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下放插队落户的地方,全称为新洲县汪集区冯铺人民公社一大队七小队,我们知青点住的地方是小队为我们新改建不久的一座大屋,共三间住房,一个大堂屋,一个大灶房,房屋后面是一个大院子,有半个篮球场那么大,是生产队专门为我们知青种菜用的自留地。 当时的"三室一厅",加上自留地占地面积约有500多平米,比现在城里的住房要宽大许多,是现在城市里无法比拟的。 生产队用知青安置费为我们购置了床铺,砌好了灶台,买了大水缸,购买了生活必需品及农用工具,使我们感觉到有一种家的感觉,但一切又是那样的新鲜,似乎一下子我们也长大了许多。那时我已经18岁,朦朦胧胧的感觉到要在这里度过我们的青春岁月。幸亏我们还有一起同行的5位同学,而且大家同窗多年,性格,脾气都知晓,也是一种安慰。在新的家里我们一起吃饭,一起农作,彼此之间一点也不感到陌生和后悔。 我们在今后的知青生活中,由此组成了一个快乐大家庭,共7人,还有一编外的特别人员。原来我们这个小队在元月17日,已先期分配来了两位女生插队落户,比我们早十天到这里。她们是姐妹俩,都来自市内的另一所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中,也是《老三届》初中生,回族,姐姐叫马素君,妹妹叫马丽君,都是我们同龄人。 当我们一行5人,走进这座住房时,正遇上这姐妹俩,在为我们做晚饭,用稻草绞成了麻花状的把子,("把子",即干稻草人工做成,可当柴烧。)在灶膛里烧火。火烧得很旺,“叭!叭!叭!”直响,燃烧着发红的火苗发出有点呛鼻和呛喉的烧稻草烟气味,散发出浓浓的乡村气息。 灶中红黄色火苗的光亮,映照在这姐妹二人白皙的脸上,阵阵泛着红光,更显得格外红润,俏丽,迷人,温柔文静。见到我们,她俩略带着几分羞涩。姐姐素君个子稍比妹妹丽君矮一点,见我们进来,素君第一个站起身来,对着我们笑呵呵的说,“欢迎!欢迎!"妹妹丽君也立起身来,热情的接过大家的行李,显得十分高兴,相互打过招呼后,她俩便继续张罗着烧火做饭。 还有一位是他们二人的大哥,名叫马大智,个子高高的,说话有力,声如洪钟,他一直盯着我们微笑,龙眉大眼,国字脸,一看就是那种具有阳刚之气的帅哥类型,他和我们很快就混熟了,毕竟是男知青,他很健谈,很快我们就成了熟人,好朋友,我们都亲切地叫他"马大哥"。原来他不是我们这个队的,是分配到离我们有几个村庄几里地的十小队,为了照顾两个妹妹,他经常到我们这个点来玩,与我们一起聊天,团聚。 十小队知青点也有多名知青,大多数是回民,而且全是沾亲带故的,姓马的,占了一半,我记得有马世勇,马明秀等知青,我们戏称这个知青点为“回民支队”,也是我们七小队的“亲戚队”。马大智也就是我们这个点的特别常客。 我们大伙几个分别将行李安顿在自己的房间里,稍事休息后,也都开始在堂屋里忙碌着,摆桌子,端饭菜,放碗筷了。 饭菜很快就做好了,基本上是她们姐妹二人的手艺,几大碗摆在桌子上,像过节一样,还显得十分丰盛,但都是以素菜为主,我们8个人正好两个方桌坐下了,一边吃着香喷喷的白米饭,一边聊着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滔滔不绝。我感觉到,那是我们吃的最香的一顿饭。 晚上村子里是没有电灯的,天很黑,又很安静,连狗叫的声音都很难听到,只是从每家窗口里透出忽闪忽闪的煤油灯昏暗的灯光,一切都好像静止了,对看惯了城市车水马龙风光的我们,真的有点不太习惯。 唯独只有我们知青点成了村子里最热闹的地方,晚上住在我们知青点周围的村民,小青年们都很单纯,见识也少。他们纷纷打着手电筒来到我们的堂屋里,围坐在煤油灯前,问这问那,问寒问暖,仿佛就像久别的亲人,给我们感受到的是温暖和一颗颗火热的赤诚心灵。 2020年3月21日 编辑晓歌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