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书铜像,现在只有在老照片里才能看到。图片均来自“上海通志馆”公众号
20世纪40年代末上海地图标注的“李公平书范像”。
这些年,上海曾经的南市老城厢发生的变化真可用“天翻地覆”来形容:弹格路、小弄堂,被通衢大道、摩天高楼和花园绿地所取代。昔日蜗居在拥挤嘈杂环境中的居民,搬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那些流传数百年的路名和地名大多保留,提醒着人们这里曾发生过的故事。 ■周力 “文昌物华”的老南市,是上海文脉延续的根基所在。尤其豫园城隍庙及周边,是来上海旅游的朋友必“打卡”的地标。农历新年前后直到元宵节,豫园灯会摩肩接踵,其热闹程度让不少市民惊叹:昙花一现的网红不足与绵延百年的传统媲美——辛苦工作的人们忙忙碌碌一整年,到豫园城隍庙看灯、到豫园门前的九曲桥上走一走,是不可缺少的风俗。传说新年里到九曲桥上“九曲八弯”地绕一绕,一年的烦恼忧愁都能过去。而到湖心亭喝杯元宝茶,寓意着新年会有好彩头。有了这样的传说,九曲桥、湖心亭,自然成为人潮汹涌的“顶流”。 从湖心亭往下望,来九曲桥的游客很多,但绝大多数人只是看灯,很少有人真正思考过九曲桥荷花池的历史。事实上,豫园大门前的荷花池,被九曲桥隔为南北两个半区,北侧靠近豫园正门的地方,原来是有一座铜像的——纪念的是上海本土先贤李平书先生。 1 李平书,何许人也? 凭什么在老上海的中心地带豫园城隍庙,能拥有一座属于他个人的纪念铜像呢? 李平书先生(1854年—1927年),生于江苏宝山高桥镇(今属上海市浦东新区)医业世家。幼入私塾,4岁父亡故,辍学来上海花行、米豆行当学徒。同治八年(1869年),应试上海县,补县庠生。同治十二年进龙门书院肄业,兼习中医,获补庠膳生。光绪九年(1883年),经人推荐襄理字林西报笔政,日著时论一篇。是年,英租界建成自来水厂,李平书立即前往考察,并决定引水入城,在二洋泾桥南赁屋设局,承销法租界及城厢用水。 光绪十二年,李平书以优贡资格参加朝考,获一等第十名。随即赴广州、香港、澳门及西贡、新加坡等地考察政治、经济状况。光绪十九年起,先后署广东陵丰、新宁、遂溪知县。在遂溪任职期间,曾组织团练击退法军入侵,反受革职处分。光绪二十六年被召入张之洞幕下,后任湖北武备学堂总稽查、提调。光绪二十九年转任江南制造局提调,兼任中国通商银行总董、轮船招商局董事、江苏铁路公司董事。 此后,他主持一系列社会改良活动,与名医陈莲舫等创立医学会,创设中西女子医学堂、南市上海医院(今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办华成保险公司、昆新垦牧公司,投资华兴面粉厂,主持闸北水电厂等。(《南市区志》) 李平书是辛亥革命上海光复的元勋之一。他参加辛亥革命,完全是出自理想和信念。纵观李平书的前半生,很早就实现“财务自由”,且是受人尊敬的乡绅。在那个时代,参与革命活动是要掉脑袋的,可就是这么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和“前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正式的职位是湖北武备学堂总稽查、提调),冒着生命危险和陈其美等人组织敢死队,攻下道台衙门、县衙和江南制造局,上海因此光复。 1911年11月1日,武昌起义风起云涌,上海的地方领袖和地方士绅开会讨论,争辩激烈。愿率先发难者有之,但有顾虑的人也不少。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李平书站了出来,提出“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案。两天后,南市救火会烽火点燃,李平书亲自上台激情演讲。此后,清政府在上海的统治告终。 2 上海光复以后,李平书的人生非但没有走上巅峰,反而卷入旋涡。 11月6日,护军都督府成立,李平书当选上海地区当时的最高行政长官——“民政总长”。本以为可以大展拳脚,为上海的现代化做一番事业,李平书签发的安民告示这样写道:“上海巨埠,保护华洋。