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著书 >

第二届“中国知青作家杯”征文颁奖典礼散记

时间:2024-06-12来源:网事如歌 作者:周存网 点击:
2024年5月26日的清晨,一扫25日的中雨,北京的天空瓦蓝瓦蓝,空气清新清冽。雨浴后的花朵、树木、建筑,在骄阳的照耀下格外典雅亮丽。 这天,中国现代文学馆的上空更是湛蓝的无一片游云。当大门徐徐打开,文学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一
2024年5月26日的清晨,一扫25日的中雨,北京的天空瓦蓝瓦蓝,空气清新清冽。雨浴后的花朵、树木、建筑,在骄阳的照耀下格外典雅亮丽。
这天,中国现代文学馆的上空更是湛蓝的无一片游云。当大门徐徐打开,文学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一百三十个的中国知青。因为第二届“中国知青作家杯”征文颁奖典礼马上在这里召开,征文获奖文集《知青之歌》首发式也在这儿进行,所以也可以称呼他们为知青作家。
知青作家们个个神清气爽,心潮澎湃。他们的才思,他们的心绪将在这里走向全国。从此,共和国最高的文学殿堂,灿烂的文学星空将会留下“知青”抒写的文字。
中国现代文学馆是国家级重点文化单位,是中国第一座、也是世界最大的文学博物馆。
中国现代文学馆隶属于中国作家协会。现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文学博物馆和文学资料研究及交流中心。这里主要展示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以及重要作家、文学流派的文学成就,是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阵地。
2022年11月20日,“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在北京举办,第八届鲁迅文学奖35位获奖者在这里领受了中国文学最高荣誉。图为铁凝主席、张宏森书记向获奖者颁奖。
能够到中国现代文学馆去看看,恐怕是所有爱书人的一个梦想,而能够到里面去开会,站在文学最高殿堂~~中国现代文学馆的舞台上受奖却是许多爱书人尤其是一个六九届初中生连梦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
我喜欢文学,还在小学的时候,文字就将我迷住了。两个哥哥买回的书,他们在工厂和学校借回来的书,都被我纤嫩的手指翻过。那时,杨沫、茅盾、巴金、冰心、秦牧、魏巍、杨朔、刘白羽、鲁迅、周而复、冯德英、是我的座上宾。我随《红楼梦》里众人的命运跌宕起伏,在《三国演义》里见证了曹操的波诡云谲。我那时想,我长大要读大学,读中文系,我也要写文章,当作家。谁知,我才十二周岁,小学刚毕业,WG开始就打碎了我的上学梦,不上学,无书看,又怎能圆我的作家梦?

 
感谢原农场荒友胡克明先生(第一届中国知青作家杯全国文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告诉我第二届举办征文的信息,我当时找了三篇旧作传上,并没有抱什么期望,只是觉得参与一下不留遗憾,但是没有想到竟然得了二等奖,而且还在中国文学最高殿堂“中国现代文学馆”的舞台上受奖。


 
为我们颁奖的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华知青作家学会名誉主席叶辛老师、中华知青作家学会主席《知青之歌》主编孟翔勇老师、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高振、中国《知青文库》主编中华知青作家学会董事会副董事长张福臣、《文化大视野》主编、中华知青作家学会副董事长傅实、北京绿荫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任张天芒。
感谢不知名的摄影师,当我和叶辛老师坐在一起交谈的时候抢拍下这张照片。我早已过了要名要利的年龄,但这张照片对我读高一的外孙来说,还是弥足珍贵……
我对叶辛老师说,您的书我几乎都看过,也买了几本,《孽债》无论是沪语版和普通话版电视剧我都是百看不厌。叶辛老师用上海话回答,“谢谢侬。”



