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字诚之,江苏省常州市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 吕思勉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工作,先后在常州府中学堂、南通国文专修科、上海私立甲种商业学校、沈阳高等师范学校、苏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沪江大学、光华大学等校任教,曾担任光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代校长。早年还曾在上海中华书局、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吕思勉曾在山阴路165弄66号居住。 30年以校为家 吕思勉与上海结缘是在1926年8月,经童斐(伯章)介绍,吕思勉来到上海私立光华大学国文系任教,一直以校为家。1951年10月,光华大学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吕思勉到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并迁入华师大一村教工宿舍。 吕思勉晚年患有严重的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心脏病,每每上堂讲课,难掩疲惫之色。有时话说多了,声带都发不出声音。 1954年,吕先生为毕业班的学生开设“中国史籍读法”课,原计划分几次讲演,但开学不久便患病不能继续,只好回老家常州养病。出发前,他把华师大一村的宿舍归还给了学校。除了做学问、传道授业,吕思勉几乎没有把心思用在自己的生活上,30年光景,睡的是和学生一样的铁皮床,甚至搬出宿舍时无家具一件。 一生勤勉治学 1955年,吕思勉回沪就医。吕思勉的女儿吕翼仁向亲戚租借了山阴路165弄66号的房子。吕思勉一家住在三楼,有一南一北两间房,朝南的卧室旁边有一个狭小的厨房。楼上有阁楼一间,做储物用,还有一个天台可以莳弄些花花草草。由于木制楼梯陡且台阶狭小,年过七旬且长久受病痛折磨的吕思勉由此出出进进,往返医院就医,可以想见其中的不便与不易。 搬进山阴路时,女儿吕翼仁用自己的一笔翻译稿费买了两个布沙发,算是家里的“奢华物件”。家里的四组三层木制书柜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吕思勉自行设计的作品,后由常州吕家老宅搬至上海,算得上是“镇宅之宝”。餐桌则是先前住在这里的亲戚留下的,一个推拉门木制大衣柜是抗战时期居住于此的日本人离开时弃用的,房间里的藤椅、茶几之类的也是从常州老宅随迁而来,国学大师的晚年居所家具竟是这样七拼八凑的“混搭”风格。 1956年初,上海市高教局为照顾知识分子生活,将复兴西路271号二楼的一套寓所配给吕思勉一家居住,先生于农历春节前迁入新居。1956年5月6日,吕思勉抱病回常州,“在家检书至廿九日毕”,将重要札记、书稿托运至沪,计划进行进一步整理。7月8日返回上海,他马上开始了研究工作。 1957年,吕思勉的《隋唐五代史》有望出版,10月4日编辑送来清样。自10月4日到8日,吕思勉一直抱病校阅。8日夜,吕思勉的病情转剧,肺气肿与心脏病并发,9日清晨送至华东医院,抢救无效,深夜病逝于医院,享年74岁。 文 沈琦华 图 金晶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