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往事 >

子夜之光

时间:2021-11-29来源:新民晚报网 作者:王瑢 点击:
范长江 夏衍 南京饭店今貌 ◆王 瑢 明天是第22个记者节,84年前,15名年轻记者汇聚在上海山西南路200号的南京饭店,召开了中国新闻史上十分重要的一次会议,中国记协的前身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简称青记)正式宣布成立。 如今,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成立会
范长江
夏衍
南京饭店今貌

      ◆王 瑢

      明天是第22个记者节,84年前,15名年轻记者汇聚在上海山西南路200号的“南京饭店”,召开了中国新闻史上十分重要的一次会议,中国记协的前身——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简称“青记”)正式宣布成立。

      如今,“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成立会址纪念馆依旧在南京饭店中,那里的一切仿佛在诉说着当年“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故事,更传递着子夜之光。

      高阶上激昂演讲

      1937年,上海。

      秋木凄然,繁花早已萎谢。才刚落过一场雨,瑟缩晨曦中的马路两旁,行道树徒留光秃枝丫,远远的天边有一轮淡青色月影,从墟虞的云光里沉默地注视着一位学生模样的女子从拐角处的粮店走出来。如今米不容易买,一天能吃两顿稠饭,已成奢望。女子怀里紧紧抱着好不容易买来的一小袋米,炮声隆隆响了彻夜,她只是埋头疾走。

      卢沟桥事变后,淞沪会战接踵而至,学校被迫停课。女子望向马路对面的“南京饭店”。高阶之上,有人正在演讲,慷慨激昂道:“我们特别致敬于全国新闻界对于抗战中艰难新闻事业的撑持,同时慰问陷落在战区及在战场上无畏艰险的同业,尤其致歉于战场上轰轰烈烈英勇抗战的军民,因为我们并未曾将主要英勇行为毫无遗漏地记述报道,并未曾将暴日兽行充分暴露……”围观者比肩接踵,人群中不时爆发出一声呐喊:“抗战必胜!”女子凝立不动,怔怔痴看,然而那呐喊声未落,就被隆隆的炮火声淹没。

      硝烟未散,演讲之人振臂高呼:“民族与国家的命运九鼎一丝,上海新闻界同仁决心以笔作器,为民族解放而战!”立刻引发雷鸣掌声。

      最近,《救亡日报》总编辑夏衍与时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国际宣传委员会主任的胡愈之,常在“南京饭店”碰面。上海的战局战势日益严峻、紧张,新闻界同仁清晰地感受到,“一切为抗战”已刻不容缓。

      这天,两人一见面,胡愈之叫声“夏兄”后,附耳道:“如何能更好地运用手中之笔,以多种形式更好地宣传抗日救亡,如何最大化团结组织进步的新闻界爱国同仁,急如星火……”

      忽听得邻桌有人悄声议论:“前线实时战况到底哪能?报纸上根本看不到。这仗究竟打到何时,结局怎样?”另一个摇头叹道:“我以三根小黄鱼换得两张船票,明晚带太太动身去香港……”

      淞沪抗战爆发,给新闻学者的研究方向带来诸多改变,大家自发地将学术议题与著述方向一致转入“战时新闻理论”。业界同仁素日里著文,立场各有千秋,然而此刻求同存异。各大报刊杂志纷纷转向战时宣传报道。

      夏衍埋头翻阅当日《大公报》,蹙眉颔首,默然良久,方道:“尽快在上海组织成立专门的统一性的新闻工作者团体,愈显有必要。”

      实际上,淞沪会战后,由胡愈之出面,以“上海文教宣传部”之名,新闻界已召开过一次初期筹备会。当时参会者有夏衍、羊枣、陆诒、胡仲持等七人。会议确定“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的宗旨,意在团结指引青年人的抗战方向,并于同年11月4日召开二次筹备会。然而进一步促成“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正式成立,与党中央十分重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闻宣传工作,休戚相关。

