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郊区农村,素有淡水养鱼传统。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编纂的《云间志》记载,《陆瑁养鱼池》诗云:“野人非昔人,亦复水上居。纷纷水中游,岂是昔时鱼?吹波浮还没,竞食糟糠余。吞舟不可见,守此岁月除。”可见当时在今松江一带已有池塘养鱼。 明吴郡黄省曾著《鱼经》记载:“今之俗,惟购鱼秧,其秧也,渔人泛大江,乘潮而布网取之者。初也如针锋,然乃饲之以鸡鸭之卵黄,或大麦之麸屑,或炒大豆之末。稍大,则鬻鱼池养之。”“白鲢,乃鱼之贵者,白露左右,始可纳之池中。”“鲻鱼,松之人于潮泥地凿池,仲春,潮水中捕盈寸者养之,秋而盈尺,腹背皆腴,为池鱼之最。”由此可见,在明代渔民已经具有采捕长江鱼苗和沿海鲻鱼苗从事淡、海水养鱼的习惯,民间也早已有在村前屋后园沟宅河养鱼自给的习惯。 20世纪上半叶,在今天的嘉定、南汇等地区曾先后成立过养鱼合作社,但因偷抢鱼等社会矛盾,未能持久。 上海解放后,渔民组织起来,走上集体化道路,发展淡水养鱼。1959年,充分利用天然河沟、湖泊水面,发展淡水养鱼。1960年,各县人民公社专业渔业队圈养河沟水面1.26万公顷,加上农业队园沟宅河养鱼,当年产淡水养殖鱼4849吨。 从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家鱼人工繁殖技术有所突破,改变了千百年来采购长江天然鱼苗的办法;对虾人工育苗、成鱼塘套养鱼种、颗粒配合饲料养鱼、网箱养鱼、工厂化高密度养鱼、鱼病防治、名特优水产品养殖以及渔业机械化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了淡、海水养殖渔业的发展。 1978年5月郊区水产大会以后,郊县开始建设以精养鱼塘为主的城郊商品鱼基地。上海市人民政府对建设精养鱼塘实行资金补贴和计划供应物资、饲料等政策,到1984年底共建成精养鱼塘3933公顷。1985—1986年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时,规划出一批低洼田、废旧河道、沿海滩涂围垦土地等,大规模建设精养鱼塘5342.07公顷,逐步形成城郊淡水鱼商品基地。到1990年,全市累计建成精养鱼塘1.10万公顷,年产鲜鱼7.4万吨,对缓解上海人民“吃鱼难”起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上海渔业志》)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