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往事 >

在这里,翻开新上海第一页

时间:2024-08-23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潘逸华 点击:
江西中路二一五号老市府大楼主入口。 陈毅市长在老市府大楼曾使用过的写字台。 图片均作者提供 老市府大楼二楼廊厅墙上的陈毅题字碑。 老市府大楼见证了陈毅市长在此接管上海、建设上海的最初历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象征意义。 ■潘逸华 8月26日,是
江西中路二一五号老市府大楼主入口。

陈毅市长在老市府大楼曾使用过的写字台。 图片均作者提供

老市府大楼二楼廊厅墙上的陈毅题字碑。

      老市府大楼见证了陈毅市长在此接管上海、建设上海的最初历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象征意义。

      ■潘逸华

      8月26日,是新中国首任上海市市长陈毅的生日。每年这天的早晨,外滩的陈毅青铜塑像下,总有几束鲜花,那是上海市民向老市长致敬。如今,上海市民缅怀陈毅老市长又有了一个新去处——外滩·老市府。

      位于黄浦区江西中路215号老市府大楼内,一个以“建设人民的城市——陈毅市长办公地旧址”为主题的实物与图片展,向参观者预约开放。

      这幢已有102年历史的老建筑,在上海上千幢优秀历史建筑中,与众不同:从1922年建成为公共租界工部局行政大楼,到201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最后一批委办局机关迁离,这里曾为上海城市管理提供了92年服务。老市府大楼也见证了陈毅市长在此接管上海、建设上海的最初历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象征意义。

      2014年,以老市府大楼为核心建筑的黄浦区160街坊保护性综合改造项目启动。如今,翻开新上海第一页的地方向我们打开。

      一张写字台

      这个将人、建筑与城市深度融合的展览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首次公开展出陈毅市长曾经在此使用过的写字台和书柜,以原物还原历史场景。

      关于陈毅市长办公室的陈设,周而复在《往事回首录》一书中,曾写到他于1949年5月28日以上海市人民政府交际处副处长的身份,随陈毅等第一次走进市长办公室时的场景:

      “市长办公室是半圆形,尾端那间长方形房子是秘书办公室。顶端是市长办公桌和皮椅子,右端一排临街的窗户,透过玻璃窗射进来的下午阳光,把这间大办公室照得亮堂堂的。左侧贴墙有一排椅子,办公桌正对面是一排沙发。我陪同陈毅同志走进办公室,他站着,环视一下室内的陈设,笑嘻嘻地和先到的人打招呼,举手示意。”

      “副市长曾山、潘汉年、韦悫,还有刘晓同志和上海市警备司令部司令员宋时轮,上海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周林,副秘书长沙千里和我,大家都坐在沙发上,正面对着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兼上海市市长陈毅的办公桌。陈市长坐下以后,熊仲节引进国民党代理市长赵祖康。”(摘自文化艺术出版社 周而复文集第21卷《往事回忆录》)

      当年陈毅市长与潘汉年副市长安排在同一间办公室。(《从工部局大楼到上海市人民政府大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市长办公室的写字台是一张双面有抽屉的大桌,可面对面办公。如今主题展陈列的,正是不久前从人民大厦的市长室调拨过来的原物。

      一份任命书

      主题展共展出80余幅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图片,其中,在“建立新生政权”专题展柜中有一份文件,上面文字为:

      “中央人民政府任命通知书,府字第0874号。兹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任命陈毅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特此通知。主席毛泽东。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日。”

      早在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布成立,发出的《关于市长奉令就职视事的布告》上,已写明“兹委任陈毅为上海市市长”。(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档案馆编《接管上海》)那么,这两次任命有什么不同呢?

