诞生了一件件艺术品。第三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对话,通过对海外原辅材料的研究使用丰富了中华匠作。第四是古今的对话,在太庙展示古代文物和当代相对应的艺术品,有一种贯穿古今的感觉。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太庙艺术馆名誉馆长范迪安说,工匠精神就是我们今天要提倡的一种文化精神,既要体现在艺术创作上,更要体现在各行各业的工作之中。要精益求精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孜孜不倦地开展研究探索,特别是要把创造性的想象、创新性的追求体现在非常具体的劳动之中,使各种产品具有更高的质量和更优秀的文化内涵。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