免受兵火,独立主张。凡我商民,切勿恐慌。照常营业,痞棍宜防。如有闹事,军法照行。本军府示,个个传扬。”然而理想丰满,现实却骨感。 第二年,袁大总统来一计“釜底抽薪”,撤销了沪军都督和“民政总长”的编制,李平书“下岗”。当上海战火重燃之时,李平书组织上海县商会、教育会、救火联合会、商团公会组成上海保卫局,力争战争不要波及更多的上海老百姓。饶是如此,他还是被袁世凯所迫,流亡日本,3年后回国,面对军阀混战局势,弃政从商。 李平书虽出身于中医世家,但对西医非但不排斥,且大力推广。上海第一所国人自办的西医院——上海医院(即后来的第二人民医院)就是由他集资办起来的。他可能是最早主张“中西医结合”的医者之一,参与开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中西合璧的女子医科学校——上海女子中西医学院。他自掏腰包,多少钱?三万两。 早在上海光复之前,李平书就积极投身上海城市的现代化建设,首创上海自治运动,创立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修缮道路、建造桥梁、开辟驳岸码头,为了让衰败的老城厢和租界连通,又新开了几座城门。辛亥革命前两年的1909年,上海成立自治公所,李平书当选总董。上海光复以后,他主持拆除上海城墙、修筑马路。 清宣统三年九月(1911年11月),法商电车电灯公司已把路轨铺设至同南市交界处的斜桥附近,仍不满足,曾几次三番地想把路轨延伸到上海城厢内外。在此之前,美商古纳及东方万国公司也曾提出承办南市电车之事。李平书出任“上海民政总长”后,针对外商想扩大经营地盘的企图,同市政厅长商讨,主张自办电车公司,建议内地电灯公司经理陆伯鸿兼办电车公司,并亲自登门拜访,请陆伯鸿负责招股,创办南市电车公司。(《上海电力工业志》) 如今说起上海的市政建设,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西侨带来的参考坐标。而李平书和他的“小伙伴”们思考的,是在中国人生活的区域,怎样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这些上海本乡本土的绅士,他们建设的市政设施或许和当时的西方世界相比尚有差距,但他们的努力,难道上海人不应该铭记吗? 3 李平书回国后住在昆山。他原名安曾,字平书,后改名李锺玨。有人把他的名字写成“锺珏”,并不准确。李平书有不少文字资料留世,看他自己的签名就知道,应该是两个王组成的“玨”(jue)字。老人在昆山醉心金石,不再过问世事。70岁时自撰《且顽老人七十岁自叙》。1927年他患上腹泻病,12月13日去世。 家乡人没有忘记他,为他立谥“通敏先生”。1931年,上海本地乡绅呈请市政府在陆家浜路斜桥为李平书立像,并提议陆家浜路改名“平书路”,由雕塑家李金发制作的李平书铜像于1934年完工。但不知何故,陆家浜路斜桥的李平书雕像并未竖起来,陆家浜路也始终是陆家浜路,不曾叫过“平书路”,更有甚者,李金发创作的雕像竟然失踪了,只留下一张照片。 为李平书立像的事到1936年被重提,这次由江小鹣、滑田友合作,像高三米。这个版本的铜像制作完成后,暂时安放在小南门救火会大院里。不久抗战爆发,爱国人士把铜像埋入地下以策安全。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命运多舛的李平书铜像终于在城隍庙湖心亭举行落成仪式。这座李平书铜像伫立了13年。 1959年,当时的邑庙区文化局以“荷花池很小”“立铜像很不美观”为由,建议将铜像移到文庙。在这份文件里,邑庙区文化局认为李平书“对上海地方建设有些贡献”,这一点还是肯定的。但铜像后来没有去文庙,而是放在了蓬莱公园。1966年后,李平书铜像就消失在历史中。 20世纪80年代,有关部门曾想办法寻找李平书铜像的下落,无果。如今,李平书的名字已经很少有人提起,李平书的铜像只有在老照片里才能看到。李平书奋斗一生的市政事业,大多随着城市更新而逐渐消失。豫园莲花池的基座上,增加了一位少女的塑像。 (摘编自“上海通志馆”公众号)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