      原来,5月28日的委任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作出的,属于军管时期的命令。当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国家行政管理纳入《共同纲领》框架之内,中央与各省级政府官员须由中央人民政府委任。

      对解放上海,毛泽东高度重视。他说:“打上海,要文打,不要武打,不仅要军事进城,而且要政治进城。”对党中央的信任和重托,陈毅不负使命。丹阳整训,陈毅亲自讲解“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入城作战,陈毅强调“上海市区一律不许用重武器,进城后一律不入民宅”,“这是解放军送给上海人民的见面礼”。5月27日,上海全境解放,城市运转基本如常,电灯照亮,自来水照流,电话畅通,工厂、学校保存完好。

      5月28日下午,陈毅率军管会和新上海市政府任职人员,进入江西中路215号市政府大楼,从国民党政府上海市代理市长赵祖康手中接管了上海。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各项任命,陈毅被正式确认为上海市市长。这份正式的任命通知书,陈毅于12月31日收到。(蒋洪斌著《陈毅传——从世家子到元帅》)

      一幅珍贵合影

      在展出的80多幅照片中,有一幅陈毅一家与邓小平全家在上海住所花园的合影,特别引人注目。

      1949年5月25日夜到26日晨,华东局机关和接管干部队伍由丹阳乘火车到南翔,又由南翔分批乘汽车向上海进军。26日华东局进驻瑞金二路原励志社(今瑞金宾馆)三井花园内。邓小平也来到华东局,每天夜里听取接管汇报。

      三井花园最初是上海跑马总会大班马立斯的家族产业,三井洋行购入后建造花园式别墅群,1927年蒋介石、宋美龄在此举行订婚仪式,1945年抗战胜利后成为励志社。此刻,邓小平、陈毅等领导人均在此紧张地工作着。

      一个多月后,随着家属的到来,两家人一同搬到武康路与湖南路转角处的一栋假三层的欧式花园洋房。陈毅长子陈昊苏回忆说:“我们两家的关系特别地密切。小平同志当时和我们家都住在一起,住在湖南路一个公馆式的建筑里面。我们两家人还在一起留下过合影。”(大型文献纪录片《邓小平与上海》)

      陈昊苏所说的这个“公馆式的建筑”,就是湖南路262号湖南别墅。建于1938年,曾为周佛海寓所,高墙大院,环境幽静,利于安保。1954年,贺子珍从苏联治病后回国,也曾在此居住。

      邓陈两家在湖南别墅合住了3个月,到10月份分离。7月中旬,邓小平离开上海到北平。

      陈毅一家1951年初迁往南京。这年4月16日,陈毅给父母写家信报告:“儿家移南京,湖南路住宅已交公,小丹、小侉、小羊三个小儿读书有进步,小侉已能写数百字的文章,他们即在儿住处隔壁的小学内读书,往来甚便。”(蒋洪斌著《陈毅传——从世家子到元帅》)

      一块题字碑

      老市府大楼二楼廊厅,有一块汉白玉题字碑,是主题展的核心展品,上刻:“上海解放周年纪念。上海人民按自己的意志建设人民的新上海。陈毅敬题。一九五○年五月廿八日立”。这块题字碑,在上海解放一周年之际,覆盖在原位置“工部局欧战阵亡雇员纪念碑”之上。

      当年,由于市政府中有不少旧政府留用人员,对未来前途怀有疑虑,陈毅在接管上海3个多月后的9月3日晚上,把市政府全体工作人员召集起来开会,并发表讲话,释疑解惑,指明方向。

      他说:“在人民政府中,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人员的品质,其身份就是一个劳动者,在生活上和其他方面都和老百姓同样的,对工人、农民、士兵在政治上处于平等地位,除为国家人民服务外,没有特殊权利……我有什么特殊?只有工作的轻重、任务的大小,而无人格的区别。”(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档案馆编《接管上海》)

      后来,一位法国报纸记者采访他时问:“在你一生中,什么时刻最使你感到愉快?”陈毅这样回答:“最愉快的时刻吗?那就是进上海。这是半殖民地中国历史转折的一个标志。人民胜利了,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力量和希望。这在我们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中,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