 
上午会议结束,和叶辛老师合影。整个会议空隙期间,只要有知青要求合影,要求签名题字,他都笑容满面的答应,毫无名作家的架子。可惜我买的叶辛老师的书都在上海家中,身边没带一本,留下些许遗憾。
和《知青之歌》主编孟翔勇老师合影。这次颁奖活动能在最高文学殿堂~~“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是孟老师为中华知青作家学会作出的一大贡献,也是我们全体与会知青的荣幸。因为事先就建了知青作家群,我对孟老师是只识其文,未识其人。25号早上我刚下火车就直奔北京惠侨饭店报到。虽九点还不到,但报到的知青作家们已排起了队,孟老师亲自为报到的知青作家用胶水沾代表证上的照片,还一再嘱咐等胶水干了再收起来,其和蔼可亲的样子不像一位名作家,而是一位邻家大哥哥。那时,我还没有看到他为《知青之歌》写的序,当昨天我打开书,看到“有一封信只能写给你”(代序)中的一段话:
……我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一一中国知青。
我亲爱的兄弟姐妹:让我们紧紧拥抱!紧紧拥抱!

 
看到这里,我觉得距离拉近了,这里没有名作家和“大兴作家”,就是一群老兄弟姐妹们觉得将曾经炼狱般的知青人生,将散落在心中的碎片记录下来,还原完整的历史画卷,是一种责任,是一种警醒。
我和我们农场知名散文家、朗诵家、诗人,诗歌一等奖获得者郭琪珉(百年蝈蝈)老师合影。我们农场此次征文共有6人获奖,王震亚老师、陆鑫华老师、胡可明老师、杨洁老师。他们中有的因身体原因不能前来参加,有的家事缠身分身无术,只剩我们俩做代表。



我也是后来才知道这位摄影师是辽宁的张英老师。初见她时,见她举着相机,给大家拍照,以为她是会务组成员,我拉着她说,“老师,给我拍张照,您就发到群里。”她丝毫没有解释自己也是参会者,而是笑着应着拍着。26日中午,我们都已经吃完饭,她才端起饭碗,那是她刚为就餐的文友们拍完一组照片,美丽疲惫的脸上冒着细汗。那天是自助餐,好多菜已经没了,凉了
我拉住这位女孩合影。整个一上午,几次颁奖,女孩一次又一次的报姓名,核对序号,主动搀扶腿脚不便的知青作家,她们的工作做的非常细心到位,为她们点赞!为组委会点赞!
借用群里一位文友的话,“瞧把孩子累的。”
摄影师阿满老师。整个会议期间,长枪短炮,蹲上蹲下,抓拍了许多镜头,记录下精彩的瞬间。他又是那么的谦虚,在发照片和离群时都和大家打招呼,道平安。5月26号颁奖典礼圆满成功,知青作家们收获满满,军功章里有他们的功劳。
今天已经是6月9日,颁奖典礼已过去两星期,此时此刻,我整理照片,仿佛又回到那难忘的场景。这张照片是河南鲁巧云老师为我拍的。我们并不相识,她热心的蹲上蹲下,左拍右看为我拍着照片。后来还主动加我微信,传送我需要的照片。参加这次颁奖典礼,于我来说,收获的不仅仅是荣誉,还是友情。 
那天,望着那些曾久慕其名、久见其文却无缘仰视的文坛名流大家们的照片,我的心泉涌动着澎湃的热流,甚至我的眼窝有些温热湿润,是一个六九届“初中”毕业生,没有读过多少书的委屈和卑微……
但愿,但愿,这样的事情永远不要再发生!!
这是文学馆的巴金手印把门,是文学馆自己独出心裁的一个设计。他们将巴金的手形翻一个石膏模,再设计一个长方形的铸铜,正中是巴老的手印,连他手掌上的纹路都清晰可见,旁边有一个印章。这款铸铜件被装在每一扇进出文学馆玻璃大门上,当我推着巴金手印门把进门,开始与文学巨匠接触的时候,那感觉,那五味杂存的况味…… 
由于我只报名参加一天会议,又由于下午突然有事早早离开,未能得到老师们当场签名的赠书,留下遗憾。既然分身乏术,那么,静看全程参与者的文字和照片,体味它的美好,亦是一种享受。这里为所有好文、美摄、视频点赞!感谢他们的分享!感谢组委会所有成员的倾情付出!愿我们大家都保重身体,有缘再聚!



 (责任编辑  晓歌)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