      须臾,夏衍与胡愈之邀约羊枣等人火速前来,共同酝酿后确定,在新闻工作者比较集中的上海,成立新闻工作者统一战线组织——一个永久性的团体。商定团体的名字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并推举范长江、恽逸群、羊枣三人负责具体筹备工作。发起人中还有《大公报》记者王文彬、章丹枫、孟秋江、陆诒等。

      硝烟中齐聚会场

      1937年11月8日,子夜之光,黎明渐近。苏州河两岸烽烟四起。爆裂声铺天盖地,硝烟笼罩之下的上海,仿佛披上一层厚厚的灰纱。

      愁云郁结,朔风扫过死寂的街头。

      晚七时许,夜幕下上海最繁华的地段——南京东路北侧的“南京饭店”,此刻却是另外一番喧嚣景象。瓦斯灯在地上投下青白色的光影,暮色苍然,人影幢幢,高阶之下铺着一片大红色的毡毯,已满是乌墨的鞋印。宾客散立两旁,不时徘徊瞻眺,指点笑语。一个女孩跟随围绕,偶尔叫一声,“卖香烟,香烟……”声音怯生生的,显然还没习惯做生意。定睛再一看,正是清晨出门买米的女子,傍晚出来卖香烟,贴补家用。

      几天前,“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发起人之一恽逸群,与夏衍、徐迈进等人商定,以商界召开座谈会之名,在山西南路上的“南京饭店”开了一间套房。一年将尽,借此机会跟新闻界的旧识新交增进情感。饭店总台登记簿上订房人叫“齐为乐”,显然是假名,然则诙谐之中,却耐人寻味。

      一辆黑色小轿车从街头拐角处径直开来,停在饭店门前。车门打开,下来一位青年男子,西装笔挺、皮鞋锃亮,礼帽下面一副金丝圆框眼镜又平添一丝文人气息,此人下得车来与已等候在一旁的人拱手作揖。一辆黄包车紧随而至,一位年轻男子商人打扮,招手道:“齐兄!齐老板!”被唤作“齐老板”的男子,即恽逸群,点根雪茄烟,含笑前迎,叫声“吴老板”。一辆接一辆汽车跟黄包车相继而至,停在饭店门前,来者均为青年男子,且笑且谈。卖香烟的女孩紧步赶上,跟在后面,喊一声:“香烟……先生买香烟。”

      齐老板正指天划地数说吴老板(即夏衍)商场得意情场失意,听见女孩的叫卖声,一时怔住,隔了几秒方才回过味来,挥手道:“所有的香烟,我通通买了。”众人听了欣然。女孩呆着脸踌躇出神,骤然间恍悟,上午在高阶之上滔滔演讲之人,正是这位出手阔绰的青年男子,独自咕哝一声:“大老板!”

      这些衣着时髦的年轻人,实则都是乔装打扮的记者。平均年龄不过二十八岁。一行人且笑且谈进饭店来,拾级登楼。与齐老板走在前头的是“范老板”,此人正是历时十个月,行程六千余里,沿途写下大量旅行通讯,真实记录中国西北部人民生活的窘困,第一次以写实的笔法公开并客观报道红军长征,文章陆续刊发于《大公报》,一度至洛阳纸贵的记者范长江。范长江于三天前收到电报,即刻起身赶往上海,今天早上刚到。

      乔装下成立“青记”

      “青记”之所以在上海成立,自然也得益于上海独特的报业环境。上世纪三十年代,位于租界内的“南京饭店”是职业记者们经常聚会座谈,协商探讨“新闻记者的组合问题”的场所之一。而距此不远处的一条不过三百多米的小马路,名曰“山东路”,又叫“望平街”,曾是中国报馆最为集聚之所在,有“报馆第一街”美誉。

