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学的围栏,上世纪九十年代开过白莉商行
中法学堂时期,学生在东二楼走廊里学打字 1923年扩建后的教学楼呈“山”字形布局 光明中学 ◆ 马尚龙 仍留在淮海东路的宁波路老建筑 淮海东路的前身,是宁波路。 淮海东路的东首恰是浙江南路的终端,若是横穿过浙江南路,向东继续走,淮海东路已是尽头,路却不是尽头,略带点弧度,不再是淮海东路,是人民路。人民路则是按照弧线向南而去。淮海东路和浙江南路,都止步于人民路的一点点弧线外。 直至现在,很多人会在这里迷失。沿着人民路开车,要去淮海中路,就在人民路一点点的弧线处,一瞬间走神,开到老西门去了;也有要去南市的车,从人民路几乎笔直地开到了淮海路西藏路。 这段淮海东路的人行道上,只有我一个人。上海市中心的马路上,下午三点光景,人行道上竟然没有人。一点也不奇怪,这是淮海东路。由淮海东路、浙江南路、永寿路三条路组成的民居片块,都已经贴上了动迁后的封条。 房子里没有了人,路也就沉寂得没了人气。 看马路对面的淮海东路,有了新造起来的大楼房子,门前也很是冷落。我特别留意“东淮海国际大厦”,有22层高,是2007年完工的,它的门牌号是淮海东路45号-49号,二层是美食城,一层是各类小吃店。 有谁知道这个门前冷落的地方,一百多年前,曾经非常著名、非常热闹,并且有一个门楼——四明公所的门楼,后来平移了23米,便是从淮海东路落户到了人民路了。 有人以为,23米移位,是从黄浦区动迁到了南市区,这是错解。在南市区并入黄浦区之前,北侧淮海东路是黄浦区,南侧淮海东路是南市区,淮海东路是两区的分界线。 只有向西过了云南南路,淮海东路才有了生气。淮海东路和云南南路连接地带,有一民居,桃源新村,是1959年造起来的工人新村,门牌号是淮海东路89号,不过原先的门面房拆了不少,二三十年前造起来的大楼,遮蔽住了桃源新村。 最重要的生气是在马路北侧。光明中学鹤立鸡群般伫立着,一看就有重点中学的范儿,像格致中学一样,四周是黑色铁围栏加以绿化的遮挡,端庄中有神秘。光明中学最初只是初级中学,并非重点中学。它的高冷气场,完全是由它的历史培养出来的。 因为已经放假,光明中学是安静的,对面的商家,也少有路人。恰是如此,我对淮海东路也就多了散淡联想的兴趣。我在极力回忆,淮海东路给过我的印记。 即使是一个初到上海的游者,到了淮海东路,看到了光明中学,也会感到它的气度不凡,感受到它在淮海东路是一个孤傲的存在。 虽然淮海东路历史之丰富,完全不亚于淮海中路,淮海东路对于淮海中路的开筑有着历史性的意义,但是对于普通市民来说,除非是居住在附近,对淮海东路的不了解几乎是必然的。 幸好,有光明中学可以作为淮海东路回溯宁波路历史的导航“定位”,因为光明中学也是在淮海东路上的宁波路诸多建筑中唯一的幸存者。 光明中学的学子很光明 光明中学现在的确切地址是淮海东路70号。最早建校时,校门是开在公馆马路(今金陵东路63号),校名“法文书馆”;1911年改名为“中法学堂”。 1886年,法租界公董局租房开设了一所教华人法语为主的法文书馆;当年招收了100名男生,专授法语;夜间附设补习科一个班,专为法租界执勤巡捕教授初级法语。 因法租界内的华籍巡捕普遍不懂法语,所以法租界公董局董事萨坡赛提议开办一所专门教授法语的义务学校,要造新校舍。 1913年,新校舍在敏体尼荫路(今西藏南路)落成,正式改名为“中法学堂”(又译中法学校)。 很快,校舍跟不上教学。1923年,在现址兴建教学楼,占地6000平方米,也就是今天的“山”字形内廊式平面布局。 学校设施中最具特色的是在总务室的法国母钟控制每一教室的子钟,在当时堪称一绝。建筑外墙为清水黄砖墙,白石灰勾缝。立面以竖向线条为主,分层装饰白色腰线,庄重简洁。建筑风格为新艺术派与罗马风格混合的折衷主义式。目前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中法学堂实行法国学制,分高中班、初中班、高小班、初小班四级。