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是在大漠中生长的美丽植物,成了秋日一道耀眼的风景。 摄影/陈芬
■记者 彭薇 法国文学家阿尔贝·加缪说:“秋天是第二个春天,每一片叶子都是一朵花。”在唐代诗人杜牧的眼中“霜叶红于二月花”。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景致?是“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还是“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一起来寻觅秋色之美。 霜叶红于二月花 伴随秋天的到来,大自然披上了一层浓郁的色彩。唐代王绩诗云“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一年四季的色彩中,秋天的红叶是一种别样的色号。深秋时节,也是赏红叶、枫叶的最佳季节。 老舍曾说:“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给“北平之秋”添上浓墨秋色的便是香山红叶。每到秋天,北京香山漫山遍野的黄栌树叶红得如火焰一般,如同秋天的童话。香山是北京著名的森林公园,据说这里曾是富饶的皇家园林,每逢秋日,王公贵族便在此纳凉狩猎,赏秋日美景。这里有近10万株黄栌树林区,大部分是清代乾隆年间栽植的。 俗话说“春牛首,秋栖霞”,入秋后的六朝古都南京,因为最耀眼的一抹亮色,变成了诗意满满的金陵。这抹亮色便是深秋的栖霞山。南朝时因山中建有“栖霞精舍”而得名。作为我国著名的四大赏枫胜地之一,栖霞山枫叶的美景年年皆不同。登高远望,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之感,乾隆六下江南,有五次都住在栖霞寺中。 红枫、清泉、奇石被称为苏州天平山“三绝”。天平山的枫香树,由于树龄、地势等不同,长势有强有弱,又受山体阻挡,叶子的色彩变化有先有后,有深有浅,甚至出现绿丛中一株红。甚至在一棵树的枝叶上能呈现出嫩黄、橙红、赭红、深红等自然色彩,犹如鲜花争艳,大家称之“五彩枫”。 长沙岳麓山也是赏枫胜地之一,唐宋以来,岳麓山一直以林壑幽美、山幽涧深而闻名,古人赞誉此处“碧嶂屏开,秀如琢珠”。除了红枫,岳麓书院、爱晚亭、清风峡等都是这里不可错过的景观。另外,温州雁荡山、浙江文成红枫古道、江西婺源、辽宁丹东凤凰山、吉林红叶谷等地都是赏枫的好去处。 铺就一条“黄金大道” 秋天的画卷中,少不了的风景是满城的银杏黄。唐代王维诗咏:“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金秋时节,优雅小巧的银杏叶为大地铺上了一条条“黄金大道”。 银杏,俗称白果,因树种长寿又名公孙树。银杏还有许多有趣的别名,如鸭脚、平仲、佛指甲、飞蛾树等。据考证,银杏一词来自宋代,在此之前,古人使用较多的一个别名是“鸭脚”。这一别称取自于其叶形状,扁平而分叉,有刻缺,形如鸭子脚掌。 古人云:“古柏高枝银杏实,几千年物到而今。”植物学博士史军介绍,在我国拥有很多“活化石”植物,比如水杉、水松、鹅掌楸、银杏等,其中,以银杏最为常见和著名。银杏是中生代稀有树种,系中国特产,其祖先源于2亿多年前,在经历了地质历史时期全球气候与环境的动荡变迁、人类历史活动的干扰后仍存活至今,并被广泛栽培。 中国地质科学院高级工程师蒋子堃曾用2亿年前的银杏化石层与现生银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两个时代的银杏在“长相”上基本没有差别:有长柄,叶片呈扇形,春夏颜色呈浅绿,秋季变为金黄。“银杏等‘活化石’植物自身可能具有存活上亿年的特殊生存本领,以不变应万变,是非常强大的物种。”史军说。 如今的古银杏,多植于文庙、祠堂、古迹、园林中。在西安观音禅寺的一角,有一棵金灿灿的银杏树,独自伫立在山脚,被称为全中国最孤独的一棵树,美了1400多年,当地传说它曾是唐太宗亲手种下的银杏。每年深秋和初冬,银杏树下满地金黄,寺内屋檐下满是禅意。此外,在洛阳、苏州、扬州等为代表的古城,也能观赏到壮观的银杏古木。 风景怡人且浑身是宝 秋天,对南方人来说,有一种不是很熟悉的秋色。它是大漠中生长的美丽植物,胡杨林的色彩成了秋日不可缺少的耀眼风景。 许多人因为胡杨林认识了额济纳,源自电影《英雄》,电影主角在比剑决斗时,遍地落金的绝色胡杨林,让人领略了一种独特的美,仿佛进入了一个金黄色的梦境。如今世界上的胡杨绝大部分生长在中国,而在中国,胡杨林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 胡杨又称胡桐、英雄树,常生长在沙漠中,它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生长在沙漠的唯一乔木树种,且十分珍贵,生命力可和有“植物活化石”之称的银杏树相媲美。胡杨被人们誉为“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烂”。2013年,在新疆阿瓦提县三河交汇处的达尼什胡杨林区,发现了一棵千年胡杨王。据目测,胡杨王主树干高近10米,直径约4米,5个成年人合手才能围抱。胡杨王周围景色怡人,有一望无际的沙漠和郁郁葱葱的胡杨林,如今这里成了举办环塔汽车拉力赛的一个主要赛点。 胡杨全身是宝,被人们誉为“宝树”。因为木质坚硬,耐水抗腐,历千年而不朽,也成了上等的建筑和家具用材。胡杨的树叶富含蛋白质和盐类,也是牲畜越冬的上好饲料。胡杨林是荒漠区特有的珍贵森林资源,除了风景优美,其首要作用在于防风固沙,创造适宜的绿洲气候。去过胡杨林景区的许多游客都知道,胡杨林从树干切口流出的汁液是食用碱和肥皂的原料,还可入药,当地人称为“胡杨泪”。 “晒”出丰收和喜悦 春华秋实,春天繁花似锦,而秋天则是硕果累累。唐代孟浩然诗云:“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晒秋”也成了秋日的专有风采,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玉米、橙红的南瓜片等,都晾晒在秋日的阳光下,这是丰收与喜悦。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村庄平地少,只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位于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是挂在山崖上的古村,自然条件的局限激发了当地人的想象和创造力。每到秋季,村民用一个个圆簸箕晒出五彩斑斓的丰收,把日子晒得如火如荼,无意中造就了绝无仅有的晒秋风情画,变成了山谷里最美的秋色。篁岭晒秋被原文化部(现为文化和旅游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这一风俗更是演变成乡村旅游的一张名片。篁岭每年举办晒秋文化节,吸引数十万人去婺源赏秋参观。 在安徽歙县霞坑镇石潭,也保留了较好的“晒秋”风俗。秋季有大量新鲜蔬菜瓜果需要晒干贮藏,玉米、南瓜、茱萸、辣椒、灯笼柿等陆续收获。当田地的斑斓渐渐隐去,另一道风景在农家屋顶、院落中显现,成了许多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 其实“晒秋”这种农俗现象并非秋季“专属”,一年四季都可展示,只不过秋季是丰收的季节,果实累累,表现得更为丰富,别有神韵。对农家人来说,过日子就是春播、夏种、秋收、冬藏。对当地人来说,好日子是过出来的,也是晒出来的。晒秋就是要把丰收的好日子晒得红红火火。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