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著书 >

岁月无语书能言 《天津知青书目辑录》序

时间:2022-01-04来源:天津知青网 作者:孙加琪提供 点击:
天津是中国知青上山下乡主要发源地之一。早在上世纪的1956年,就有天津青年响应共青团中央的号召,组成第一支远赴黑龙江萝北荒原的集体垦荒队。1957年,又有了王培珍、李庆茹等一批城市学生青年下乡河北省农村,立志做新时代的新农民。再后来,闻名全国的典
 
         天津是中国知青上山下乡主要发源地之一。早在上世纪的1956年,就有天津青年响应共青团中央的号召,组成第一支远赴黑龙江萝北荒原的集体垦荒队。1957年,又有了王培珍、李庆茹等一批城市学生青年下乡河北省农村,立志做新时代的新农民。再后来,闻名全国的典型邢燕子,下乡宝坁的侯隽,六十年代前期就成长为天津乃至全国下乡知青的代表。
        据统计,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天津下乡知青总数约46万余人,足迹遍及冀、蒙、晋、黑、吉、辽、甘、新、藏等省市自治区。海河儿女的身影展现在北国原野,大河上下,用青春热血谱写了一曲曲难忘的知青之歌。
        天津在新中国知青历史中无疑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虽然在这个发源地至今还没有见到为这46万人而建的纪念物,哪怕一座碑,一片林,一面墙,一间馆……这常常让许多已入花甲古稀的知青人发出遗憾。但是,与遗憾同在的,也有令人欣慰的另一面,那就是当年下乡各地的天津知青,多年来用手中的笔对知青生活、个人经历和思想成长,从各自角度做了大量的全景式的记录,用文字结成另一种物质载体,在字里行间竖立起永远的碑记。
        知青书籍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收集多年来用各种方式出版的天津知青书目,我们成立了书目编委会,由下乡河北的老知青黄守信任主编,几年来编委们不辞辛苦,作了大量的搜集整理工作。广大知青朋友积极响应,捐赠图书,提供线索,为成书做出了贡献。《天津知青书目辑录》的编撰是天津知青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这是一项相对繁杂的工作。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现在,天津知青书籍时间跨度之大,在各地是少见的。特别是在知青运动初期出版的知青书籍,种类较少,但散落在民间的时间则较长,搜集难度很大。例如由天津人民出版社于1961年出版的《新型农民王培珍》一书,至今已经过去整整60年了。也正因此,收集这样有历史价值的书籍,对天津知青运动各个阶段的连接与完整,更有积极的作用。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知青书籍的出版量明显增加了,下乡各地的天津知青从县乡大队到团场连队,或集体或个人,纷纷拿起笔来记录知青岁月,由此又出現搜集量激增,一时难以找全的新问题。再者,知青出书方式也多样化,有正式出版物,粗略统计已达一百多种。 也有许多作为历史资料的知青书籍由下乡所在的市县政协牵头,或由社团组织、社会单位为依托出版的。再有是知青的自印书,目的是把青春岁月记录下来,给自己和后人留住一份曾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论哪种方式,都丰富了天津知青文化的内涵。
        这是一项有长久价值的工作。岁月无语书能言,当年天津知青下乡到祖国的四面八方,下乡的组织方式,下乡地的传统习俗,下乡时的时代背景等,各不相同。在这不同时间和区域中,知青们是怎样融入到村落中的?怎样与当地农民沟通交流的?他们有过怎样的际遇状况?对个人的成长成熟产生过哪些影响?个人的思想感情从中有了什么变化?这些都是庞杂而繁复、细碎而具体的历史细节。那么,有什么载体能相对充分的表现和展示这些呢?只有书籍。从已经收集到的近四百册津版知青书籍中,我们看到一批又一批海河儿女在下乡地努力工作着,既改造自然又改造自己。他们适应了茫茫戈壁滩上多年蜗居的地窝子;习惯了在苍茫草原上,长年和当地牧民同住一个蒙古包;有的在偏僻山乡与善良淳朴的老乡结下了深情厚意;有的在林海雪原中伐木,体验了从未知晓过的生活方式;有的不仅适应了当地的农业农村生活,还脱颖而出成长为书记队长,由受再教育的知青人变成乡村发展的领路人。
        在这些书籍当中,多少不懈奋斗在此上演,多少爱怨情愁在此交织,缠绵而刚劲的字里行间,闪烁着天津知青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多少年过去了,多少人已经离开了,但是那段生活就像烙印一样贴身而在,像影子一样时刻跟随。上山下乡早已成为历史,是过去式,但对多数知青人而言,却是他整个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回首过去时,念念不忘的还是这段知青时光。只要知青们聚在一起,往事就像今事一样被念叨、被热议;好像生命中的其他段落都不如这个段落更动心、更波澜。尽管各种苦辣酸甜尽在其中。
        在这三百多册津版知青书籍中,有集体回忆,也有个人思考,记录的内容十分丰富,让我们从多视角看到一代知青人的精神面貌与多方面的生活场景。这些作者的下乡地与城市生活有巨大的差异,可以用贫瘠文化、贫困生活、落后环境来表述。而他们却在这片土地上生长和收获,而且时间越长久,思考越深入,岁月越遥远,情感越深沉。这些书中的故事,不论表现什么内容,苦甜也好,悲喜也罢,都有一个鲜明共性,那就是凝聚着他们浓浓的知青情结。
        天津是一个有故事的城市,天津知青是一个有故事的群体。如今,他们都已经进入花甲古稀的年龄,白发披肩,步履蹒跚,有的人已经默默的离开了……但是,有了这些图书,就留住了他们遥远的的青春影像,就记录了他们曾经的激情岁月。那些闪现在字里行间的往人往事,那些从单纯到成熟的心路历程,应是岁月留给后人的一笔精神财富。它让后来者知道,当年,还有那么一群人,曾经那样的生活过;还有那么一群人,曾唱过那样一首青春之歌.



晓歌编辑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