课程设置包括法语、国文、数学、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绘画、哲学、会计和历史等等。 抗日胜利后,中法师生反帝爱国情绪不断高涨,集体到法领馆和市政当局请愿,法国修士被迫离职。1946年2月,学校师生推荐中国修士马云祥任校长,改校名为“私立中法中学”。 1951年,上海市教育局委派复旦大学教授赵书文来校任校长,教育局副局长杭苇在庆祝大会上宣布将“中法中学”改名为“私立光明中学”,并为学校书写了校牌。之后,教学大楼正面上方的校名被改成“光明中学”。 1953年,光明中学由私立改为公立。2000年起学校成为高级中学。 1986年,光明中学恢复法语教学(选修课)。1990年,上海市教委同意光明中学将法语作为高中第二外语。2017年,光明中学成为中国第一所由法国政府授予的“法国教育标志”认证学校。 光明中学历时长久,人才辈出。已故国际奥委会会员何振梁曾经在1939年至1946年就读于光明中学。何振梁自己回忆道:他9岁时随父母搬到上海法租界,就读于中法学堂。在中法学堂读书7年,除了国语之外的所有课,都是直接用法语授课的。 还有中科院院士杨雄里、周秀骥,复旦大学教授俞吾金、钱文忠,也都曾就读光明中学。 1923年后,中法学堂就在当时的宁波路上非常耀眼,直至现在,光明中学依旧是淮海东路唯一的地标。 光明中学也是淮海东路上同时代唯一的幸存者——自从建造之后,光明中学,一直是学校,从未挪作他用,并且也一直像钉子一样扎根在此。 光明中学的表弟:“鲜得来” 之所以把两者称为表兄弟,因为二者不同宗,但是又在地理上常年相依,且双方也互相有靠。一表三千里也说得过去。 50年前,许多上海人就认识光明中学,确切地说,是将光明中学当作“鲜得来”的地标参照物。“鲜得来”名气响,但是店小,慕名而来的食客很难有方位感。很多人只是听着朋友“导航”——光明中学隔壁弄堂里。 印象中光明中学是在淮海东路,于是到淮海东路光明中学旁边找“鲜得来”排骨年糕,迷失方向了。犯这样错误的人很多,我就是其中之一。 “鲜得来”确实是在光明中学校门隔壁弄堂里,不过光明中学有两个校门,正门在淮海东路,侧门在西藏南路。“鲜得来”是在西藏南路校门隔壁的弄堂里。 1921年,“鲜得来”排骨年糕创始人何世德举家三口在蓝维蔼路志德行弄口(现西藏南路177弄口)摆摊,起初仅卖些牛奶、面包、吐司,吃客多为近邻中法学堂师生,生意一般。后来,何世德改卖五香排骨年糕和烘鱿鱼,生意越来越好,名气也逐渐响起来了。 “鲜得来”三字朗朗上口,充满了市井气息,虽然后来也曾有过其他名字,但上海人只叫它“鲜得来”。1978年,再次恢复真名“鲜得来”。 1976年,光明中学开挖人防工程,“鲜得来”是否搬离过,不知其详。1978年人防工程结束,“鲜得来”再起蓬头,还在光明中学地下室开出了地下餐厅,生意极好,门口要排一个小时,进去还要排一个小时。 1994年6月,“鲜得来”正式迁移至云南南路。 我也曾经去“鲜得来”吃过,排过队,也曾经拿着锅子去买过外卖,一年到头湿哒哒、黏搭搭、滑搭搭的弄堂店。 在我看来,“鲜得来”排骨年糕有两点经典意义,不在于排骨而在于年糕。第一次吃到了“袜底酥”样式的长条年糕,而不是一片一片的年糕,或者一根一根的生年糕。这个年糕样式,是鲜得来首创的。排骨年糕还有一个意义是,年糕的初始身份是主食,从排骨年糕开始,年糕也是点心,进一步“华丽转身”,年糕还可以是讨人喜欢的食材,如今的毛蟹年糕、鱿鱼年糕、八宝辣酱年糕、火锅年糕……我以为,追根寻源,都来自“鲜得来”的年糕样式革命。 不久前回到光明中学,我看到一段1995年拍摄的纪录片,一家“白莉商行”很时尚潮流,有好几开间门面,镜头里还掠过了店家的门牌号:淮海东路70号。不就是光明中学!当时上海的中小学,包括机关,都流行破墙开店。直至后来,光明中学又建起了铸铁围栏,围栏内侧还种了冬青树,从马路上看校园,主楼上方“光明中学”四个字,都是影影绰绰了。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