      “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最终确定选择在“南京饭店”召开,与其所处地理环境不无关联。饭店大楼毗邻黄浦江与苏州河,水路阔达。离火车站不远,出行便捷。且因其地处繁华闹市,万一有意外情况发生,出得楼来,顷刻间便淹没于熙来攘往之茫茫人海,所谓“灯下黑”。

      再其次,此楼的建筑设计师杨锡镠,毕业于南洋大学土木工程科。作为出生于江苏吴县,具有江南才子气息的上海本土建筑师,杨锡镠追求西式折中、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通过设计师本土语境的解读,“南京饭店”被赋予了崭新的审美定义。

      兜兜转转,只见一行人上得楼来,推开预订好的豪华套间房门。留声机打开,被称为中国一代妖姬的白光唱《等着你回来》,磁性的女低音,大方而又肆意,流淌开来。

      被唤作“吴老板”的夏衍走至门前,探出头往外左右张望。走廊里静悄悄的,他忖了一忖,将“请勿打扰”的牌子挂在门外。

      作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的发起人,夏衍、范长江、碧泉(即袁殊)、恽逸群、章丹枫、王文彬等十五人出席当晚的会议。

      窗外隆隆的炮声,听了使人心思焕然。然而年轻的记者们悠闲镇定,“哗啦哗啦”洗牌,打起麻将来。在这间五十多平方米的小屋里,正举行着“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成立大会。会上通过“青记”章程。选举领导机构,并提出“为民族解放而努力”的纲领。推举范长江、羊枣(即杨潮)、碧泉、恽逸群、朱明等五人为总干事。夏衍、邵宗汉等人为候补干事。同为发起人的《大公报》记者陆诒、孟秋江,此时因正在山西进行战地采访,当晚未能到会。大家认真讨论当下战事的发展趋势。此时国民政府的中心已经西移至武汉,于是在武汉成立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武汉分会迫在眉睫。经举手表决,授权范长江即刻开始着手筹备。

      战火中洗礼成长

      战事危急,不久上海沦陷。

      1938年3月30日(也有说法是29日),下午2时,“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在汉口青年会二楼礼堂宣告成立。近百名来宾中不乏国际友人,有苏联塔斯社的罗果夫,美国合众社的爱泼斯坦,以及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大会通过《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成立宣言》。宣言第一句即指出——“抗战一定胜利,且抗战一定会将中国腐旧的成分打掉,而在抗战过程中逐渐产生崭新的力量,这是我们的信念。”大会选举领导机构即常务理事会,推举范长江、钟期森、徐迈进为常务理事。同时当选理事的还有不久前刚刚出狱的老红军陈侬菲,这位大革命时期的老战士,不仅善于执笔,更是带兵打仗的好手,可谓文武双全。

      在战火洗礼中成长起来的“青记”会员们,紧握手中沉默的笔,笔饱墨酣,以笔作枪,战斗在推动抗战捍卫国土的新闻岗位上。前方敌人轰炸无情,后方记者恪尽职守。

      战火无情,“青记”会员无畏枪林弹雨,始终奔赴在第一线采访,甚至乔装改扮后深入敌占城市。一篇又一篇振奋人心的战地报道,经“青记”会员之手见诸报端,范长江、方大曾等六位战地记者在七七事变爆发后冒着生命危险采写下十多篇战地通讯。

      不少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许多烈士甚至没有留下一张照片。而正是战地记者真实详尽的记录,质朴无华的书写,感染激励着军民众志成城,昂扬的斗志终究为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史留下永恒的镜头与珍贵史料。“皖南事变”后,因“青记”始终秉持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国民党当局慑于“青记”的巨大社会影响,于1941年4月28日,下令查封“青记”总会。

      “青记”总会虽被封,但爱国者们安全转移至全国各地,将革命的火种遍布四方,战斗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

      “青记”总会尽管只生存了短暂的三年半,但它却是中国爱国进步新闻工作者的一面永恒的旗帜。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